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

  • 汉语成语的构式网络研究
    在语义理解上都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而在具体的运作机制上则存在一定差异。通过“V1O1+V2O2”类成语构式的网络构建,以期为汉语成语教学、汉语成语词典编撰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构式网络;“V1O1+V2O2”;成语构式;范畴化;转喻作为民族思维的一种概念化体现,汉语成语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张辉、张辉和季锋在认知框架下,对汉语成语的语义理解和心理表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阐释[1]-[3]。徐盛桓认为,成语和日常话语是一个连续统,因此,适用于日常话

    现代语文 2023年9期2023-10-31

  • “脚”的隐喻与转喻
    英文中“脚”的隐转喻机制进行对比,并从体验认知原则和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有助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促进中英文器官词汇的对比研究。【关键词】脚;隐喻;转喻;语料库【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1-011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1.035一、引言Lakoff和Johnson《我们所依赖的隐喻》(1980)的发表引发了隐喻研

    今古文创 2023年31期2023-08-24

  • 转喻之于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
    郭滨【摘要】转喻既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工具。它常用于文学创作,因而主要是修辞学和文学的研究对象。为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诗人在写诗时、译者在译诗时,都会采用转喻的手法。对于诗歌中的转喻英译,译者可结合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含义,采取保留转喻、舍弃转喻以及转换转喻的手段,使译文表达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和情感需要;对于原文中没有转喻的诗歌,译者可采用转喻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接近甚至超越原文。《毛泽东诗词》许渊冲译本具有典型性,本文以该译本为例,

    今古文创 2023年30期2023-08-22

  • 表肯定的主观评价构式“X不香吗”
    在隐喻和隐喻中的转喻的认知机制下由表示“食物味道好”演变为表示“事件结果好”。整个构式可以表示发话者在经过对比后认为X更胜一筹,具有主观评价和诱导移情的功能。【关键词】“X不香吗”;隐喻;转喻;主观评价;诱导移情【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6-0114-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6.037一、引言近年来网

    今古文创 2023年26期2023-08-07

  • 从“卷”字新义的产生路径看外语仿义词的介入方式及认知理据
    变是通过汉语的“转喻”机制来实现的。在流通与使用过程中,“卷”字脱离“内卷”而独立承担整个词语的含义,其词性和句法功能被进一步开拓。从“卷”字新义的产生路径可以分析出外语仿义词对中文的介入方式,以及汉语者理解接受、转化使用外语词汇的认知理据。关键词:卷 仿义 转喻 语义分析隨着互联网的兴起,一大批网络流行语纷纷涌现,其意义与用法也在人们的不断使用中更迭变化。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体现了语言自身的演变,也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时代风貌。“内卷”一

    文教资料 2023年7期2023-07-30

  • “目”类词的隐喻与转喻分析
    内容摘要:隐喻与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重要工具。人体器官“目”的功能作用是“目”类词进行隐喻与转喻的重要基础。文章从隐喻和转喻概念出发,对“目”类词进行认知分析,从而对“目”类词的隐喻与转喻现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关键词:“目”类词 隐喻 转喻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初源自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在传统语言研究中,隐喻主要是被看做一种修辞方法,是Lakoff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6期2023-07-10

  • “锦鲤”的隐喻转喻分析
    言学角度的隐喻与转喻理论分析“锦鲤”的语义衍生机制。【关键词】 网络流行词;锦鲤;认知语言学;隐喻;转喻【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124-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39一、引言2022年暑期热播剧《星汉灿烂》相关话题频上热搜,其中有一条热搜“三叔父锦鲤”,从这条热搜本身的含义可知,是为了向大众

    今古文创 2023年14期2023-05-31

  • 网络用语“吃×” 的结构特点及语义的生成机制
    语 谐音 隐喻 转喻【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6-0128-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6.040语言符号具有生成性,虽然句子模式有限,但可以生成无限句子。具有构式化特征的网络词语如“×狗”“×精”和“尬×”等创造能力非常强,且其组成结构和生成机制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常见的“吃×”结构也是典型例子之一

