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2018-06-22 01:55黄洁兴彭滟崔伟伦罗碧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降钙素阳性率新生儿

黄洁兴 彭滟 崔伟伦 罗碧莹

新生儿细菌感染可引起畸形及严重远期后遗症, 严重时还会导致新生儿死亡, 其危害不容忽视。由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缺乏特异症状, 需通过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 这就需要选择能够快速反应感染的炎症指标[1]。报道显示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细菌感染的特异和敏感指标, 为了增加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往往采取多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方法[2]。本次研究拟检测PCT、CRP指标水平, 探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出生的78例新生儿列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出生的78例新生儿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 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产妇分娩前定期接受产检, 无重大内科疾病、生殖道畸形等。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或失访;②新生儿临床资料不完整。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接受血培养检查, 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新生儿感染结局。根据临床症状与血培养结果, 将伴体温异常(肛温<36.5℃或>38℃)、喂养不耐受(呕吐或胃残留量>20%喂养总体积)、呼吸>60次/min、呼吸功能不全、皮肤苍白等细菌感染体征, 血培养阳性证实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新生儿35例纳入观察组, 非新生儿细菌感染新生儿43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19例, 女16例;胎龄38~42周, 平均胎龄(38.87±2.41)周;出生体质量2500~4350 g, 平均体质量(2797.43±518.57)g。对照组男23例, 女20例;胎龄37~41周,平均胎龄(38.76±2.15)周;出生体质量2649~4421 g, 平均体质量(2750.57±557.24)g。两组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新生儿均采集血液标本用于PCT、CRP检测, 采集方法为在新生儿出生后或入院当天采集外周静脉血4 ml, 分离血浆备用。PCT检测采用双抗夹心免疫法, 检测下限为0.09 μg/L;CRP检测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定量检测, 检测过程及相关步骤均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 检测均由专人完成并严格执行质控标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PCT、CRP水平及PCT阳性率、CRP阳性率、PCT或CRP阳性率, 并比较观察组PCT阳性率、CRP阳性率、PCT或CRP阳性率(PCT或CRP:PCT与CRP联合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PCT、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6、37.265, P<0.05)。见表 1。

2.2 两组新生儿PCT阳性率、CRP阳性率、PCT或CRP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PCT阳性率、CRP阳性率、PCT或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PCT或CRP阳性率高于PCT阳性率、CRP阳性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新生儿PCT、CRP水平比较( x-±s)

表2 两组新生儿PCT阳性率、CRP阳性率、PCT或CRP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细菌感染近远期危害极大, 可诱发新生儿肺部疾病、视网膜病变、凝血功能异常、畸形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 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但是在部分非感染新生儿中也会出现类似症状, 因此依靠症状很难判断新生儿是否感染[4-6]。目前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指标较多, 血培养是诊断感染疾病的金标准,但是检测所需时间较长, 给临床带来诸多不便, 研究显示PCT、CRP是早期敏感指标的首选, PCT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 在健康个体中的浓度极低, 但发生感染后会显著升高[7,8]。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成分, 由于新生儿发育尚不成熟, 免疫状态低下, 在感染情况下CRP水平不能及时升高, 因此敏感度不及PCT[9,10]。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新生儿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6、37.265, P<0.05)。观察组新生儿PCT阳性率、CRP阳性率、PCT或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PCT或CRP阳性率高于PCT阳性率、CRP阳性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检测PCT、CRP能够提高检测阳性率, 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 PCT、CRP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患儿中的水平会相应升高, 联合检测效果更加理想, 能够提高临床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李莹, 刘启星, 江先锦.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4):179-181.

[2] 吴宏伟, 刘金凤, 李伟, 等.动态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 26(12):1731-1733.

[3] 周素芽, 王丽娜, 周琴, 等.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评价.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2):2837-2839.

[4] 戴红梅, 曹彬.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与新生儿细菌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 8(6):764-767.

[5] 张伟明.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白细胞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分析.临床医学, 2015, 35(10):19-20.

[6] 刘启星.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5):62-63, 69.

[7] 李晶, 何海兰, 朱小石.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西部医学, 2014, 26(5):649-650.

[8] 林雅茵, 林新祝 , 李雅丹, 等.脐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4, 29(2):98-101.

[9] 陈巧红, 葛勤, 陈珊珊.降钙素原协同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导报, 2012,9(13):94-95.

[10] 周栩平.脐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2017, 25(3):109-110.

猜你喜欢
降钙素阳性率新生儿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降钙素合成分泌及生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