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灾害性天气下设施蔬菜生产应对措施

2018-06-23 08:11鞠丽萍王远全王爱民邹瑞昌杜纪艳
长江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灾害性万州区棚膜

鞠丽萍 王远全 王爱民 邹瑞昌 杜纪艳

导读:近年来万州区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为保障该区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减轻灾害性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针对万州地区早春寒潮、盛夏早秋暴雨洪涝、盛夏高温伏旱、冬季大雾低温寡照4种不同典型灾害天气,提出加强设施蔬菜管理的对应措施和指导意见。

万州区是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城区人口超80万。为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区委、区政府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三级保供蔬菜基地。截至目前,常年保供蔬菜基地达2 533.3 hm2,其中以竹木大棚、钢架大棚、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设施蔬菜基地达866.7 hm2,占比34.22%,城市蔬菜自给率提升到68%。但近年来万州区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早春寒潮、盛夏早秋暴雨洪涝、盛夏高温伏旱、冬季大雾低温寡照等不良天气对万州区设施蔬菜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保障万州区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现针对万州地区不同典型灾害天气,提出加强设施蔬菜管理的对应措施和指导意见。

1 早春寒潮

万州区低坝河谷地带春季回暖早、温度上升快,利于设施大棚进行茄果类、瓜类、豆类、蕹菜等蔬菜的春提早栽培。但近年3、4月倒春寒频发,且持续时间长,低温天气易使蔬菜受冷害,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导致定植苗缓苗慢、死苗多,推迟早市蔬菜的上市时间,降低菜农的经济效益。对此,可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①适时定植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抢抓暖头冷尾进行秧苗的移栽定植。

②保温防冷害 紧闭棚膜,防止温度下降;采用多层覆盖,在大棚内再套小拱棚和地膜覆盖,以增加保温效果。寒潮结束后,光照充足时,选择中午外界湿度最小、温度最高时,卷起裙膜,通风排湿,15:00~16:00关闭裙膜,晚揭早盖,达到增温排湿的作用。

③合理灌溉 早春水温低,大棚内光照弱、温度低,严禁大水浇灌,要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采用滴灌等方式科学灌溉,维持地温和降低棚室湿度,减少蔬菜烂根、死棵或防止各种病害孳生、蔓延。

④病害防治 晴天及时清除冷害残体,带出大棚,集中深埋,并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预防瓜果类蔬菜灰霉病、早疫病的发生。对未受冷害的蔬菜,在晴暖天气按上述方法普遍施药一次。

⑤保花保果 若因寒潮导致连续低温寡日照天气,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2,4-D等生长调节素保花保果,提高早期坐果率,确保稳产增收。

2 盛夏早秋暴雨洪涝

近年7~9月暴雨频发,且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导致设施大棚垮塌、棚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影响蔬菜基地持续生产。可采取如下对策。

①及时修复田间基础设施 大雨过后,要及时修复棚体、棚膜等设施,确保设施能够持续发挥生产效能;及时清理田间沟道、沟渠,排尽田间积水,缩短蔬菜受淹时间,降低菜田水位,以促根系生长。

②及时抢收在地蔬菜和补播抢种 对尚能采收上市的茄果类、叶菜、豆类、瓜类等蔬菜,尽量、尽快地采收上市。蔬菜幼苗受损严重的基地,重新准备苗床土,抢抓时机,补足苗源。绝收的菜地,及早安排下茬蔬菜生产,尽快补种速生叶菜或改种换茬。

③及时覆盖遮阳网 已出土的甘蓝、花菜等菜苗,及时搭盖遮阳网,防止雨后烈日暴晒和预防暴雨再次冲刷,注意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害。

3 盛夏伏旱高温

每年7~8月是中高山设施蔬菜盛产期及低坝设施蔬菜秋延后栽培育苗、定植集中期,伏旱高温天气易导致徒长苗发生和植株提早拉秧。

①控制温度 温度调控以降温为主,当温度过高时,采取覆盖遮阳网、卷起棚膜通风等方式降温。

②防止生理性病害 合理调整植株,避免日灼病等生理性病害发生,提高产品商品性。

③合理灌溉 视苗情和墒情浇水,严禁大水漫灌,提倡使用肥水一体化、滴灌系统等节水节肥农艺措施。

4 冬季大雾低温寡日照

大雾低温寡照天气也是近年来万州冬季频繁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长时间大雾天气,容易造成蔬菜秧苗生长缓慢、长势较弱,越冬困难。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①增加补光措施 持续的大雾天气会导致设施内光照不足,及时用抹布擦棚膜上的雾滴灰尘,保证棚膜的透光性。有条件的蔬菜生产基地可采取在地面铺设反光地膜或用LED植物生长灯、钠灯等人工补光措施,增加大棚光照。

②合理水肥管理 在大雾天气期间,尽量不要浇水施肥,切忌大水灌溉。减少氮肥的施用,适量增施磷钾肥、生物肥、腐熟有机肥等,以利于提高蔬菜的抗寒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③尽量提高大棚温度 检查棚膜是否完好,及时修补破损的棚膜,及时在大棚内安装小拱棚等多层、多方式覆盖保温,并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度,如利用浴霸灯、电暖气、自动加热风机、应急增温燃料块等。自动加热风机,可于22:00和2:00分别启动1.0~1.5 h;也可采用“温室热宝”应急增温块,每667 m2用10块,于1:00左右点燃应用。

④注意通风排湿 通风时间最好是在清晨棚内湿度最大时,或中午前后外部空气湿度最小且温度较高时进行。同时,大棚内使用静电除雾装置和热风机,降低空气湿度,降低病害发生率。

⑤减轻植株生长负担 由于长期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长势较弱,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变薄,为了减轻植株生长负担,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疏除畸形果,对于即将达到采收标准的果实要及早采收。

⑥加强病虫害防治 大雾寡照天气,不要采用叶面喷雾方式防治病虫,可使用烟剂、熏蒸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可采用百菌清和异丙威交叉熏蒸。

⑦注意晴后管理 天气放晴后,不要立即进行浇水追肥,可暂缓1~2天;可结合药剂防治喷施叶面肥补充植株营养。

猜你喜欢
灾害性万州区棚膜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及应对
数理统计方法在海浪灾害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西藏南部灾害性天气中气象服务的思考与研究
西藏南部灾害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清洁棚膜新方法—— 棚膜清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