    今古文创 2023年6期2023-05-30

  • 转喻与隐喻
    ] 雅各布森认为转喻和隐喻的辩证并不限于文学作品,在西方艺术史中也同样存在。在绘画流派中,立体主义画派有明显的转喻倾向,超现实主义画家则有明显的隐喻态度。[1]以往对两个风格流派的研究大多围绕其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展开,本文则通过比较立体主义的转喻结构与超现实主义的隐喻结构,分析转喻和隐喻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以期为欣赏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作品提供新的视角。雅各布森致力于研究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模式在艺术中的具体体现。他的发现对今后的艺术研究有所启示,可以鼓励

    中国美术 2022年3期2022-06-23

  • 图像空间与诗意空间的绘画语境
    语言行为中提出了转喻以相切性和连续性为基础,而隐喻则与相似性和替换性的原则有关,进而把原本作为传统修辞手法的两种形式提升为语言功能的两种基本模式。其借助失语症的实证研究解释了转喻与隐喻的二元对立思想,并将这一思想从语言学应用到人类文化学领域。在雅各布森看来,转喻和隐喻之辩证并不限于文学作品的研究,而在西方艺术史中也同样存在,可以说是语言学在绘画语境中的具体体现。在西方绘画流派中,建构图像空间的立体主义有明显的转喻倾向,表達诗意空间的超现实主义则是明显的隐喻

    美与时代·下 2022年8期2022-05-30

  • “吹”词义衍生及其功能转化的语义分析
    。结合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能有效解释“吹”的词义衍生和句法表现情况。对“吹”的认知语义分析表明“吹”由动词义向名词义的衍生及功能转化是认知体验与类推作用、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等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关键词:“吹” 认知语义 隐喻 转喻《说文解字》中“吹”的释义为“嘘也。从口从欠”,是“吹”的本义,而后逐渐引申有新义。在当代汉语中,除了本义以及表“说大话”“吹捧”“失败”等义的“吹”比较常见以外,还出现了“苏吹”“越吹”“梅吹”“美吹”“吹子”等由“吹”构成的新兴表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0期2022-05-30

  • 批评转喻分析的新修辞学透视
    知、语用层面分析转喻与意识形态、辞屏的关系。本文指出,转喻凸显和隐藏功能的背后暗含着转喻的认知选择,即新修辞中的辞屏,而这样的转喻选择又反映了修辞者某一部分的动机,显现意识形态,本文试图提供一个西方新修辞学视角下的转喻批评分析框架。【关键词】 转喻;新修辞学;辞屏;认知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9-0109-03【DOI】10.20024/j.cnk

    今古文创 2022年19期2022-05-21

  • 浅析隐喻与转喻手段
    主要是通过隐喻、转喻、类推等手段完成,隐喻和转喻也是形成词义层次的重要动因,隐喻与转喻仅一字之差,二者的异同在哪里,本文将简要谈谈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词义派生的手段。关键词:隐喻;转喻;词义派生隐喻,它是根据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以及从基本的、一般的意义转变为更为抽象的意义,它突出的是一种域到另一种域的“映射”或“联想跨越”,强调一种跨域映射,在课堂中我们学到的例子“BEHIND”“在…之后”这样的空间词就是隐喻性地从身体的某一部分“屁股”—空间—时

    民族文汇 2021年1期2021-12-02

  • “提桶跑路”的称名来源和转喻隐喻解构
    “走路”则是通过转喻机制而词汇化的。两者突出的表达力效果和对概念的精准把握,克服了其在称名明晰性上的不足,形成固定搭配,并在隐喻机制产生语义泛化的基础上被广泛地使用。“提桶跑路”体现了打工者对离职主动性的把握,使这一职场行为引发的五味杂陈的感受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具有特殊语用效果,其流行体现了底层劳动者对社会地位和社会话语权的渴望。关键词:提桶跑路;转喻;隐喻;语义泛化;社会话语权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DOI:10.12186/2021.05.0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1-05

  • “X人”构式的认知机制与传播动因
    词汇压制、隐喻与转喻,以及概念整合等机制对“X人”构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X人”的构式压制表现为整体构式语义制约着构式部分的词汇选择,即具有能进行X行为或具有X特征的新人群适用该构式;词汇压制表现为“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进入该构式的“X”成分必须是某类主体进行的动作或所具备的特征。“X人”构式的语义生成是词汇压制和构式压制双向互动的结果。“X人”构式的字面意义或旧义作为始源域,与目标域产生的引申义或新义通过相似性跨域映射,赋予该构式新的语义,是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1-05

