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大棚芹菜密植免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2018-06-23 08:11张开军
长江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西芹遮阳网苗高

张开军

导读:通过开展西芹直播密植免移栽生产,配套微喷灌、遮阳网覆盖技术,进行越夏多茬次栽培,生产的芹菜既具有西芹纤维少、味较淡的优势,又具有本芹叶柄细、匀、脆特点,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生产效益十分显著。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17℃,非常适宜芹菜周年生产。该地区是陕西省大棚芹菜的主产区,越夏播种秋收麦芹已成为当地的一个特色产品。该项栽培技术具有排开播种、茬口灵活的特点,产品叶片颜色淡、口感好、商品性高,供应期赶在西安地区日光温室芹菜上市前,为本地重要秋淡供应蔬菜产品,该茬口既丰富了“菜篮子”供应,又提高了种植者收入。笔者对该项技术从2016年开始进行试验,于2017年示范的情况下进行了经验总结,旨在为该区大棚芹菜栽培提供生产借鉴。

1 土地要求

1.1 土壤要求

大棚芹菜密植免移栽高产栽培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疏松肥沃、透气性强、灌溉及排水条件较好的中壤土或砂壤土地块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 t/667 m2,然后翻耕备用。

1.2 整地作畦

芹菜喜水怕涝,灌溉后田间不能有积水,因此对整地要求较高,要求畦面平整,上虚下实。一般畦面宽1.2 m,畦埂宽0.4 m,畦长依据大棚地块长度确定。一般大棚跨度7~10 m,7 m大棚种植4畦,8~9 m大棚种植5畦,10 m大棚种植6畦。

1.3 苗床准备

播种前10天左右,每667 m2撒施三元复合肥30 kg并对播种畦进行翻耙,为预防芹菜猝倒病,可每1 m2撒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3 g,耙平畦面后用废旧薄膜覆盖待播种。

2 设施要求

2.1 大棚设施

播种时为防止暴雨、连阴雨为害,大棚骨架上覆盖顶膜,四周卷起或拆除,进行避雨栽培。夏季6~9月光照太强、天气炎热,播种时在大棚外加盖遮阳率65%的遮阳网,遮阳网宽度以比大棚地面宽度增加1~2 m为宜。11月下旬后气温下降时安装大棚裙膜和棚头,以利闭棚保温,防止发生低温冻害。

2.2 喷灌设施

因喷灌直接将水喷洒于作物叶面,在夏季既可降低大棚气温和地温,又能随水施肥,并且可以省工、省时、省水。喷灌系统由水源、供水泵、控制阀门、过滤器、输水管以及微喷头等组成。微喷头射程直径3.5~4.0 m,为使喷水雾化均匀,要求布管时2根支管间距2.2~2.6 m, 喷头间距 2.8~3.0 m,7~8 m跨度大棚安装2道支管,9~10 m大棚安装3道支管。把支管固定在大棚长度方向距地面2 m高的位置上,把微喷头、吊管、弯头连接起来,倒挂式安装好微喷头即可。使用时,通过阀门控制供水压力,使其压力保持在0.18 MPa左右[1]。

3 播种技术

3.1 品种选择

芹菜栽培品种较多,主要分为本芹及西芹。本芹栽培较广,香味较浓,但在温度较高、日照较强的夏季,叶柄纤维多,质地粗,只适宜分期采收;西芹叶柄较宽厚而扁,纤维少,味较淡。可利用西芹纤维少、味较淡的优势,通过密植细化栽培,使其植株叶柄达到本芹叶柄粗度,满足消费者食用习惯[2]。适宜栽培品种主要有圣保罗、嫩黄极早、双港西芹等。

3.2 茬口安排

大棚芹菜栽培茬口灵活,因其产量较高,采收集中,为避免集中上市,应排开播种。6月上旬至10月中旬均可播种,9月中旬至次年2月下旬可上市供应,排开播种间隔期在15~20天即可。

3.3 浸种催芽

将种子取出放在太阳下晒1~2 h,用50℃左右的温水浸种消毒15 min并不断搅拌,取出用清水洗净后再浸种24 h,然后用棉纱布包好,控温保湿催芽。温度控制在15~20℃,一般6天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3]。对于6~9月天气炎热季节,催芽可采用变温处理,将浸种好的种子用棉布包好,白天放在冰箱冷藏室保持5℃左右,夜间将种子放在凉爽的环境中,每天早晚各用清水淘洗1次,8~10天种子60%露白时立即播种。

3.4 播种方法

芹菜种植密度较大,定植费工费时,不进行育苗移栽,采用直播方式即可。667 m2播种量控制在600~1 000 g较为合适,如播种量过大,易造成出苗多、苗弱、苗细、抗性差;如播种量过小,易造成播种后出苗不匀,缺苗量大,产量低。播种前苗床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将芹菜种子用少量细干土充分拌匀撒播,盖上厚度为0.3 cm左右的细碎营养土,开启喷灌浇水20 min。播种后必须在畦面盖上草帘以保湿,并防止地表温度过高烧苗。

