解读林芙美子《浮云》中的爱情观

2018-06-19 00:53刘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浮云爱情观

刘昶

摘要:林芙美子是日本最具知名度的女作家之一,她的长篇小说《浮云》以反战争和爱情为主题,通过林芙美子细腻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日本战后颓废混乱的社会状况和男女不同的爱情观念。基于此,以小说曲折复杂的爱情故事为突破口,对林芙美子的爱情观进行浅析。

关键词:林芙美子;爱情观;女性形象;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3010703

引言

作为日本昭和时期最为重要的三大女流作家之一,林芙美子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许多多在物质层面生存艰难,在精神世界寻找归属的女性形象。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有极其浓厚的男权主义思想,强大的男权主义严重地束缚了女性的话语权。而林芙美子的集大成之作《浮云》通过描写幸田雪子波澜起伏的爱情故事,表达出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关怀。

一、对林芙美子爱情观的探寻

1母亲的经历对林芙美子爱情观的影响

对林芙美子爱情观进行探寻时就需提及其母亲林菊。母亲林菊复杂波澜的爱情经历影响了林芙美子对爱情最初的认识。在她的自传体小说《放浪记》中就有很多关于母亲的描述,短篇小说《稻妻》更是以母亲的真实经历为创作原型。1868年林菊出生在鹿儿岛的一个商人世家,因为天生丽质而又活泼可爱,所以有着众多追求者,深受男人们的喜爱。但她的感情之路却极其坎坷。在与林芙美子的父亲结合之前,她曾和三个男人同居过,并生下两男一女。林芙美子的生父宫田麻太郎因住宿在林菊家经营的旅社而相识,但却遭到林菊家强烈的反对。对爱情有着自由追求的林菊选择与宫田麻太郎远走下关,并生下了第四个私生子——林芙美子。但这段感情也未能善始善终。在生意获得成功后,宫田麻太郎移情别恋,并因为一位艺伎将林菊母女逐出家门。迫于生计,林菊选择和一位比自己小二十岁的行商在一起,并在九州和中国地区辗转漂泊,尝遍世间辛酸后最终定居于广岛县尾道市。在林芙美子第一篇长篇小说《风琴和鱼小镇》中对一家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就有生动的描写[1]。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林菊对爱情有着大胆追求、对男人有着无私奉献精神但最终也无法摆脱被男人无情抛弃的命运。母亲悲惨的爱情经历显然影响了林芙美子的爱情观念。她对男人一直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而自身的爱情经历也使她再次得到深刻领悟。

2自身的感情经历对爱情观的影响

小学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林芙美子进入尾道市的一所高等女子院校读书。为了筹措这所贵族学校昂贵的学费,林芙美子不得不在夜里去一家帆布厂打工。由于家庭的贫困和普通的外貌使她非常内向,自卑的她不愿与人接触,经常一个人躲在图书馆,在文学世界寻找满足感和归属感。在这期间,林芙美子与财主家的公子相识相爱。但由于家庭地位的悬殊,这段感情遭到了冈野家族的强烈反对。但林芙美子还是在毕业后选择追随恋人来到东京,开始了同居的生活。对于这段爱情有着美好期待的林芙美子,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冈野的日常生活,并幻想着他毕业后能够结婚,二人开始幸福的家庭生活。然而,迫于强大的家庭压力,冈野选择了放弃这段感情。1923年,在冈野回乡探亲后再也没有回到林芙美子的身边。这对林芙美子的打击很大,让她意识到在压力面前,男人的爱情理想是多么易变,而自己的不顾一切与真诚付出是多么可悲。在1924年,她与新剧演员田边若男结识并最终走进婚姻。但这个自私的男人,在生活窘迫时,强迫林芙美子去变卖自己的衣服,而林芙美子却从未抗拒。在她发现田边若男有一大笔存款并和剧团女老板暧昧时,她选择结束了这两个月的悲惨婚姻。为了填补内心中的空虚与寂寞,次年林芙美子选择与世人野村吉哉结合。但无奈她识人不明,野村不仅向林芙美子要钱,并且嫉妒她的才能,将自己的贫穷和疾病都归咎于妻子,对她实施家庭暴力。这段感情艰难地维持一年多后,再一次宣告结束。

在三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三段不堪回首的感情,这些不幸的感情经历让林芙美子对男人有着极强的不信任感。在对与她携手走完终生的丈夫冢绿敏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她认为,女性会为爱一心去付出,而男人会被社会的各种需求所影响。画家冢绿敏是陪伴林芙美子最后二十年的男人,并对她包容有加。虽然经过了20年的悉心陪伴,但并没有改变林芙美子对于男人的看法,在1934年的旅行随笔中,她这样写道:“他是一个以作画为生的人,但却由于善良无法营生。尽管结婚七年来我始终期望他能找到一条营生之路,但直到今日,除了侍弄庭院和绘画外,他没有一点要工作的想法,”在林芙美子看来,丈夫的相伴除了感情,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上的依赖。正因如此,她对爱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甚至写道:“无论是家人或是爱情,之于我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2]