  • 语义演变的类型、模式、机制及方向
    历史演变 比喻 转喻 语言接触一、 概  说语言演变中,词语的变更与词义的改变是最容易引人瞩目的,一般人也很容易察觉到几十年前或十几年前常用的一些词语现在已经不流行了,或者固有词的词义现在更常用另外一种说法了。表1是汉语上海话一些常用词语近一百年的词语更迭情况。表1的词语都是在一百年左右发生的词语更替现象,旧的词语逐渐被新的词语替换。一方面,新旧词语的更替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是新旧词语会在一段时间内共存,旧词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随着新兴事物的兴

    辞书研究 2021年5期2021-09-24

  •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香水中文名称的认知研究
    ,并结合隐喻以及转喻机制,拟对香水的官方中文名称进行认知解读,目的是说明ECM对于香水的名称同样具有较强的阐释力,且本文仅为有关香水的认知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关键词】ECM认知模型;香水中文名称;转喻;隐喻【作者简介】罗婵(1997-),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宋欣晋,三峡大学,在读研究生。一、引言名称是人类对于事体认知的概括表达,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处不存在命名现象。命名也将世界万事万物联系起来,无论是抽象的还是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7期2021-09-13

  • 论网络环境下词语语法功能的变化
    汇;认知语言学;转喻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034-02随着时代变化,许多词语由于为网络广泛使用而有了极大的改变。2016年,“套路”一词因网络影响力而为大众熟知,入选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在这以前,该词就已然存在于现代汉语中,但其语法功能与如今相比有所不同。一、“套路”语法功能的变化(一)最初的语法功能“套路”在成为网络热词前,是作为名词存在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3期2021-09-10

  • 兴国客家方言中的“工夫”
    义衍化的过程中,转喻起重要作用,各义项之间存在“以部分代整体”“以原因代结果”“以抽象代具体”“以整体代部分”等关系。关键词:兴国话  工夫  词义  转喻引言“工夫”和“功夫”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不少学者对这两个词进行了探讨。沈俊(1980)认为“工夫”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其本义是“卖工出力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时间”“时候”“本领,造诣”的意义,由于古字通假的原因,促成了以“功夫”代“工夫”的使用。楼观伟(1981)不认同沈俊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唐顿庄园》中转喻的认知研究
    :传统的修辞学将转喻看成是一种修辞工具。而在认知领域,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概念现象,一种认知与理解的过程。国外学术界对于转喻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Panther和Thornbury(1999)提出的语用功能角度的分类备受关注。转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唐顿庄园》是一部备受关注与认可的电视作品,荣获过众多奖项,备受观众喜爱。本文针对《唐顿庄园》第一季对转喻这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转喻的认知与理解。对提高人们在

    文学教育 2021年7期2021-08-09

  • 转喻式“购买”义动词的分类描写与词典收词
    洪帅摘 要 转喻式“购买”义动词包括对可分割商品、液体商品、颗粒商品、中草药和幼小家畜等五类商品的购买。可分割商品的购买有“割/扯/撕/剪”等,液体商品的购买有“打/倒/灌”等,颗粒商品的购买有“打/量/称”等,中草药的购买有“抓/打/捡/拣”,幼小家畜的购买有“捉/逮/抓”等。该类动词都是用交易过程中卖者分割、称量或抓取商品的动作转喻购买。建议辞书对应用范围广和容易引起歧义的该类动词增设词条或义项。关键词 购买 转喻 割肉 扯布 收词一、 引言转喻式“购

    辞书研究 2021年4期2021-08-09

  • 转隐喻视阈下“打+NP”构式的认知分析
    心义为起点,通过转喻、转隐喻复合体和隐喻机制透视其衍生路径及其引申义的内在肌理,从而肃清“打+NP”构式义项产生、更迭、分层的规律,为探索汉语光杆动词构式提供新的视角。关键词:“打+NP”构式 转喻 隐喻構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在言语社区巩固下来并享有心理表征的语形、语义交融体(Diessel, H, 2017),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节省加工成本,丰富语言串组块的成分,为核心运算系统提供语句生成的原料,而且在预测意义形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且基于“打”字的实用性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2021-08-06

