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创·重建·重生
——“5·12” 汶川特大地震震后十年 四川省普通公路跨越式建设纪实

2018-06-26 07:57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张冰姿
中国公路 2018年10期
关键词:省道汶川农村公路

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 张冰姿

十年前,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让我国10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遭受重创,震中四川汶川。大自然不相信眼泪,放下伤痛,奋力拼搏,重新崛起脊梁,四川公路交通人用坚强的臂膀扛起了这个重任,全力推进地震灾区普通公路跨越发展。

十年后,漩三公路、映秀公路、汶马公路……从断到通,从无到有,从旧到新,四川省公路建设不仅完成了灾后重建,还实现了路网焕活社会经济发展。路通了,人心也通了。

“5·12”特大地震中,四川19个市(州)、150多个县市的21条国省道及2.9万公里农村公路受损。在抗震救灾中,道路交通被提升到了“生命线”的高度。

+重创+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省公路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据统计,地震灾害共造成2.6万公里普通公路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30亿元。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方面,国道108线、国道212线、国道213线、国道317线、国道318线5条国道和省道101线、省道105线、省道106线、省道202线、省道205线、省道210线、省道211线、省道301线、省道302线、省道303线、省道306线11条省道共1900万公里严重受损或断道,桥梁受损627座,隧道受损23座,直接经济损失244亿元。

其中,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省道303线映秀至耿达段、省道302线禹里至北川县城段遭受毁灭性破坏,处于震中和地震断裂带附近的汶川县、北川县、青川县、平武县、卧龙特区、理县、茂县等县区一度成为孤岛。农村公路方面,通往439个乡镇、2569个行政村的公路严重受损或断道,损毁里程达2.41万公里,直接经济损失286亿元。

+重建+

灾害发生后,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交通系统紧急动员,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在较短时间打通了通往极重灾区的主要公路。四川省交通厅紧急成立以时任厅长高烽为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厅公路局成立以时任局长汪洋为指挥长的公路抢险保通指挥部。在省厅统一指挥下,局领导带队,局机关全面动员,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拼搏。以汶川为抢通中心,不惜一切代价,多点推进,打响抢通“生命通道”决战。经过艰辛努力,于5月15日,打通了第一条通往震中汶川县的“生命线”——成都经雅安、宝兴、小金、马尔康、理县至汶川的公路,结束了震中汶川县在地震以来的与外界不通陆路交通的孤岛状态,随后在水利、国土、公安等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大力支持下,经过“百日奋战”,于9月3日实现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全线贯通。

据统计,2008年5月12日至8月30日,四川省公路交通系统累计投入抢险救灾人员3.5万余人,投入抢险机具设备8000余台,投入抢险工作车辆6800余辆,“5·12”断道的245条通乡路、2069条通村路全部抢通,完成了新中国历史上范围最广、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救援任务,取得了公路交通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到2009年1月31日,全省普通干线公路除省道303线映秀镇至耿达乡路段为外,其他受损路段全部形成货车通行能力,到2009年三季度末,地震灾区断道后抢通的村道,也全部形成通行农用车的能力。

据统计,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至2010年底全省交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两年多时间里,四川省公路部门在阿坝州、绵阳市、广元市、德阳市、成都市、雅安市、甘孜州7个主要受灾市州共3391公里干线公路(普通国省道2957公里、重要县道434公里)上开展了抢险保通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抗震救灾时值四川汛期来临,抢修人员还需要解决渡洪问题,这给原本危难重重的抢修工作雪上加霜。

“5·12”特大地震中,从映秀镇以南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经北川县城,过平武县平通镇和南坝镇,止于青川县的石坎乡附近,形成了两百多公里的地表破裂带。这成为道路抢修的核心区。

2008年6月17日,交通运输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紧急调令,从广东调动3座33米双排单层加强型“321”战备钢桥,以尽快打通四川汶川地区映秀至草城段受损道路。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时任局长汪洋(左一)、时任工会主席谢能剑(右一)向交通厅时任厅长高烽(左二)汇报都汶公路抢通工作。

来自五湖四海援建单位的公路抢修人员以保通为第一要务,餐风露宿,在所不辞。

2008年5月12日至8月30日,在四川省展开的公路抢险救援,是新中国历史上范围最广、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救援任务。

+重生+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每天来寨里的车有2000多辆。这条直通山外的路,给了我们新生活。”四川省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民马强说。每年这个时候,马强都会放下往来于汶川和成都两地的货运生意,回到萝卜寨,帮着打理农家乐的生意。

萝卜寨位于岷江南岸高半山台地之上,被喻为“云朵上的羌寨”。“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当地刚刚起步的旅游业遭受重创,仅有的一条通往县城的土路也塌方中断。灾后,在广东省江门市的援建下,一条10公里的二级通村公路从县城盘山而上,直通村寨景区。每到周末或小长假,许多年轻人都像马强一样回到寨中,成为村寨景区的接待员和农家乐的服务员。

距离萝卜寨450公里的青川县板桥乡红旗现代农业园里,香菇、竹荪、黑木耳等“山珍”被统一包装,全球网友通过电商平台即可轻松购买。2009年,大学毕业返乡的赵海伶瞄准农村电商,让青川“好物”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到2017年,一个小小的网店发展成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的综合电商平台,赵海伶被当地百姓称为“青川山大王”。