母亲林菊的爱情经历让林芙美子感悟到爱情的不可靠和男女之间对爱情的不同态度。而后期她自身的经历,更是促成了其爱情观的形成。在她看来,男人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建立在需求之上的,身体需求或是社会需求,因而男人们在爱情中就极为自私。而女人对于爱情是出于精神需求和自然的需求,所以女人会因痴情变得无私。这种爱情观念不仅是林芙美子自身经历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所处的特殊社会的环境背景。

二、对《浮云》中爱情观的解读

爱情在文学创作中是经久不衰、永恒不变的主题,它来源于人的本性,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尤为重要的一种情感。从古至今,大多数的文人志士都在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本质进行探寻。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精神恋爱说,认为爱情应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性活动,要从人的精神需求出发,是人类灵魂对美的本体眷恋的体现。与这种观点对立的学说则认为爱情是以生理需求为根本的一种情感,人的欲望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本能。但笔者认为,爱情既不是纯粹的精神需求,也不是单纯的肉体欲望,它是一种包含了精神需求与欲望的综合情感。由于事物总是矛盾对立的,因此在爱情中也会有各种的矛盾与痛苦。小说《浮云》中的爱情矛盾就是源于这种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矛盾。

1《浮云》的故事梗概

小说中,女主人公纪子为脱离与伊庭畸形的关系,选择随军前往越南。在越南时,季子与已有家室的福冈产生感情。在当时的环境下,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使二人走到了一起,开始了这段感情。战后二人先后返回了日本,但无法走出战败阴影的富冈,变得自暴自弃,对纪子的感情也逐渐变淡。在福冈的冷漠下,纪子也日渐颓废,流落于风尘之中。但纪子对越南生活时与福冈的感情无法忘记,他们一度重修旧好。不久,纪子怀有身孕,但福冈却移情别恋,万般无奈下的纪子选择堕胎,并再一次做了已是新兴宗教组织骨干伊庭杉夫的情妇。但当失去情人生活陷入窘境的福冈回来找纪子的时候,她内心的爱情之火又一次被点燃。纪子选择从教会偷出一笔巨款与福冈去了屋久岛,最后悲惨地死在这座南疆孤岛之上。在这段曲折悲惨的人生经历中,纪子深爱着男主人公,一直在无悔付出,但却在感情中处于被动地位,形成一种畸形的爱情关系。通过这段爱情可以看出在作家林芙美子的眼中,爱情中男女的关系地位就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源于男女对爱的不同追求,在小说中纪子和福冈对自然追求和社会追求所占的比重截然不同。

2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对《浮云》的爱情观进行解读

基于性别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作品中透视到林芙美子的爱情观:男人对爱情的追求是出于社会需求,往往是自私易变的;而女人在爱情中是出于自然需求,会为对方无私付出、奉献一切。在小说中纪子对福冈的感情始于一见钟情,以为爱献身为终点。尽管他也曾自甘堕落,流落风尘之中甚至委身于自己不爱之人,但这两次感情都是源于福冈的冷漠和背叛,为了自身不得已的选择。纪子对福冈的爱是可以奉献一切至死不渝的,是脱离经济依赖和社会需求的,是一种感情上的依赖,即我们所说的自然需求。对福冈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男性体味的迷恋使她可以拒绝未婚男子加野君的不懈追求,不顾社会的压力和他人的舆论将一切交付于有妇之夫的福冈。通过福冈对纪子的无情抛弃,使女主人公执着单纯的爱更让人感动,给读者强大的震撼力。而福冈则完全相反,他对纪子的爱不但是一种自然的身体欲望需求,更多是基于一种社会需求,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初遇纪子时,福冈原本就有一位情人,但他认为纪子是可以与他有深层交流的女性,所以他立刻转变态度,与纪子相爱。但在战后看,福冈又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社会的舆论压力选择与纪子分手,回归家庭。虽然后期又与纪子重修旧好,但出于对社会的不满和绝望,他带着纪子去伊香保自杀。在遇到年轻的阿清时,选择将纪子抛弃,之后他在一系列的变故下变得潦倒贫困,这时他又去找纪子与她和好。在这一系列对纪子的情感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福冈对爱情的追求是出于社会的需求。他对纪子态度的不同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并非初源于自身的爱,所以他的爱是易变的、自私的,甚至在这段畸形的感情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对男女主人公对爱情不同的付出中,充分地表述了作家对于爱情的认识[3]。小说中,林芙美子几次借纪子之口反映福冈的爱慕虚荣,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梭友》中,将女人当作提子的男主角进行类比。这表明,作者的眼中在爱里男性总是会被过多的社会需求所左右,女性会轻易沦为男性社会需求的牺牲品。因为需求不同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让林芙美子感叹:女人是不值钱的,在社会中无论多好的女人都不会被珍惜。