  • 体认术语学视域下的中药转喻命名研究
    语学视域下对中药转喻命名的体验性和认知性进行了阐释。研究发现,中药转喻命名的体验性体现在命名需要仰仗命名者的经验体系;中药转喻命名的认知性体现为命名过程是一个主观化的认知加工过程。对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事物进行命名时,要让这类事物的名称呈现中国深厚的精神文化积淀和传统文化魅力。此外,除了强调命名的文化性,还要追求命名的规约性,要促使二者达成一种有机的平衡。关键词:体认语言学;中药命名;体认性;转喻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

    中国科技术语 2021年3期2021-08-06

  • 基于隐-转喻及语篇世界理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研究涉及到多模态转喻、隐喻和语篇世界的构建;即使有所涉及,也大多停留在基础性分析,没有关注其社会语用功能和对中国的形象构建功能。通过对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较为典型的5篇CNN报道进行语篇分析,我们发现该类语篇综合使用隐喻和转喻构建概念意义,擅用中心词与构造词等构建语篇世界,投射进作者自身的情感认知,传递出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倾向等,进而影响公众心理判断。本文注重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社会维度研究,关注新闻语篇的整体意义和亚世界构建,以此认清危机时期新闻报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4期2021-07-11

  • 英语容器类名转动词的认知语义加工
    人类基本的隐喻和转喻思维模式。关键词:名转动词 认知语义 转喻 容器类名转动词 隐喻1.引言英语名转动词(noun-converted verb)是指由名词直接转换而来的动词(胡波,2011)。容器类名词指那些表示容器的词如can,shelf,bag,house等,这些名词转换成动词,就称之为容器类名转动词。名转动词是在英语和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但他们的研究多是从语义、句法或语用等角度分析名转动词的形成理据。本文在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5期2021-07-11

  • 学龄前儿童转喻的发展及其教育意蕴
    将学前儿童出现的转喻视为由于词汇匮乏导致的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然而,本研究通过对看图讲述任务而收集到的4~6岁儿童自然连贯语料的分析表明,每个儿童几乎在每个故事中都产生了基于转喻机制的表达,并呈现出从隐性到显性,从偏好转喻泛化到偏好创造性转喻缩写再到偏好基于转喻的语义近似的年龄发展趋势与女孩比男孩发展得更快更早的性别差异,这说明转喻对学前儿童来说不仅是具有生产力的意义拓展方式,而且是该年龄段儿童普遍依赖的认知机制,反映了学前儿童认知的灵活性及其语言社会

    学前教育研究 2021年6期2021-07-09

  • 转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词汇教学法中,转喻是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并没有特定的中文修辞法与之对应,其与借代等中文修辞法既有重合之处,也有差别。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受中文修辞手法的干扰,很容易对这一概念产生混淆,影响其正常教学。研究转喻的概念,追溯在英国文化以及中国教学中转喻的发展过程,了解英语词汇实际教学转喻的教学盲区,并改进教学模式,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关键词】转喻  大学英语  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南北桥 2021年16期2021-05-25

  • 模因论视角下拟声词“喵”“汪”转喻“猫”“狗”研究
    “喵”和“汪”来转喻“猫”和“狗”的现象。本文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喵”和“汪”转喻后不仅可以指称猫和狗,也常用来指称与猫和狗有相似性的人。对于这种转喻广泛传播的原因,本文结合模因论加以探讨,认为这种转喻受类推机制影响,而且拟声词转喻发声体可注意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均较高,在复制和传播上具有优势,同时,社交媒体给新模因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空间。【关键词】模因论;拟声词;转喻【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1年9期2021-05-05

  • 认知语义视角下的转喻翻译研究
    言学从认知角度对转喻所做的理论分析为转喻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认为转喻作为一种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普遍存在于现代语言当中。本文从认知语义视角出发,探讨现代语言所呈现的转喻翻译现象,并从转喻的认知概念出发,探讨转喻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转喻 翻译一.引言认知语言学领域长期以来都关注隐喻研究,近年来各研究者开始关注转喻。相关研究表明,人类思维、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语言所依赖的概念系统都具有转喻性。传统的转喻与翻译研究侧重对源语文本的转喻表达进行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2021-04-12

