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的研究

2018-06-23 11:22林玮白和盛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林玮 白和盛

摘 要:本文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展开研讨。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进行分析,倡导政府主导制定长远培育计划,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部门联动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采取分类施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不同类型,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只有更好地为职业农民搭建好平台,才能切实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 的重大问题,使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5.00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ans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was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The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to advocate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 was analyzed. The overall planning should focus on top-level design,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access system could be implemented for the departmental linkage, and the classification policy could be also conducted to cultivate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was also described. Therefore, only by setting up many more good platforms for the professional farmers could solve the major problem of "who will till the land" in the future, and maintaia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new occupational farmers; cultivation; path

我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当前农村新形势下的农民素质和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鼓励农民创业,尤其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不仅是应对“农民荒”和“谁来种地”问题的有效措施,更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1]。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与类型的划分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作为自己职业的人,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农业生产技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经济理性,持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劳动者[2]。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正在成长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包括:回乡创业的农村青年;扎根农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头人或主力成员;农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农民植保员、农机大户、防疫员等各类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型人才[3]。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

2.1 政府主导,制订长远培育计划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在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新旧体制交织,农业内部变革加快。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开奠定了农业变革时期的基础。目前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传统的小户经营的小农经济已经面临挑战,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已经势不可挡。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处于转型时期的农业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国家需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制订未来五年、十年或者更时间的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对培育对象、培育目标、培育数量、培育质量有短期和长期规划。努力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通过立法,充分重视职业农民培育权益保护,单独出台一部切实可行的农民职业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和促进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法律保障。

2.2 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

按照国家部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规划,统筹兼顾,根据发展需求,做好国家职业农民的总体培育规划。《“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 000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4]。

农业部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2017年我国将培育各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100万人。江苏省委办公厅苏办发2017【40】号《关于全面推进科技支农强农富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程。大力开展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全程培育。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在我国,职业农民的培育已经列入国家、省市政府的农业发展长期规划。

2.3 部门联动,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在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该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人社、教育、财政等多部门,实行部门联动,多路并进的联合培养机制。在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只有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从事农业经营、享受国家农业补贴和优惠贷款。在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上设定一定的准入门槛,国家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法国农民培训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低到高依次有农业职业教育证书、农业专业证书、农业技术员证书、高级技术员证书4种,层次分明,可以逐级晋升,实行职业准入[5]。在职业农民培养、培育过程中可以借鉴,逐步完善。

3 分类施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既要符合“当地农村发展实际”又要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应该分类施策,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1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传统务农型人才的从业水平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对从事农业有经验、爱农有情感的“老农”的从业水平。这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但实际农事操作经验丰富。目前经营规模不大,仍以家族经营为主,抗风险能力不够。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计课程,以“课堂讲授+学习观摩+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6]。

3.2 半农半读,提升农民学历层次

充分利用国家涉农中专免学费政策,积极发动县(市区)农业广播学校开展招生,按照“招得进、留得住、学得会、用得上”的办学精神,坚持紧跟产业、贴近农民的原则开设专业。做到因地、因时、因需制宜,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在教学形式上做到下沉重心,就近办学,送教下乡,送教进企,把优质的教学资源送到农村,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改“黑板上种庄稼、教室里养牛羊”为“家门口学理论,种养场里学技术。让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学习生产两不误,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边示范,学以致用。

3.3 开展创业培训,提高返乡创业型人才的从业能力

近年来,一批有志于农业的返乡创业的新型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他们已经成为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的带头人或农业企业的负责人,是今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中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或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对这类人员采用综合课程、专题课程、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结对服务”的三段式模式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经验、管理水平以及创业致富能力,并起到引领作用,推动整个农业的健康发展[7]。

3.4 联合定向培养,提供未来职业农民的来源

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现代农业经营的主导力量,他们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8]。

培育职业农民,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农业发达国家的基本制度。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应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致力于培育“学历+技能+创业”型农民大学生。聘请知名院校教授、省内科研院所专家 、农技推广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养经营大户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围绕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选取自愿从事农业的优秀初高中毕业生,采取政校合作、定向招生、定制课程 、定岗培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高职问题,使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9-15]。

参考文献:

[1]文承辉,魏亚萍,胡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6(6):35-39.

[2]武贵秀,王秦俊,李倩雯.创业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分析[J].山西科技,2016,31(6):29-32.

[3]雪敏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释价值意义及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256-258.

[4]常钦.讓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EB/OL].(2017-09-03)[2018-02-24]. http://www.gov.cn/xinwen/2017-09/03/content_5222282.htm.

[5]刘益真.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及其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3):144-145.

[6]刘玉环,张芬琴,闫盆吉,等.弘扬“大农业”教育思想 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90-92.

[7]白和盛,琳玮,张永泰,等.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的构建[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61-63.

[8]吴良.新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4):76-78.

[9]林玮,张甜,白和盛.基于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4):61-63.

[10]蓝孝新,赵龙利,朱作峰.我国多元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8,24(4):24-27.

[11]韩同庆,李淑芳,王晓辉,等.阿荣旗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3):122-123.

[12]李逸波,孙丽敏,张玲,等.基于专业化程度视角的农民职业分化微观差异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13(8):176-181.

[13]宋志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4(5):87-89.

[14]韩玉,李红云,隋鹏,等.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3(8):877-881.

[15]陈敏丽,汪徐. 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7(1):146-150.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