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

2018-06-22 01:55王安江朱亚民张敏刘乾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微创

王安江 朱亚民 张敏 刘乾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急腹症, 以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 病情进展速度较快, 若不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严重者可发生穿孔,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1-3]。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式, 本院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实施传统手术、腹腔镜微创治疗, 以探究腹腔镜微创治疗的有效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 各20例。腹腔镜组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38.62±10.46)岁;男12例, 女 8例;疾病发作至就诊时间2~18 h, 平均时间 (9.24±2.61)h;疾病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例,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例。传统组年龄19~69岁, 平均年龄(38.58±10.14)岁;男11例,女9例;疾病发作至就诊时间3~19 h, 平均时间(9.19±3.27)h;疾病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组 应用传统手术治疗, 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处理, 并留置导尿管、胃管, 于患者右下腹麦氏点作一切口,吸净腹腔积液, 对患者肠系膜及阑尾实施处理, 并对距阑尾近端约0.5 cm处实施切断处理, 然后处理阑尾残端(使用荷包缝合的方式), 使用甲硝唑溶液对腹腔实施清洗, 拭干腹腔中残留的渗液(使用生理盐水浸泡后的纱布), 对手术切口实施常规缝合, 最后对手术切口实施包扎处理。若发现患者存在化脓、穿孔症状时, 应及时对其实施引流处理, 并遵照医嘱对其实施抗菌治疗。

1.2.2 腹腔镜组 应用腹腔镜微创治疗, 协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位, 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处理, 于患者脐部上缘作一弧形切口, 然后对患者建立人工气腹, 将其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 以患者右锁骨中线与脐平面交界处作为主操作孔, 置入10 mm套管针(Trocar), 以患者耻骨上3 cm作为副操作孔, 置入5 mm Trocar。对患者腹腔实施探查, 以确定阑尾炎的患病位置, 分离周围粘连, 在分离过程中应避免误伤肠管或血管, 电凝分离切断阑尾动脉与系膜, 对阑尾根部实施双重结扎, 最后切断阑尾, 电灼处理阑尾残端, 取出阑尾, 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2]: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强度进行判定, 分值为0~10分, 评分越接近0分, 即疼痛强度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对比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对比( x-±s)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腹腔镜组切口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传统组切口感染3例, 腹腔脓肿1例, 腹腔内出血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4-6], 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 应立即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不可拖延, 否则易加重病情,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以往, 临床使用传统手术疗法(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患者实施治疗, 虽然该手术的操作更简单, 且可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但该手术的创伤大, 患者并发其他病症的机率较高, 术后恢复时间较长[7-10]。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 腹腔镜技术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 该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本研究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研究发现, 腹腔镜微创治疗的操作难度较传统手术更大, 对手术医师的要求更高, 但该手术的手术切口小, 在手术过程中, 手术医师可借助腹腹腔镜观察阑尾及其周围组织情况, 术野较充分, 可明显减少对肠管和腹壁的损伤,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量, 降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同时, 由于该手术切口小, 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较快, 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肠粘连现象。

此次研究显示,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优于传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相比于传统手术, 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疗效更佳, 不仅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还能有效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且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降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 安全性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 腹腔镜微创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较传统手术更优, 并发症更少。

[1] 武飚.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1):129-131.

[2] 都敏, 张环, 黄海球, 等.微创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效果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 30(3):371-373.

[3] 张军杰, 姚坤厚, 华龙, 等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0):53-54.

[4] 陈权彬, 辜树勇, 林集荣, 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围术期感染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 2017, 37(3):6-8.

[5] 赖小军, 朱时飞, 徐立金, 等.腹腔镜与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当代医学, 2017, 23(36):67-69.

[6] 项海, 项秉该, 林振亮, 等 .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中国内镜杂志, 2017,23(1):65-69.

[7] 陈勇, 荀江, 刘新新.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5):8716-8717.

[8] 沈环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分析.当代临床医刊, 2017, 30(3):3110.

[9] 张国军.对比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7):34-35.

[10] 付宝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27):186.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阑尾真的无用吗?
阑尾炎能自愈吗?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