  • 初探互联网社群文化中语言隐喻与转喻成因
    文化中语言隐喻与转喻现象的思考,挖掘出其符号本质的暧昧性与多义性、现代社会意义空间的多元性、人类社会永不枯竭的创造冲动、商业力量强大作用等方面的成因,并以此通过提出对互联网社群文化中语言隐喻与转喻应用研究所能带来的实用价值。关键词:互联网社群;网络用语;隐喻;转喻互联网社群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前提下的人类信息交换文化,它区别于日常现实生活中以信息交换为目的的使用语言符号为媒介的群体传播,它具备鲜明的网络传播特征,是各类型传统传播模式的叠加融合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2021-03-15

  • 指代词“人家”在实际应用中的感情色彩
    键词:“人家” 转喻 指代 感情色彩 在现代汉语代词系统中,“人家”是一个相对独特的词。只要语境适合,它就可以指代人称代词所指的任何对象。“人家”使用方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家”的发音柔和,其解释如下:①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②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相近;③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也提到了“人家”的定义:①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和“自己”相对,大致相当于“别人”;②称说话人和听话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2期2021-01-03

  • 儿童绘本中的多模态转喻形式与类型
    ] 儿童需要借助转喻认识事物之间的邻近关系,形成形象思维能力,由此实现认知发展。好的绘本应善于使用文字与图像等多模态转喻,用儿童熟悉的认知域来突显新的认知域,以此引导儿童关注和理解绘本内容。基于已有研究对转喻的分类,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儿童绘本中存在的多模态转喻现象,同时采用录像观察法,调查30名3~6岁儿童对绘本中出现的转喻模态及转喻类型的理解程度。结果发现绘本多使用意义一致的文字转喻和图像转喻来同时传递故事内容;文字转喻中使用较多

    学前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2020-11-06

  • 汉语类词缀“控”“狗”的认知语义探微
    机制,认为隐喻和转喻是造成类词缀存在异同的生成机制。关键词:类词缀  认知语义模型  转喻  隐喻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055-04类词缀因具有新生词语的类推性(即紧跟时代步伐兼顾实际需求随时创造出新词语的特性)及构词方式的个性化而有别于传统词缀。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汉语类词缀“控”“狗”组成了我们生活中许多新的网络流行语,如“考研狗”“萝莉控”等。以往学者主要基于语义、语用及认知等视角对

    现代交际 2020年15期2020-10-09

  • 略谈网络热词“柠檬”
    行语 名词活用 转喻语言文字应用《“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发布》(2019)收录了网络流行语“我酸了”,并指出它是从网络流行语“柠檬精”“柠檬人”衍生出的新说法,都是表达“羡慕、嫉妒”的意思,但二者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柠檬精”“柠檬人”是指那些看到别人好,就要“吐酸水”的人,其中的“柠檬”在表达羡慕、嫉妒的同时,暗含嘲讽的意味,是说对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我酸了”这种表达则失去了“嘲讽”这一层意思,“我酸了”“我柠檬了”即“我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9期2020-09-26

  • 城市形象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构建
    形象多模态隐喻与转喻认知构建,并且围绕《大城崛起》分别展开隐喻与转喻认知构建的分析,立足于多个视角认知武汉城市魅力。关键词:城市形象;多模态隐喻;转喻;宣传片在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深入,要想继续维持或者提升在各大城市中的竞争地位,需要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这就体现出城市宣传片的重要性。立足于认知语言学角度,隐喻、转喻对人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认知机制,其重要性表现在世界认知、思想阐述与建构这三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语言模态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非语言模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8期2020-09-10

  • 新“被”字句的认知构式语法探究
    不足之处,并借助转喻剖析该句式的认知动机。最后基于构式网络的继承性,本文证实了“新被字句继承并创新于经典被字句”这一说法。 关键词:新“被”字句;转喻;构式语法;认知语法一、引言:新“被”字句新在哪里?在介绍新被字句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传统被字句的结构和意义。传统被字句(又叫典型被字句)表明某事件中,受事对动作行为的非自主和不可控,传递遭受义,比如:小王被(老师)批评了。它是由汉语中传统的“把”字句转换而来,形式可概括为:受事+被+(施事)+及物动词。 然而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9期2020-09-10

