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对结节性甲状腺瘤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2018-06-22 01:54龙志祥徐建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结节性腔镜颈部

龙志祥 徐建国

结节性甲状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 多采用手术治疗, 而传统的手术为开放性手术, 会在颈部留下明显的瘢痕, 影响到患者的美观[1,2]。伴随着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 本院对结节性甲状腺瘤患者采用完全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瘤患者86例, 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 肿瘤最大直径<4 cm, 甲状腺功能正常。排除疑似恶性肿瘤、全身状况差、颈部手术史、放疗史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42例)和微创组(44例)。传统组患者中男17例, 女 25例;年龄25~65岁, 平均年龄(45.1±10.3)岁;单侧结节34例, 双侧结节8例;结节直径1.31~3.56 cm, 平均直径(2.75±0.48)cm。微创组患者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23~68岁, 平均年龄(45.5±10.9)岁;单侧结节35例, 双侧结节9例;结节直径1.36~3.51 cm, 平均直径(2.69±0.45)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患者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 头部稍后仰, 于胸骨上缘2 cm处做一个4~6 cm长的弧形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 在颈阔肌与颈深筋膜之间游离皮瓣, 以纵行方式切开颈白线, 分离甲状腺和带状肌, 上提吊拉钩, 然后使用高频电刀切割血管、甲状腺组织, 单侧结节患者行腺叶切除术或是次全切除术;双侧结节患者行一侧次全对侧大部切除术, 术中标本送病理检查, 置入引流管, 结束手术。微创组患者行完全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 给予患者静脉复合麻醉后予以仰卧位, 采用“人”字形体位, 于患者的肩下垫软枕, 颈部则垫头圈, 使颈部合适过伸, 同时外展双腿, 双腿之间的角度约为 45°~60°,指导患者收拢双臂。从患者的乳头中间偏右侧约1横指处做一个12 mm左右的切口, 置入10 mm的腔镜, 接着于右乳晕边缘1~2点位置、左乳晕边缘10~11点位置各做一个长约6~7 mm的切口, 置入5 mm腔镜。以钝性方式分离建立颈阔肌深面操作空间, 置入穿刺套管, 建立二氧化碳灌注压, 压力约为6~8 mm Hg(1 mm Hg=0.133 kPa), 置入 5 mm 的30°硬质腔镜, 使用超声刀在腔镜的指示下沿着颈阔深肌面分离颈部侧方与胸前间隙、胸锁乳突与带状肌间隙, 游离甲状腺并探寻结节性甲状腺瘤并切除, 留置负压引流管, 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指标[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24 h VAS评分(于术后24 h采用VAS法评估患者的颈部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 切口长度短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微创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传统组的19.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微创组患者的术后第1天引流量少于传统组, 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传统组, 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x-±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x-±s)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瘤多采用手术治疗, 是一种创伤较小的手术, 解剖层次清晰、操作方法恰当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基本因素。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是过去临床上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 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较大, 术后会在颈部留下较大的瘢痕, 影响到患者的美观, 进而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不良影响[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切口、隐蔽切口的术式研究。

自1996年首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开展以来, 腔镜辅助下的手术成为颈部手术的必然趋势。在结节性甲状腺瘤手术治疗中, 完全腔镜下的小切口手术只在患者的颈前做小切口,然后在直视与腔镜电视系统结合下完成手术操作[4,5]。而且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腔镜小切口手术的操作器械不断改进, 在手术中可以建立满意的操作空间, 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 同时在腔镜放大精细结构的辅助作用下, 获得清晰的手术操作面, 避免对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等造成创伤, 且操作的路径短, 手术操作简单[6]。在分离相关组织间隙、切除甲状腺瘤等处理中放大精细结构, 避免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本研究中微创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由于腔镜下的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的入路操作基本一致, 故而可以快速、直接到达甲状腺表面, 但是由于腔镜手术的切口较小, 这就有效缩小了创面面积, 使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创伤更小[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 切口长度短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手术时间有所延长, 但是术后的恢复较快, 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另外, 由于手术的切口小, 分离范围小, 术后基本不会出现颈部感觉减退、紧缩感, 患者术后较为舒适[9-13]。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的术后第1天引流量少于传统组, 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传统组, 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 完全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疗效确切, 手术操作简单, 虽然手术时间略长, 但是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 手术切口小, 术后的瘢痕不明显, 可以满足患者对美容的需求。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 可优先选择完全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 临床医师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并合理选择手术器械, 谨慎操作, 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1] 王征, 李伟汉 , 张浩, 等.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比较.重庆医学, 2013, 21(28):3432-3433.

[2] 孙志龙, 邬一军 , 陈健忠, 等.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浙江创伤外科, 2015, 20(5):946-948.

[3] 刘云宏, 甘艳军.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2):247-249.

[4] 龚茂松, 丛伟 , 郝战宇, 等.腔镜辅助与传统手术在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效果比较.山东医药, 2016, 56(13):107-108.

[5] 徐伟熙, 洪晓城.分析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的效果.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6):1090-1091.

[6] 任冰冰, 张自立, 孟祥朝, 等.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疗效比较.山东医药, 2014,54(47):87-89.

[7] 梁艳辉, 赵磊.全腔镜和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医学研究杂志, 2016, 45(6):101-104.

[8] 李艳军.全腔镜与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在甲状腺及旁腺手术中的应用对比.河北医学, 2016, 22(12):2032-2034.

[9] 刘大文.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对比分析.医学综述, 2013, 19(12):2304-2305.

[10] 陈晓英, 韩宏斌, 王宇翔, 等.用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的效果对比.当代医药论丛,2015(18):1-2.

[11] 聂炜.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对比分析.中外医疗, 2015, 34(15):56-57.

[12] 王占龙.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对比分析.中外医疗, 2016, 35(7):37-39.

[13] 王保卫.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临床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1):64-65.

猜你喜欢
结节性腔镜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