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区域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2018-06-22 09:24王志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浙江思政区域

王志伟

摘要浙江区域传统文化是浙江人民发展经济,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同时,它所包含的务实、创新、人本等优秀元素也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与指导、校内外实践活动引导、营造浓厚的浙江区域传统文化氛围等途径,将浙江区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消解思想动态中的消极因素,树立与时俱进的思维品格和高尚的文化品格,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踏上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征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浙江区域传统文化本身的弘扬、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精神动力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同志在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作总序言时曾说:“千百年来,浙江人民积淀和传承了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的独特性,正在于它令人惊叹的富于创造力的智慧和力量”,并明确指出“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对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是基于古往今来在这一文化传统的抚育下,浙江一地人杰地灵,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浙江更是经济、文化建设齐头并进,大放光彩。研究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1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征

浙江区域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浙江区域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从历史渊源上看,浙江区域传统文化指的是上至东汉王充,下至清代黄宗羲等历代学人,由学术上求真务实兼容创新的风格而影响思维形成务实、创新、包容、人本的文化传统。东汉王充提出“疾虚妄”、“重效验”,以抵制当时虚妄迷信的谶纬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要求做到“订其真伪,辩其虚实”,使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认为“物之所在,道则在焉”,认为应从具体事物中总结出规律和原则。永康学派强调学术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探讨有关国计民生的实用之学。其代表人物陈亮反对道学家空谈义理,以为道义不

能脱离功利。明代阳明心学主张知行合一,对主体精神和人的自我意识大加肯定,再次彰显了浙江传统文化中务实、自觉的理性,同时,也是人本精神的体现。清初浙东学派黄宗羲等人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术研究要为社会服务,在道德和经济上提倡“义利并重”“工商皆本”,這种博纳兼容、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由于切合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因而从明清以来一直对浙江社会有深刻的影响,世代相传,庶几已成浙江人的文化自觉,而这种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强调务实、创新、包容、人本等传统成为了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正是这种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的厚重底蕴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催化形成了今天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为特征的浙江精神。

在这一区域文化传统的优秀质素影响下,经济上使浙江一带明清之际即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江南富庶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区域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相结合,更是促使区域经济大放异彩,浙江经济成为了全国经济版图上的一颗耀眼新星。文化上,尤其明清直至近现代,浙江一地文化名人辈出,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浙江区域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2.1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我国已成为稳定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国际文明对话与交流的日趋频繁,西方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对我国青年尤其是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日趋明显,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在此背景下,快速提升文化软实力,建立与我国经济政治地位相适应的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途。将浙江区域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优秀历史资源。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方针的有力体现。

2.2是高校思政教育深化改革的形势需要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更加注重把理论培养与实践育人相结合,讲求实效,注重创新,尤其是创新,已经提升到民族灵魂的地位,而浙江区域文化传统中的“务实、创新、兼容、人本”既是品德标准,也是行为示范,这些理念无疑正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高度契合,古代有浙江学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的理论建树,当代有以浙江温州为代表的创业创新名城的生动示范,讲究实效注重创新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建设实践中取得的成功也使其价值意义早已得到证明。兼容与人本是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必须适应和追求的方向,作为培养国家发展所需人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兼容与人本理念,也是势在必行的教育内容。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深化改革,是未来国家发展的智力保障,对未来国家事业的继承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力倡导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的理念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和十分必要的。

2.3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高校是传播知识的阵地,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具有创新意识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而竞争能力是大学生步入社会时必备的生存技能。浙江区域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完美的阐释了创新与竞争,无论是古代浙江学术上的诸多开拓与洞见,还是改革开放后浙江民营经济中出现的多个全国第一,亦或是化资源小省而为经济大省的转变,都传递着创新的成就、折射着竞争的律动。将浙江区域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浙江一地古往今来创新与竞争的生动案例来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3浙江区域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

3.1提高思政教师的浙江区域传统文化修养

要使浙江区域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浙江区域传统文化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缸水”,只有自己从思想上认同区域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巨大价值,才能以之为动力,在工作中自觉加深对区域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提升区域传统文化素养,并将区域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渗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3.2加强思政教育课程的设计

加强思政教育课程设计,可以开设浙江文化历史的选修课程,使高校学生对浙江的历史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浙江区域文化传统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此外,在课程设计上还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通过案例充分认识到,浙江区域文化传统中的“经世应务”实学精神正与1992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相符合,以往的实践表明,正是因为在生产力发展中秉承“事功”,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都去努力追求,所以浙江的经济建设才不断作出许多创新之举。因此,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大力弘扬以“务实”与“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生品格及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3革新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

使浙江区域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教育,还应革新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思政理论,学生听讲,这种单向度的教学在当今文化多元、信息渠道广泛的时代显然无法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革新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一是可以单向讲解和双向互动相结合。鉴于近两年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等大热的启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安排一定的分组活动时间,教师确定课程主题,由各小组轮流承办讲解,教师作总点评,这样,在各小组准备课程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已由日常听课的那种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且教師针对学生讲解的点评能在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接受思政理论。二是思政课程可与网络多媒体结合起来,如在思政理论课中,深入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传统文化传承规律,做好做好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普及的优势,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网上文化传播思政精品课程。依托网络新平台广泛深入宣传浙江优秀传统文化。

3.4校外实践活动的引导

浙江区域传统文化抚育下的浙江大地人文荟萃,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以民营经济繁荣发展使浙江一地的经济指标走在全国前列,浙江模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楷模,其精神动力无疑是长久以来流淌在浙江人民身上的区域传统文化血液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催化下产生的巨大能量,而这本身就是大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通过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所取得的经济文化成果,如从温州、义乌乃至整个浙江蓬勃兴起、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及至当今浙江正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常突出的展现了浙江人民自强不息、自立自主的奋斗精神与创业精神。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交流等方式,使学生领略这种极具浙江文化地域特色的浙江人奋斗创业的精神风貌,并以此激励学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念,在校期间积极培养实践能力,进行创业的尝试。鼓励学生以务实高效的原则,创新创业,在大学期间就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思想观念,使学校到社会的人生轨迹顺利衔接。

3.5营造浓厚的浙江区域传统文化氛围

要营造浓厚的浙江区域传统文化氛围一方面可定期举办文化讲坛,邀请浙江文、史、哲研究专家前来作报告,从理论上对浙江区域传统文化做好了解;二是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鼓励进行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选题、安排合适的老师给予指导;三是在学生事物管理与服务等日常工作中秉承务实、守信、创新等理念,以身示范,言行合一,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地受到浙江区域传统文化的洗礼,进而在思想上积极认同,在行动上自觉践行。

基金项目:课题:浙江传媒学院2015-2016学年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2015FDY005)。

参考文献

[1]董敬畏.文化传统与地方发展——基于浙江区域的分析[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2]陈立旭.与时俱进地秉持浙江精神[J].浙江社会科学,2017(05).

[3]吴光.关于“浙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4(01):125-132.

[4]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5]沈善洪,费君清.浙江文化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浙江思政区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