  •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转隐喻翻译
    认知过程的隐喻、转喻环节来详细分析翻译过程,希望能在认知翻译学的理论中进一步探索翻译过程,尝试为认知翻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关键词:认知翻译学;隐喻;转喻1 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由喬治·雷可夫、马克·约翰逊及朗奴·兰盖克创立。认知语言学将这一体验哲学的观点总结为“现实?—认知—语言”,即:语言和现实之间的过程即为“认知”,从注重我们必须从通过认知过程来感受和解释语言,通过认知能力帮助我们研究语言,人们认识世界的经验以及在这过程中形

    卷宗 2020年14期2020-08-13

  • 趋向动词“下来”的语义演变路径及认知解释
    中的认知域、隐喻转喻、意象图式理论做了简要介绍,进而分析了动词“下来”基本义的认知域基础和隐含意象图式侧面,最后梳理了“下来”基本义向其他各义项映射的路径图式,据此来归纳趋向动词“下来”的不同语义类别。关键词:“下来”;认知域;意象图式;隐喻;转喻一、 引言趋向动词“下来”可以附着在某些动词和形容词后,一起构成动趋式搭配“V/A下来”。在《现代汉语词典》(2016)中,趋向动词“下来”有四种意义。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趋向动词“下来”在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7-09

  •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分析了网络词语的转喻现象。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反映了人们交流时的认知思维。因此,人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上的交流中,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属性表现十分突出。[关键词]认知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隐喻;转喻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in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A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cognitive so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04

  • 欲望主题与隐转喻叙事:《阿拉比》的文本分析
    充分理解,主要是转喻思维在运作,因此作为经验自我的“我”所表达出来的信息与隐含作者想要传达的“意义”之间形成了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此外,由于清醒的叙述自我是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对当时处于精神瘫痪中的都柏林进行审视,文本中所有和宗教有关的元素都带有隐喻意味,宗教元素的意义在消解,说明隐喻向转喻生成,转喻正在消解隐喻,日常生活不再诗意,世俗正在替代神圣。因此,作品的理想读者若想更好地捕捉到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也必须同时调动转喻和隐喻思维。我们以转喻和隐喻在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5期2020-06-03

  • 标题中的“无语”
    题;无语;隐喻;转喻*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视域下话语模式化与去模式化研究”(项目编号:19YJA740003)阶段性成果。“无语”是我们在语言生活中经常见到、听到的词语,它的字面义为:没有言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无语”一词的解释是:“无话可说,特指因无奈等而不想说话。”符合这一释义的实际用例,可以找到很多,不过,我们在一些文章标题中看到“无语”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意蕴。一、“无语”表示无言地体现着某种精神“无语”的基本句法

    学语文 2020年5期2020-05-30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谐音生成机制探究
    词】谐音;激活;转喻;隐喻;生成机制【基金项目】本成果受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编号为 19YJ010205。一、谐音产生原因的已有研究1.语言学角度汉语语音的特点为谐音的产生提供了语言学的必要条件。汉语的音节构成比较简单,在表达复杂丰富意义的时候,难免会有较多音同或音近的情况。这是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对语言经济性约束的表现,也是汉语谐音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汉语词汇的特点之一是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常见,这为谐音提供了

    教育界·下旬 2020年3期2020-05-13

  • 认知视角下对隐喻和转喻的新理解
    较为紧密的隐喻和转喻为例,认知语言学不仅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隐喻和转喻作为修辞手段的原生印象也在逐渐更新中,越来越多学者更加认同隐喻和转喻作为认知机制的存在。关键词:认知;隐喻;转喻;俄语文本1 引言由于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借代)看作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长期以来只作为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在以往的学校教学中,也只在修辞课上涉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在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前对隐喻和转喻的认识只停留在修辞格方面。传统语言学

