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效果观察

2018-06-22 01:55郭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角膜炎角膜溃疡

郭刚

角膜炎、角膜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 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的因素有感染病毒、细菌等, 其发病率及致盲率比较高, 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是致盲性眼病, 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另外也影响了患者的视力, 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维生素C不仅是水溶性化合物同时也是自由基清除剂, 参与到了机体糖代谢氧化还原过程及神经递质的合成中, 从而有效的增加了机体的免疫能力, 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且效果较好,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在本研究对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本院收治的50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25例。对照组患眼30眼;男13例,女12例;年龄21~47岁, 平均年龄(34.0±7.2)岁;11例患者为左眼, 9例患者为右眼, 5例患者为双眼;13例患者为病毒性眼, 5例患者为细菌性眼, 1例患者为真菌性眼, 6例患者为混合感染眼。研究组患眼29眼;男14例, 女11例;年龄21~45岁, 平均年龄(33.0±7.0)岁;11例患者为左眼,10例患者为右眼, 4例患者为双眼;14例患者为病毒性眼,5例患者为细菌性眼, 1例患者为真菌性眼, 5例患者为混合感染眼。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治疗, 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及抗生素给予全身性的用药治疗, 对患眼局部应用无环鸟苷眼液(浓度0.1%)及阿托品眼液(浓度1%)进行治疗,起到抗感染及扩瞳的作用, 每隔2 h进行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局部注射维生素C治疗。在患者患侧眼穹隆部球结膜下局部注射维生素C,剂量0.3 ml, 间隔3 d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所需时间。疗效判定标准[3,4]:有效:在治疗后患者眼部刺激的症状、角膜水肿及充血症状消失不见, 角膜浸润灶完全愈合, 经相应检查后发现荧光素角膜染色不着色;进步:在治疗后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角膜水肿及充血症状有明显的缓解, 角膜浸润灶的范围相对减小, 经相应检查后发现荧光素角膜染色着色;无效:在治疗后患者眼部刺激的症状及角膜浸润灶没有变化, 甚至加重, 经相应检查后发现荧光素角膜染色着色明显。总有效率=(有效+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23/25), 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所需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所需时间(10.5±2.1)d短于对照组的(17.2±2.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所需时间比较( x-±s, d)

3 讨论

角膜炎、角膜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且为急性感染性眼病, 有异物感、流泪等作为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在临床中角膜炎、角膜溃疡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及致盲率, 如不能及时的就诊不仅延误了治疗的时机同时也加重了病情,引起角膜穿孔、眼内炎等并发症, 采取相应治疗虽然可有效的缓解病情, 但是也会产生后遗症, 如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肿等, 影响了患者的正常视力。细菌、真菌等是引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为主, 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 从而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角膜炎、角膜溃疡采取常规方法及维生素C进行治疗, 经治疗后发现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缩短了治疗时间。维生素C在血浆中与脱氧抗坏血酸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可逆的氧化、还原系统, 对血浆中的自由基起到了中和的作用, 同时在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及细胞呼吸中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此外在氨基酸代谢及神经递质、胶原蛋白及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中维生素C也参与其中, 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同时也刺激了凝血功能, 有效的提高了对感染的抵抗作用及解毒功能。

在愈合的过程中, 基底膜的完整性依靠维生素C进行保护, 不仅减少了渗出同时也促进了胶原蛋白及组织间质的再生, 提高了机体抗病毒的效果[5-7]。在治疗的过程中维生素C采取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达到的临床效果更好, 在全身用药时达到角膜患处时血药浓度相对减少, 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维生素C抗氧化的作用较好, 在氧化剂中直接产生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抗感染及抗病毒能力, 进而提升了机体的抵抗能力, 对外伤的愈合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角膜部位因没有血管, 所以角膜是通过泪液、房水与周围血管来获取营养需求[8-10], 针对病变的角膜来说病变部位处于角膜中央部位,局部用药的效果较好, 因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 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 角膜炎、角膜溃疡采取维生素C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效的缩短了治疗时间, 值得推广。

[1] 孟玉霞.局部应用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分析.中国疗养医学, 2015, 11(1):63-64.

[2] 赵凌军.维生素C在角膜炎、角膜溃疡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医药前沿, 2015, 24(19):198-199.

[3] 戴红琴.维生素 C 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5, 19(17):3865-3866.

[4] 文艳琼.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应用效果初步评定.医学信息, 2016, 29(1):197.

[5] 邵月平.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24):88-89.

[6] 匡慧敏.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应用优势探析.中国处方药, 2017, 15(3):65-66.

[7] 魏礼平.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1):58-59.

[8] 张春梅.局部应用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13):457-458.

[9] 田巍.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2):207.

[10] 杜荣秀.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0):149-150.

猜你喜欢
角膜炎角膜溃疡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关于角膜炎的一些知识
羊传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要点
变形的角膜
都是“溃疡”惹的祸
牛传染性角膜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