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货运的必经之路

2018-06-26 07:54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陆化普
中国公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货运运输铁路

文/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陆化普

目前,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中国货运节能减排政策与策略研究》的项目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对优化货运结构、强化货运管理、创新货运技术三大对策方面进行重点了分析。

优化货运结构的战略与政策

建设全国绿色智能货物运输通道网络体系

建成功能齐全、多运输方式组成的绿色智能货运交通走廊。建设运输能力大的铁路货运核心网络,提高运达速度和服务质量,增加集装箱运输比重。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推动内河港口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加强管道运输的规划建设。制定全国道路绿色智能货运大通道规划,并逐步建设。

加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加强多式联运货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依托物流大通道,在重要节点规划布局和建设一批具有多式联运服务功能的物流枢纽,完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设施,推进公、铁、水、航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的衔接。所有重要海港与铁路网系统连接。支持重要港口、枢纽机场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支持公路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通道运输以铁路为主,提升港站集疏运能力和运行效率。支持公路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完善多式联运服务功能。实现货运集散以道路运输为主,通道运输以铁路为主的高效率货运换装、编组的货物运输体系。

通过提高运输组织水平促进货物运输向绿色货运方式转移

完善多式联运政策,以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化为突破口,促进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公水联运等多式联运一体化发展。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协作与管理。加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集装箱多式联运承运人在铁路和港航两个管理体系中享有的权利、义务、责任;集装箱多式联运经营和运行中涉及的定价、信息、作业交接、财务税务等的管理原则和操作办法等,以加快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提高铁路货运分担率

持续开行重载列车。加快发展高铁快运、货运快运新业务。推进公铁联运和铁水联运的发展,以铁路为龙头建立各种运输方式联运机制。能耗结构优化,加快铁路货运线路的电气化改造。

优化公路、水路货运结构

推广甩挂运输和推进货运车辆的大型化、专业化。整合内河货运船舶资源,构建船舶物流设施与服务网络,实行班轮化运营,促进货物运输由公路向水路等低碳运输方式转移,以集装箱运输为主。

提升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推进货运综合枢纽场站规划建设。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统筹考虑与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等设施布局的衔接,编制城市货运枢纽场站建设规划,明确不同等级场站的定位、布局和规模。

加快城市货运车辆标准化与清洁能源化。加快城市配送车辆设备的更新改造。大力发展标准化载货汽车,完善城市配送车辆相关标准;进一步推进厢式、冷藏等专用车型、轻量化车型的应用。推广新清能源汽车,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推出一批清洁能源示范企业,引导货运配送企业积极购置新清能源车辆,引进部分纯电动汽车用于城市配送。

加强货运管理(提交货运效率)战略与政策

发展“互联网+货运”

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无效运输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货物运输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与综合服务平台,打破区域间和运输方式间管理分割,加大信息整合力度,加强现代货运信息服务网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运输信息共享,优化交通流的时空分布,减少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

另一方面,要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监控与管理的范围和水平,实现全天候、多渠道、广覆盖的实时动态监测。依托基础设施物理网络,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构建智能交通运行环境,为货运节能减排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司相关专家指出,交通强国战略下,中国货运行业发展的三个关键是: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枢纽经济降低运行成本;优化结构实现节能减排。

建立完善的管理与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保障。完善物流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物流统筹管理,协调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政府综合协调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物流相关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建立综合鼓励、扶持政策体系。从税收、资金、物流用地等方面,制定相关鼓励、扶持的系列政策。进一步放开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发展物流业。同时制定相关技术系列标准规范等。

完善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物流行业信用机制和信用体系,在保障信息安全前提下,向社会信息服务机构有序开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预警机制、失信企业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企业淘汰机制。

优化公路、水路货运管理

建设多式联运的基础设施体系,打破行政分割,建立公、铁、水顶层合作机制,统一规划建设多式联运与枢纽站场,实现跨运输方式设施间的衔接。完善多式联运的运营组织,实现全程无隙组织;建设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强化运营管理系统;完善多式联运的法规制度,主要包括多式联运承运人/经营人、多式联运规则,推广标准合同范本,统一多式联运单;建立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的推进结构。

提高城市货运管理水平

促进运输主体规模化、组织化;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发展;发展专业化城市配送;优化城市货运通行政策;建立货运实时管理监测和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创新货运技术战略与政策

制定公铁水联运等系列标准,包括公铁水联运集装箱标准等,促进货运节能减排,降低运输成本。

促进开发并推广应用节能运输工具,加大对节能运输运载工具的研发,包括节能与新能源的汽车、船舶、机车车辆、装卸机具等,同时建立全面的推广应用机制,逐步提高运载工具的清洁能源化程度。

建立绿色智能物流通道网络规划设计建设标准体系,建立绿色智能物流通道网络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相关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先试点,后推广。

创新并应用铁路货运新技术。铁路货运节能技术重点研究包括重载列车技术、节能型货运机车等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铁路货运中的节能技术,包括货运沿线光伏发电利用技术,货场、编组站、站段办公楼等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技术。研究新型节能设备利用技术等。

推动公路、水路的货运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首先,推动货运运输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推动货运车辆大型化、专业化技术创新研究,探索创新水路货运新模式技术。其次,积极推广天然气燃料技术在货运车辆、货运船舶中的应用,加快建设公路沿线、高等级航道沿线的天然气加注站。

完善城市货运标准体系和创新城市货运模式。建立统一的城市配送车辆标准、货运车辆能耗标准等。鼓励探索城市货运创新模式,包括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参考城市客运顺风车服务模式开展货运O2O服务;鼓励城市货运配送企业联合商铺、便利店等建设货物自提点。

猜你喜欢
货运运输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货运之“云”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