    神州·上旬刊 2020年5期2020-05-11

  • “把”一词多义的隐喻和转喻认知分析
    摘  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认知思维方式,文章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视角出发,分析实词“把”的一词多义现象,认为“把”从其动词基本义“握住”出发,语义指向的事物逐渐由具体向抽象发展,涉及到的认知域也逐渐从具体的行为活动領域映射到客观事物的活动、抽象思维的活动和主观情感的关系等领域,从而引申发展出其作为动词、名词和量词的诸多义项。关键词:把;一词多义;隐喻;转喻作者简介:崔文彤(1996.6-),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2020-05-06

  • 汉语指示代词非人称用法的认知解释
    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分析框架,可以解释汉语指示代词“这”与“那”的非人称用法。根据真实语料分析,指示代词非人称用法首先是从物理空间到抽象心理空间的隐喻过程,进而通过不同的转喻过程实现从具指到泛指的非人称用法。与此同时,指示代词的非人称用法存在分布的不平衡现象,“这”相比较于“那”更多地出现在表达式中,这是由交际信息传递的认知语境所决定的。此外,通常来讲指示代词在小句内是可以省略的,而在句间是不可以省略的,原因在于非人称用法中句内指示代词的场域功能和句间指示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8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词探析
    学中的隐喻机制和转喻机制下的词类再范畴化理论进行解释。关键词:网络词语;“狗血”;认知语言学;隐喻;转喻;范畴化一、 引言“狗血”一词的本义是“狗的血”,但作为网络词,表示“胡扯,夸张,不可思议”。该词本义以及构成成语“狗血淋/喷头”的用法早已屡见不鲜,在北大语料库检索“狗血”这一词条,160条搜索结果中,基本义用法有15条,构成成语“狗血淋/喷头”的用法有129条,两种用法共计144条,占总搜索结果的90%。同样在BCC语料库进行检索,110条结果中有2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年3期2020-04-22

  • 诗歌《临淮老妓行》中的认知转喻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转喻理论出发,分析蕴藏在吴伟业诗歌《临淮老妓行》中的转喻,指出转喻认知机制在诗歌意义解读中的作用。关键词: 《临淮老妓行》   吴伟业    认知    转喻1.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以往人们认为转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也称“换喻”“借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对转喻做出了新的阐释,认为转喻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产物,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2015)指出,转喻概念和

    文教资料 2020年1期2020-03-20

  • “腰”类词的隐喻和转喻研究
    冯圆媛摘  要:转喻和隐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在词汇层面存在大量的隐喻和转喻,其中人体隐喻和转喻概念投射路径主要有“头”“心”和“手”“腰”等等。本研究基于语料库,针对汉语中“腰”字类词众多的特点,以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为工具,对丰富的“腰”字类词进行初步地解释。关键词:腰;隐喻;转喻;认知机制[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2Lakoff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期2020-03-17

  • 国内转喻认知研究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CNKI数据库中转喻认知研究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剖析,探讨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的总体趋势、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问题。研究发现:1)国内转喻认知研究总体上呈现波浪形上升趋势;2)研究热点包括转喻本体研究、转喻与隐喻的关系研究、转喻在不同语言层面(词汇、语法、语用、语篇等)的应用研究等;3)研究前沿涵盖转喻与构式语法、语用推理、(概念)隐喻、范畴化、意象图式、转喻的本质与认知机制、语法转喻等;4)研究方法多为思辨研究,缺乏实证实验研究。[关键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原型范畴论与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隐喻;转喻一、原型范畴论的发展过程范畴化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认知能力。人类的认知是一个从自身出发,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进行认知识别,进而加以分类处理,从而形成概念以及范畴。范畴化是一种基于体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体(事物、事件、现象等)进行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一种赋予世界以一定结构,并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2019-12-24

  • “绿色”的转喻和隐喻探究
    冯圆媛摘  要:转喻和隐喻都是词义扩展的两种主要类型,在人类构建词义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论隐喻还是转喻,其实质都是概念性的,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以《绿》文本中运用“绿色”的语句为语料,在认知语言学理论即原型理论、隐喻理论、转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文本中“绿色”认知语义结构并总结其成因,从而认识“绿色”在特定文本中的隐喻体系。关键词:绿色;转喻;隐喻[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3期2019-12-23

