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传播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路径研究

2018-06-22 09:24刘蕾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态度政治思想

刘蕾蕾

摘要本研究将“受众中心”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的整个过程之中,聚焦说服传播,立足学生接受,围绕大学生从认知内化为态度再实现行动这条主线,分析说服传播过程,提出建立吸引、行为导向、沟通反馈、交互协同等机制,并通过实践引导和氛围营造实现个体的自觉行动,以此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关键词说服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但教育针对性尚显不足,教育效果也不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浮于表面,往往成为其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附庸。

1.1政治认知视野局限,理想信念趋于多元

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存在着呈离散状态的多样性。目前,大学生普遍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关注国家的国际地位,但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深入分析较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政治认知视野狭窄,认识深度较浅,政治兴趣点偏差所致。 “谋求仕途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依旧是学生入党的主要个人动机。

1.2公民道德高度认同,责任意识过于自我

大学生对于公民道德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认为自我行为应当符合社会所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但在面对和处理自我与集体的关系时,大学生普遍坚持“利人不损己”的原则,自我利益得到保证是一切行为选择的首要前提。

1.3知行偏离日益突出,行为约束普遍偏弱

大学生群体对于正确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准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在日常行为上却依旧表现得“我行我素”,政治理想“挂在嘴上”,对个人的要求不严格,正确的政治认知没有有效指导个人言行。大学生普遍关心和重视道德建设,但又不愿意受规范道德的制约和影响,“见义勇为”、“先人后己”等传统的优秀品质在大学生的行为选择上已不受推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传播过程分析

教育传播为了在对象上产生说服效果,首先要让对象“接触”新信息。说服者会先对信息可能达到的受众的数量和类型进行估计,然后再选择媒介;媒介的控制者也会在决定了传递的内容后再界定公众接触的议题范围。其次,对象必须“注意”到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当然,即使对象注意了信息,也并不意味着其会对此感“兴趣”。接下来进入到“理解”和“获得”这两个步骤,对象会对信息传递的意思进行选择并加以理解和获得。到第六步,也就是态度的改变,即“劝服”。一旦对象接受了讯息中所包含的内容,就进入到了“记忆”的步骤,他开始储存新信息及其态度。之后的“恢复”、“决策”、“行动”描述了新态度转变为行为反应的过程,即在随后的某个行动的机会中,该对象从记忆中恢复这个新态度,决定照此行动,并形成适宜的行为。最后,如果与态度一致的行为得到了正面回报,即“强化”的过程,则会带来态度的“巩固”,使新态度更为持久,并进一步指导未来行动。

对于上述的说服传播过程,应重点把握两个关键节点,一是在既有的态度体系上如何接受和理解新信息实现态度发生预期改变,二是改变了的态度如何转变为实际行动。

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实现路径

3.1建立吸引机制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与其参加各类教学实践活动的付出相比,其得到了更多的知识收获、外界肯定和成长空间,这是学生愿意继续投入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调整人们价值观的口径,也就是说,通过向个人灌输新的动机或改变个人原来的动机以及对诱因的反应等来提高客观诱因的主观作用。

3.2建立行为导向机制

舆论引导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得以聚焦强化。挖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依靠力量,鎖定在学生意见传播群体中占据比较权威地位的“意见领袖”,引导并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能够明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另外,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系统的正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社会教育则通过社会舆论、大众传媒、文化、活动等方式进行,具有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力和渗透力,它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髙的大课堂。

3.3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群体互动在交流中形成组织动力。群体的共商共议,会促使沟通交流中的主体对思想理论、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沟通内容不断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理性认同的规律和氛围,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政治的鉴别能力和洞察力、道德的推理能力、价值的判断力。要及时准确反馈教育效果,有激励促进性的,也要有批评纠偏性的,使教育传播者能掌握自身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的方向。

3.4建立交互协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传播不再是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宣教,也不再是单一主题的就事论事,而是将核心价值理念化于无形,融于课堂专业教育和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主题活动中。如,课堂专业教育是各专业领域的教师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融入专业知识进行传授;学生生活园区则是将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融入集体生活的过程;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朋辈交往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的精神等。

基金项目: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ZYB2017018。

参考文献

[1]刘允正,郝春新,何新生.裂变与整合——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趋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翁铁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6(04):107-124.

[4]李宏.传媒政治研究的几个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01):66-72.

[5]姜洁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猜你喜欢
态度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