3从社会地位不同,对《浮云》的爱情观进行解读

日本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国封建思想的影響,带有强烈的男权主义色彩。在社会中,男性是制度的建立者、家庭的主宰者。以男性主义为核心建立的道德价值观念确立了其社会的主体地位。强大的男权文化将女性变成了男性的附属品,没有主体性可言。例如,在《源氏物语》中就有提到,光源氏将紫上培养成合乎自己喜好的女性;在《痴人之爱》中,河合让治把奈绪美打造成符合自己审美观念的女人。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社会是女性的黑暗时期。无论在社会地位还是文学领域女性都是缺位的状态。在《浮云》中,纪子是一个个性鲜明,对爱情执着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愿意做家庭制度的附庸者,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力量是不足以进行有效抗争的。为了摆脱男权主义社会的压迫、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她选择不停地逃离,从日本到越南再到伊香保直至最后惨死在屋久岛[4]。在当时出于自立的需要,她被迫选择依附伊庭杉夫,但由于纪子对社会的反抗和女性自立的意识,她最后选择了流浪印度支那,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摆脱伊庭杉夫的控制,实质是为了找寻自己的生存意义。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中,被男权主义思想深深影响的伊庭杉夫肆无忌惮地对纪子做着没有道德的事情,迫使纪子在这段屈辱的感情经历中最后只能以流浪的方式逃离。然而,逃离了日本后,也未能改变女性所处的劣势地位。纪子沦落为日本男性寄托思乡之情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她与有妇之夫陷入爱河。在当时他们的爱情基于彼此的需求是对等的,但在日本战败后这种不对等就立即体现出来。回到日本后,福冈没有履行对纪子的承诺,并无情地将她抛弃,导致她甚至为了福冈去卖淫和堕胎。在这段感情中,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纪子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感情中被富冈操控着。当福冈陷入生活窘境中时,纪子还是选择偷一笔巨款与福冈流浪,最后惨死孤岛。尽管发出自己声音却最终付出生命代价的纪子,是林芙美子笔下塑造较为成功的女性之一。在爱情中被不平等对待,但还仍对爱情执着、对爱人奉献一切的女性,是林芙美子对爱情认识。

三、《浮云》重要的社会价值

《浮云》是林芙美子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对日本文学和社会制度的改善都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悲惨经历会给读者深刻的启示,封建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惨无人道的,建立女性意识和性别平等的社会十分重要。这对人们思想的觉醒和改良社会风气都有巨大的影响。其次,《浮云》中的反战观念对战争罪恶的揭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小说的社会背景是战后混乱颓废的日本社会,通过整部小说我们能体会到战争带给人们消极的影响,使人们对生活产生困惑绝望的情绪。描绘了一个对美好生活无限幻想也会败于战争的残酷现实,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罪恶。这种反战思想不仅帮准人们反思战争的必要性,也提高了人们对战争危害性的认识,引起人们对和平世界的共鸣。所以说,林芙美子的《浮云》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芙美子在《浮云》中的男女不平等的爱情观念是在母亲爱情故事和自身情感经历影响下而形成的。在小说的后记中作者也写道:“这部小说描绘的是某一时期的我。我想描写的是一种无人能够看破的,在空间流动的人的命运。希望在对爱情的所有幻想破滅后,会有新的希望产生出来。”不难看出林芙美子是想通过作品表达对不平等爱情观念的反对和反战思想。这部备受读者喜爱的小说在1955年经改编被拍摄成了电影,并在《电影旬报》20世纪的百佳电影的排名中名列第二位。但在完成这部作品后不到三个月,林芙美子就与世长辞了,只留给人们无尽的唏嘘与感叹。

参考文献:

[1]王麦巧,雷红珍.林芙美子与林海音的女性意识之比较[J].小说评论,2014(2):204—207.

[2]金山.从《浮云》看林芙美子的爱情观[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121—124.

[3]任克.从《浮云》透视林芙美子的爱情观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78—79.

[4]郑宝香,谭姗姗.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的反战观——以《浮云》为中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77—80.

Interpretation of the View of Love in Fumiko Hayashis Floating Clouds

LIU Chang

(Tourism and Cultural College, Yunnan University, Lijiang 674199, China)

Abstract:Fumiko Hayashi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female writers in Japan, whose novel Floating Clouds with antiwar and love as the theme, through Fumiko Hayashis exquisite description,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decadence of Japans postwar chaotic social condition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view of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novel complex twists and turns of the love sto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analyze Fumiko Hayashis love view.

Key words:Fumiko Hayashi; love view; female image; social demand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浮云爱情观
百般皆浮云,淡然一笑间
不畏浮云遮 巧识庐山面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如浮云伴天马,共演西游神话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海绵钛市场:莫被浮云遮望眼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