  • 隐喻、转喻与比喻、借代关系小辨
    当中提到了隐喻和转喻两个概念,在阅读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两个概念跟我们修辞学上的比喻和借代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当时并不十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于是本文分别对这几个概念进行了分析阐释,并得出了几点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结论。关键词:隐喻;转喻;比喻;借代;关系作者简介:王亚婷(1995-),女,四川成都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1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3期2019-12-23

  • 转喻与叙述层次的打破
    列,它们往往借助转喻的叙事手法,以嵌入式叙事、套层结构等结构方式,做到故事层的变换,打破叙述层次,重新建构一个想象空间来进行带有反身性的自我言说。它们同时通过自我扮演,以现实影响力作为进路,充分发挥创作者的叙事创造力,在新的叙事样式中实现华语电影作者个体与文化系统的自我关照,呈现出自我反思的现代精神。关键词:转喻;华语元电影;叙述层次;反身性;现实影响力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9)04-0061-07在西方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年4期2019-11-04

  • 粤语“鬼”字的隐转喻认知研究
    法中蕴含的隐喻与转喻认知方式并揭示其所涉及的认知机制,为研究粤语乃至汉语中“鬼”字及“鬼”族词、俗语等方面提供参考。关键词:鬼字;粤语;隐喻;转喻作者简介:梁楚琪(1992-),女,广东佛山人,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2一、引言“鬼”作为一个有着一定文化内涵的汉字,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其中,羅洁清(1998)[1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2019-09-17

  •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视角下的《经济学人》封面寓意解读
    】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与一般文字转喻、隐喻相比,在表现形式上更为多元、更具艺术性。多模态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越发普及,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也越发重要。本文选取了4张《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以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封面中由图像符号和文字符号所构建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进行解读,以正确理解封面创作者的情感态度。【关键词】 隐喻 转喻 多模态 政治漫画1.引言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为人们所熟知,它同时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Lako

    大经贸 2019年7期2019-09-12

  •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为根基,选取一则多模态环保海报为语料,探讨隐喻性和转喻性多模态海报语篇中整体意义的构建机制。通过细节分析发现,施喻者为体现婉转之意,使用从低等级源域向高等级目标域的隐喻且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在转喻的使用中,部分代指整体的手法使用频繁,以达到在有限的篇幅内实现意义最大化的效果。关键词:转喻,隐喻,多模态,海报1. 引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影像等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盛。与此同时,语言学研究也不再拘泥于文字研究,而是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4期2019-09-10

  • “口”的认知语义阐释
    的认知机制主要有转喻和隐喻两种,通过转喻和隐喻,不断引申、扩展出“口”的丰富语义。关键词:口;转喻;隐喻;认知语言学。一、引言一词多义,是语言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出现这种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义项的情况,普遍认为是由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所致。赵艳芳指出:“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在谈论词义变化的原因时,更多地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其內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历史社会因素只能说明变化的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2019-09-10

  • 阿拉伯语人体词“眼”一词多义的隐喻和转喻认知研究
    双榴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识、理解、表达客观世界的重要认知方式,也是构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中的词汇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映射作用获得新义,形成了词语的一词多義。本文以“眼”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分析阿拉伯语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了解阿拉伯人体词义发展背后的思维模式,为阿拉伯语学习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关键词:隐喻;转喻;人体词;一词多义0 引言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词多义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1]这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9期2019-09-10

  • 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象,将概念隐喻、转喻与政治漫画的特征相结合,对漫画进行细致解读,从而更好地揭示政治漫画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关键词: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转喻;批评隐喻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1-0023-020引言随着数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单一的文字模式已远无法满足人们交际和传播信息的需求。新媒介诸如图像,声音,动画等日新月异,逐渐成为人们新的沟通交流方式。与传统的语言单模态相比,多种模态的合作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1期2019-09-10

  •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
    韵、暗喻、反讽、转喻或提喻和转移修饰语等修辞手法。押韵包括头韵、尾韵、眼韵等;暗喻是直接将甲事物当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反讽是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提喻是一种以局部代替整体或整体代替局部、种类代替个体或个体代替种类、材料代替所制成的物品的修辞手法;转移修饰语就是把原本用来修饰甲事物的词用于修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关键词:英文标题;修辞特点;押韵;暗喻;反讽;转喻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5期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