4 田间管理

4.1 遮荫管理

将遮阳网覆盖在大棚上面具有遮阳、降温、防暴雨为害等作用。据测定,安康市夏季(6~8月)高温季节采用遮光率分别为55%、65%的遮阳网覆盖,晴天中午时离地面50 cm处气温可下降2.5~5.0℃,5 cm地温下降3~6℃,同时减少水分蒸发量,避免暴雨、冰雹的为害。当芹菜出苗率达到60%时,于17:00左右揭去畦面草帘;当芹菜苗齐后,遮阳网可于10:00覆盖,16:00揭开,利于早晚接受散射光;当芹菜苗高达到5 cm时,可依据天气情况逐渐拆除遮阳网。

4.2 肥水管理

播种后,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每次5~8 min,确保土壤表皮见湿不见干,以利种子出苗,一般播种后5~7天出苗。出苗后,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每次8~10 min,以提高空气和土壤湿度,同时降低棚内的温度防止高温烤苗。苗高2~3 cm时可2~3天喷水一次,每次10~12 min。以后随着芹菜苗龄增加,喷水次数减少,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经测定,在高温季节喷灌20 min,可降温6~8℃。芹菜追肥以高氮型水溶肥为主,可随喷灌喷水同时进行,一次追肥量为5~10 kg/667 m2,苗高5~10 cm时追施一次,苗高10~15 cm再追施1次,依据长势情况全生育期共追肥2~3次。每次追肥随水喷施15~20 min即可,施肥停止后继续喷清水3~5 min,以清洗管道及微喷头。

4.3 杂草清理

待幼苗长至5~8 cm时进行人工除草 1次,在幼苗长至10~15 cm时再除草1次。由于密植栽培密度大,芹菜生长迅速,封畦较早,生长中后期无需中耕除草。

4.4 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芹菜主要病害有菌核病、早疫病、晚疫病、斑枯病,主要通过轮作倒茬、种子消毒、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加以控制。大棚栽培在发病初期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50%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中后期可傍晚关闭大棚,每667 m2用45%百菌清烟剂量200~250 g进行熏雾防治,5天左右熏一次,连熏2次。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蚜虫主要通过悬挂黄板预防,药剂防治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 0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5 000倍液喷雾;小菜蛾、甜菜夜蛾主要采用黑光灯诱杀,配合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 500倍液或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6 000倍液交替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次数应控制在1~2次,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温度不适(高温、低温)、水分供应不均匀、肥料不足以及没有及时采收等,易使芹菜出现空心现象,应及时加强管理预防。

5 采收整理

5.1 采收时间

芹菜采收时间根据市场行情和植株长势而定,一般在播种后60~70天,苗高50~60 cm时即可收获。

5.2 采收方法

采收时将芹菜连根拔起,去掉老、黄叶后用塑料皮筋按0.50~0.75 kg扎捆,将根部放在河水和池水中浸泡20~30 min,摆动淘洗干净,装袋出售。

5.3 二次采收

当第一茬芹菜采收完毕后,立即拔除田间杂草,对小苗、弱苗进行肥水管理,可按每667 m2撒施10 kg尿素,开启喷灌,浇透苗床。10天后按每667 m2随水喷施5~10 kg高氮型水溶肥,促进芹菜生长。进入11月下旬,当温度降至10℃时,夜间将大棚卷膜器放下,关闭大棚,白天视天气情况通风3~4 h 并保持 18~25℃, 夜间保持 10~15℃,25~30天后即可采收第二茬芹菜。

6 效益分析

6.1 生产成本

每667 m2约需种子投入150元、肥料260元、农药150元、遮阳网600元,生产资料成本1 160元。每667 m2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扎捆、淘洗需投入劳动用工29个,每个人工按70元/天计算,劳动用工投入2 030元。每667 m2需生产资料和劳动用工投入3 190元。

6.2 生产收益

据田间测产调查,第一茬可采收3 000 kg/667 m2,第二茬可采收1200kg/667m2,每667m2产量4200kg左右。安康市基地批发价常年稳定在3~6元/kg,每667 m2产值18 000元左右,减去成本3 190元(不含土地流转费、大棚折旧费),每667 m2纯收入可达14 800元,生产效益十分显著。

[1]王静.大棚微灌系统使用与管理技术[J].山东农机化,2005(3):14.

[2]谢卫.山东越夏芹菜密植细化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园艺与种苗,2015(9):56-58.

[3]方能干.大棚芹菜高产密植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5):109-112.

猜你喜欢
西芹遮阳网苗高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不同遮阳工况下温室作物冠层辐射场与温度场的CFD分析
西芹培根卷
商都西芹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夏季番茄育苗宜选择遮光率20%的白色遮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