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分析

2018-06-22 01:55戴雨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支原体气道支气管

戴雨青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作为儿科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 是常见慢性气道炎症性病变之一, 且发病率连年上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 若诊治不及时, 随着病情进展会发生气道重塑和不可逆气道缩窄[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e pneumoniae, MP)感染可引发多种小儿呼吸道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MP感染能诱发小儿支气管哮喘并加重病情[2,3], 目前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已得到临床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以提高诊治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60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症状、血清和影像学检测等, 均符合2004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 且经IgM滴度检测对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类似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排除。其中男397例, 女203例;年龄2~13岁, 平均年龄(6.38±2.62)岁;患儿均存在咳嗽、胸闷、气喘等临床症状, 各症状在夜间和凌晨较日间更为严重。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呼吸功能、胸部X线、血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及MP-IgM抗体检测。于患儿住院1~2周后采集2 mL静脉血, 采用加速离心法分离上层血清后放入冰箱冷冻。血清IgM抗体检测应用滴金免疫测定法, 试剂盒购自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

1.2.2 治疗方法 600例患儿在初诊阶段均采取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常规防治办法行规范治疗, 在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 按照10 mg/(kg·d)的比例给予阿奇霉素行序贯治疗, 持续给药2~3 d, 直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体温正常, 喘息发作频率<48次/h。而后口服阿奇霉素, 每日仍按原比例给药, 一周内持续服药3 d, 持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600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测可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确诊。按照通用急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可将患儿分为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其中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患儿双份血清抗体IgM滴度提升倍数>4倍, 间隔1周, 血清抗体IgM≥1∶32;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患儿双份血清抗体IgM≥1∶16, 二次检测结果>首次检测结果的2倍,间隔1周, 并对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排除。

2 结果

2.1 600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 600例患儿均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其中急性感染433例, 占比为72.17%,慢性感染167例, 占比为27.83%。见表1。

表1 600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布表[n(%)]

2.2 治疗效果 治疗后, 患儿胸闷、气喘、发热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 伴随治疗进展, 患儿肺部哮鸣音逐渐消失,2周内哮喘未见发作。34例(5.67%)患儿由于体质较弱、药物不良反应大等原因停止药物治疗, 后病情复发。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目前由其感染所导致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占所有儿童呼吸道疾病的23.2%, 且这一比例正连年上升[4]。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 能够在气管黏膜的表面生长和繁殖, 进而消耗邻近营养物质, 阻碍细胞正常代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诱发或加重患儿支气管哮喘的因素之一[5]。因此, 治疗哮喘患儿时应对其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充分考虑。本研究中, 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为72.17%, 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为27.83%, 与参考文献[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支气管哮喘的病发与肺炎支原体感染间存在密切联系,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的一个诱因。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其它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症状间差异性较小, 治疗时常使用大量皮质激素, 导致患儿机体免疫能力受到抑制, 因此治疗时难以控制感染, 病情反复且迁延难愈[7-9]。因此, 尽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支气管哮喘进行鉴别诊断对患儿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一种, 阿奇霉素不仅具有杀菌消炎的功用, 而且能降低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缓解哮喘相关症状[10], 是目前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一线抗生素药物。本研究中600例患儿在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仅5.67%的患儿未能耐受药物反应而致停药后病情复发, 绝大多数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表明阿奇霉素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时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支原体感染存在密切关联, 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生的诱因之一。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有效方法是血清抗体IgM诊断, 在对患儿进行确诊后应及时实施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 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1] 谭志贞, 唐渊, 柯桦.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肺科杂志, 2017, 22(11):2112-2114.

[2] 刘杰.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 4(45):8733.

[3] 蔡军, 罗显荣.血清IgG联合IL-5、维生素D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研究.临床肺科杂志,2017, 22(9):1617-1620.

[4] 訾和平, 石孝孝, 杨晓荣, 等.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CD25、IFN-γ、IL-5表达水平及相关性.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32):98-100.

[5] 李文岭.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儿科药学杂志, 2017, 28(7):3-6.

[6] 刘亚波.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及治疗分析.临床研究, 2016, 24(8):63-64.

[7] 祝俊.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 4(52):10114.

[8] 谢莉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中外医疗, 2014, 33(19):45.

[9] 殷晓荣, 华雪玲, 刘玲.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分析54例.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9):36.

[10] 姜峰.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1, 32(13):2577-2578.

猜你喜欢
支原体气道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支原体属感染分析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