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字新义探究

2018-06-23 08:31张悦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转喻

摘 要:本文通过互联网提取语料,利用演绎推理法,以网络流行语“燃”对象,从历时角度比较“燃”意义的历史演变,观察“燃”的网络新用法,探寻“燃”意义增加的内因和外因,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的角度解释内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释外因。

关键词:燃;网络用语;旧词新意;认知理论;转喻

作者简介:张悦(1993-),女,汉族,黑龙江拜泉人,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2

引言:

“燃”,动词,1、燃烧2、引火点着。在句子中经常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如“弟弟点燃了一根爆竹”“居民应该在指定地点燃放烟花爆竹”等,一般常见的词组形式为“点燃”“燃放”“燃烧”等。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尤其是二次元文化(动漫文化)的茁壮发展,“燃”字渐渐有了新的含义,频繁用语日常生活交际,包括网络游戏,综艺节目,娱乐话题,新闻热点的跟帖讨论,报刊,网站文章,广告宣传,商品推广等。本文语料取材互联网,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探寻“燃”字的新用法新含义。

一、新义与特点

“燃”,形声字。从火,然声。“然”有表意作用。本作“然”。“燃”是后起字。本义:燃烧。在网络用语中是“能让人亢奋的意思”。词性也逐渐从动词渐渐滑向形容词。本文讨论的“燃”一律是“能让人亢奋的意思”。

首先,“燃”可单独使用,可以单独成词、成句。如:

(1)燃!

(2)好燃!

(3)太燃了!

(1)(2)和(3)都是单独成词、成句,表达亢奋激动的心情,单独成句时一般出现在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中,具有强烈的语义色彩。

其次,可以受程度副词和时间副词修饰,如:

(4)瞬间燃起来。

(5)视频很燃。

(6)特别燃!

(7)片花超级燃,各位老师超级棒。

其中(4)“瞬间”为时间副词,表达让人亢奋的时间非常快。(5)(6)(7)都是程度副词,表心情亢奋的程度。除此以外,“燃”还可以受其他副词修饰,如:好、都、这么、那么、一起、很、特别、比较、爆、真心等。

第三,“燃”的否定是用“不”进行否定,如果一件事物没有使人亢奋、甚至有点无聊的话,网络上一般会说“一点也不燃。”否定词放在“燃”字前。

第四,特殊用法。

“V不V”形式,现代汉语中很多动词有这种形式,如“吃不吃”“睡不睡”“洗不洗”,当然形容词也有这种形式,“美不美”“白不白”“胖不胖”。“燃”字无论是作为动词还是作为形容词,在现有的语言现象中都有这种形式,如:(8)“组合两周年易烊千玺个人舞蹈 TURN UP THE MUSIC 侧面版,燃不燃?”。

“X+的很”形式,现代汉语中很多形容词有这样的形式,并且非常普遍,如:

(9)“在夏商两代,礼乐还是粗略的很,到了周朝才完全明备。”

(10)“老校长答道:‘好的很,好的很!”。

“燃”做“能让人亢奋的意思”时,也有这种用法。如:

(11)“燃的很。”

表示能让人亢奋的程度。

二、对待词类现象的态度

“燃”字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句类中?本文从互联网上搜集了一些语料:

(12)“《灌篮高手》到底有多燃?”

(13)“这是部听到歌都燃到不行的动漫。”

(14)“摔交竞技拍得够燃,让人不得不跟着热血 。”

(15)“拉面广告可以既这么素雅又这么燃!”

(16)“8月热血狂篮,一起燃!”

(17)“11集真是燃!”

(18)“你是否為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燃過一次?”

(19)“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燃到爆的电影?”

(20)“片花看着挺燃。”

(21)“心里又燃起来了。”

(22)“中国军人从头燃到尾!”

从以上十个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燃”可以出现在疑问句、陈述句与感叹句中,其中最普遍的是出现在感叹句中。这是由它新的语义决定的。

类似“燃”这种旧词新义的现象,在网络生活中越来越普遍。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的低龄化,以及二次元文化的发展,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也时常出现在主流媒体中,以求拉近媒体与读者受众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但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音词汇的更迭需要时间的沉淀,所以对于每年流行的新的语言现象,我们应区别辩证的看待,不可全盘否定也不可全部接受。

三、关于“燃”流行的原因

但凡语言的发展,词汇意义的转换,一般都有两个因素联合促成,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下面说一下“燃”新义的内因与外因。

(一)内因

“燃”的本义,指燃烧,点燃。使用时一般组成联合短语,如燃烧,或者动补短语,如燃放、燃起来。“燃”的新义,至能让人亢奋的意思。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考虑,可认为新义的“燃”属于动词性隐喻,主要表现在语句中主语和(或宾语)与动词之间的非常规搭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如(14)(16)(18),“燃”本不受副词修饰,可现在却接受了副词的修饰,可见,这属于一种比较新奇的搭配,(14)中视频不能燃烧,(16)中篮球不能燃烧,(18)中人生不能燃烧,现在转作他义,那么(14)(16)(18)可以这样说,“摔跤竞技拍得够让人心情亢奋,让人不得不跟着热血。”“8月狂篮,一起亢奋起来”“你是否為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燃過一次?”我们也可以从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来解释,看到“燃”人们想到最多的意向是火燃烧起来的样子,人的亢奋心情或情绪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开心、激动、情绪沸腾,在原始社会中,火带给人们希望与光明,所以人看到火时也是开心,激动的,这种心情与人们因为别的事情而亢奋的感觉是一样的,在当今网络社会中,网民把“燃”放在本该表达“让人亢奋的心情”的位置上来代替,人们不自觉地把火燃烧起来的样子与“让人亢奋”的样子联系起来,这样通过隐喻的认知手段就完成了“燃”从旧义到新义的转换。

经过如此转换后使“燃”渐渐带有形容词的性质,在使用上比起总是与其他词语一起出现(大多数时候)更方便。比如,想要表达感觉整个人都兴奋起来,按照“燃”的旧义表达,可以说成“感觉整个人要燃烧起来了!”。按照“燃”的新义表达,可以说“感觉太燃了!”。由此可见,“燃”的新义的使用更符合“经济性原则”,但不是说彻底摒弃旧的意义,目前来看“燃”的旧义是基础的,新义是新衍生出来的用法,并且这种用法现在很受欢迎。

(二)外因

求新心理,“燃”本是動词,“燃烧”的意思,在二次元文化中,一些年轻的网民为了追求与众不同,“开发”了“燃”的新奇搭配,以求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

从众心理,“燃”新奇搭配的使用渐渐从二次元文化蔓延到微博世界里,不知所谓的群众看到这种新奇的用法,为了表示不甘人后、随大流,在弄清新用法的意思后也跟风使用,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使用“燃”的新含义、新用法。

四、结语

人类语言是发展的,向上的,几千年来汉语随着时间的前进也在不断地发展,一些基本词汇也不是成不变的,只是在当今网络发达的社会,词汇的更迭更加频繁,对于这种现象,要理性地看待与对待,不盲目地否定网络新词,也不盲目地追捧,从辩证的角度思考现代汉语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

(注:本文中例句(9)(10)来自北大语料库,其余20条例句均来自微博。)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浅谈流行语_厉害了.文婕.

猜你喜欢
转喻
转喻概念化时间的理据浅析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隐喻、转喻新奇搭配习得状况研究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认知隐喻和转喻视角下的死亡委婉语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