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乳果糖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8-06-22 01:55黄鹏许哲洪姚华雨杨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布拉果糖酵母菌

黄鹏 许哲洪 姚华雨 杨宇

功能性便秘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是一种由肠道疾病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原发性持续性便秘。小儿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随着病情的发展, 患儿会出现严重便秘, 合并腹痛、腹部包块、腹胀等, 严重时还会导致患儿出现失禁, 对患儿社会活动、心理发育、学习成绩都有较大的影响[1]。因此, 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在临床治疗中, 为了提高小儿功能性便秘治疗效果, 实施药物对症治疗较为普遍, 最常用的药物有布拉氏酵母菌散、乳果糖等。本次研究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乳果糖对小儿功能性便秘治疗进程及治疗效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儿科门诊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6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 女20例;年龄0.6~4.0岁, 平均年龄(2.5±0.5)岁;病程2.2~10.5个月,平均病程(6.6±3.0)个月;体重15.3~35.9 kg, 平均体重(25.1±10.0)kg。实验组男24例, 女 19例;年龄0.8~4.0岁, 平均年龄(2.6±0.6)岁;病程2.5~10.6个月, 平均病程(6.5±3.2)个月;体重15.5~36.5 kg, 平均体重(26.3±10.2)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 完善相关检查, 确诊病情后均给予基础治疗, 即定时给予患儿饮定量的水, 尤其是在晨起后, 给予适量的温开水或淡盐水, 多食用有助于排便的食物,如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食物,合理的加强体育运动, 多进行户外活动, 同时指导患儿心理行为及排便习惯训练等, 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乳果糖(荷兰Abbott Biologicals B.V.,注册证号:H20120387)口服溶液治疗, 口服, 5~10 ml/次,1次/d, 于患儿晨起空腹服用, 服用2 d后, 如患儿症状没有缓解, 可酌情增加剂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 BIOCODEX, 注册证号:S20100086)治疗, 口服, <1岁患儿0.125 g/次;1~4岁患儿0.25 g/次, 服用2次/d, 于早、晚饭后30 min服用, 应用温开水吞服。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0 d。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包括排便困难、食欲不振、肛裂等, 0分为无症状,1分症状为轻度, 2分症状为中度, 3分症状为重度[6]。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 患儿排便顺畅、粪便软化, 且排便时没有出现哭闹现象, 排便 1次/d为显效;治疗后, 患儿1~2 d即可排便1次, 粪便成形较干, 排便困难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治疗后, 患儿便秘症状、排便次数、排便困难较治疗前无变化, 且排便时易哭闹为无效[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儿排便困难、食欲不振、肛裂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x-±s, 分)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显效31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1/43);对照组显效25例, 有效9例, 无效9例, 治疗总有效率79.1%(34/43)。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 P=0.0243<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出现腹泻1例、腹部不适1例、皮诊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3/43);对照组出现腹泻4例、腹部不适5例、皮诊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5.6%(11/43)。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460, P=0.019<0.05)。

2.4 两组患儿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6个月后, 实验组出现复发患儿2例, 复发率为4.7%(2/43);对照组出现复发患儿8例, 复发率为18.6%(8/43)。实验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 P=0.044<0.05)。

3 讨论

小儿功能性便秘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引发此病症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 ①结肠运动迟缓或结肠运动出现痉挛而引起的结肠便秘;②因直肠反射迟缓, 再加上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负性情绪而导致的, 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起食物中机械刺激, 肠道受刺激后, 会减弱患儿肠道反射性蠕动;不良的排便姿势、长期应用强泻剂等因素, 均会引发直肠反射敏感性降低。小儿功能性便秘会导致患儿直肠黏膜对容量产生刺激反应, 在排便时, 患儿肛门括约肌会出现反向收缩, 临床表现为大便坚硬不通, 有便意却排不出来, 便意间隔时间较长等, 对患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发育造成严重影响[4-7]。因此, 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 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发酵比例, 使其产生相应的乳酸、乙酸等有机酸, 从而降低肠道pH值, 刺激肠管的蠕动, 调节肠道菌群的同时改善排便症状[8]。布拉氏酵母菌属于人体正常的有益菌群, 其不但可以促进消化, 还可以通过结合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占位性保护, 以促进绒毛上皮细胞增生, 维持正常的肠蠕动, 将有害菌的生长有效抑制, 在此过程中产生维生素C、B等有益物质, 促使食物残渣的排泄, 进而缓解便秘[9,10]。乳果糖属于常见的通便剂, 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 通过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来治疗便秘症状, 促使消化道菌群将果糖转化为有机酸, 从而增加渗透压, 改善肠道pH值, 达到湿化烘粪便的目的, 有效改善便秘。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后, 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彻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症状, 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故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排便困难、食欲不振、肛裂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 P=0.0243<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P=0.019<0.05)。实验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74, P=0.044<0.05)。

综上所述,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乳果糖对小儿功能性便秘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张守磊.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3):381-383.

[2] 张彩艳.乳果糖与聚乙二醇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对照研究.黑龙江医学, 2016, 40(10):930-931.

[3] 方旭仙, 胡国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中国乡村医药, 2016, 23(3):24-25.

[4] 侯艳苗, 王淑芳 , 戈珍桃 , 等.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治疗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5, 23(7):502-503, 506.

[5] 陈想英.观察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2):166-167.

[6] 胡文辉, 陈玲玲, 金丽虹.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乳果糖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肠神经递质指标的影响及疗效.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6, 24(9):706-708.

[7] 刘俊峰, 李曦, 郭磬, 等.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药业, 2013(a01):30.

[8] 张晓丽, 伏慧琴.黄芩胶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观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4):232.

[9] 杨聂妃, 樊慧苏, 吴俊.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36(6):179-181.

[10] 罗世燕.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对照研究.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8):3387-3388.

猜你喜欢
布拉果糖酵母菌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带您认识果糖
采用固定液法改进“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吉米问答秀
酵母菌及其衍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非淀粉型结晶果糖注射液高温高压灭菌前后5-羟甲基糠醛及pH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