在北川新城城南,一个集研发、制造、旅游及航空运动等于一体的绵阳(北川)通用航空产业园正从这里“起飞”。产业园管委会机场管理服务局局长林强表示,到2020年,这里将聚集10家以上航空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和通航运营培训企业,实现百亿级通航产业特色园区目标。

……

青川县、北川新城都见证了十年来的重建之变,它们的发展,折射出整个汶川地震灾区在救灾、重建、发展中的交通力量。

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中期调整本)》,四川省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共有523个项目,规划期总投资843.2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12个、建设规模1424公里,规划期总投资310亿元;国省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项目88个、建设规模4847.8公里,规划期总投资305.7亿元;农村公路项目39个、建设规模29028公里,规划期总投资222.3亿元;客运站点项目383个,规划期总投资4.83亿元;应急保障系统项目1个,规划期总投资0.4亿元。

截至2011年8月底,四川省公路灾后恢复重建推进顺利,累计完成投资802.1亿元,占规划期总投资的95.1%。其中,12个高速公路项目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88个国省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项目已建成77个,累计建成公路4605公里,完成投资250.4亿元,为规划目标的95%和82%;建成农村公路27160.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37.2亿元,为规划目标的93.6%和106.7%;建成客运站点375个,累计完成投资4.52亿元,为规划目标的98%和93.6%;应急保障系统建设加快进行,应急交通保障能力发展研究和硬件设施建设正同步推进。截至目前,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客运站点、应急保障系统已经全面完工。88个国省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项目已建成86个,绵茂路(阿坝段、德阳段)计划2020年全面完工。

十年后,映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发展成为以旅游业为主的生态小镇,映秀不再悲伤。

普通国省干线284公里

随着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201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又启动《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全省39个极重和重灾县(市、区)在“十二五”期加快省道205线黄土梁隧道等7个重要生命通道项目建设,建设规模284公里,总投资79.7亿元。

截至目前,除绵竹至茂县公路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遭受了2010年“8 13”、2013年“7 9”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受每年汛期停工6个月、部分路段桥隧比100%等因素影响,计划2020年完工。另外6个项目为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公路、巴郎山隧道(长7950米)、雪山梁隧道(长7980米)、黄土梁隧道(长4895米)、省道302线北川曲山至茂县公路、广汉至青牛沱公路已经于2012年至2017年陆续建成通车,顺利完成了振兴规划目标。

省道303线映卧路全长45公里,起于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烧火坪隧道出口,止于卧龙镇。如今再次贯通的映卧路全线桥梁9座、隧道8座,桥隧比达到40%。

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新貌

农村公路建成8701公里

十八大以来,“5 12”地震灾区以改善出行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为重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入近200亿元,建成农村公路8701公里,在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的同时解决了1个乡镇、2215个建制村通畅问题。

农村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省加快推进路网改善提升,通过实施县乡道改善、村道窄路加宽、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建设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等,不断完善农村路网;连续三年推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路侧护栏)建设,累计建成路侧护栏1.4万公里,实现县乡道临水临崖高差3米及以上路段路侧护栏全覆盖,并不断向通客车村道延伸;完成“渡改桥”55座、“溜改桥”24座,有效解决了临水群众汛期涉水出行安全问题。

农村出行服务品质也得到显著提升。四川省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载体,推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公路品质内涵,大邑县、安州区、罗江区、剑阁县建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通过政策引导,绵阳、德阳、成都等地强力推动农村公路向农业产业集中区和通组联网延伸,促进了乡村旅游、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十年来,四川共重建完成11条、1372公里高速公路,建设61条、4752公里干线公路。依托道路联通,乡村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汶川迅速恢复元气。

十年来,四川公路建设理念由“经济选线”转变为“减灾选线”。在确定路线走廊带、路线方案研究、勘察、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考虑已有地质灾害、次生灾害、不良地质分布,查明潜在隐患,能处置的用工程措施解决,无法处置的则绕避。

如今地震灾区已建成“四大路网”,即3200公里灾区生命线公路网,1600公里生态旅游公路网,以成都为中心、辐射攀西、川南、川东北、川西北的干线公路网和不断恢复完善的灾区农村公路网。依托交通的延伸,灾区正朝着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大步迈进。

组图:“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十年前后,同一路段的重建情况(上面一行为十年前震后受损情况,下面一行为十年后重建贯通后的样貌)。

公路交通行业在总结汶川地震震害时发现,仍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特别是在高烈度山区公路路网规划、生命线布置、路线选择、工程选型、抗震设防标准采用、抗震计算、抗震减灾措施、应急救灾、震害快速评估等方面。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生命线公路网”

“一环”

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平武-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州-成都;

“三纵”

广元、绵阳、成都至雅安,中壤口经小金,宝兴至雅安;

“三横”

绵竹经茂县至黑水,梓潼经北川、汶川至马尔康,盐亭经中江、广汉、都江堰至小金;

“七联”

青川至平武、青川迂回线、南江至巴中、安县至绵阳、兰海国高广元至巴中段、绵阳至遂宁、成都至邛崃。

猜你喜欢
省道汶川农村公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云上远眺新汶川
省道S273跨广茂铁路桥防落棚及防护架设计与施工
원촨(汶川)대지진 10주년 기념일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华通动力HM1000铣刨机助力254省道
二次再生混合料在S102省道杭昱线的试验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