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寨 大变样
——安顺公路管理局驻村扶贫队工作纪实

2018-06-26 07:54贵州安顺公路管理局王远峰子墨
中国公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路局安顺鸡场

文/贵州安顺公路管理局 王远峰 子墨

帮扶工作队队员皮庆柏察看种植园蔬菜长势 

帮扶工作队队员李想(右一)与村民在地里劳作

“驻村时间一长,我们已经把小皮书记和小李同志当成村里人了,遇上事都和他们商量;大事小情啥的,他们办法多思路广,他们在村里帮扶咱信得过。”贵州安顺西秀区蔡官镇鸡场大寨村党支书张芬提起安顺公路管理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皮庆柏和李想时,连连称道。

皮庆柏和李想是安顺公路管理局2017年下半年派驻鸡场大寨村的帮扶干部,同时也是今年单位派驻村里的精准扶贫队员。鸡场大寨村位于蔡官镇西北面,辖2个自然村,共680户3005人,贫困户84户。村子的主业是传统农业,以水稻、玉米、油菜种植及牲畜、禽类饲养为主,不成规模,技术相当落后,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第一次进村后看到村民这样的生活状况,帮扶队员感到了肩上责任的份量。

在扶贫工作中,帮扶队员时刻牢记“脱贫不分彼此,亲情帮扶暖心”,努力做到帮扶工作亲情化、具体化、常态化,把扶贫当已任,视百姓为亲人。通过一次次真情付出,安顺公路管理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培育了干群关系,树立了为民形象,赢得了民心。

精神扶贫化解矛盾

为了深入了解鸡场大寨村的困难情况,帮扶队员自进村那天起就开始爬山涉水、走村串户。一系列走访之后,发现在一些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村民眼中,政府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他们躺在救助的“温床”上裹足不前。因为贫困户可以获得一定优惠政策,一些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民心理失衡,争当贫困户,甚至为了讨说法到处上访。

老乡们知道公路局来了两位驻村干部,每天总会有几拨人来村委办公室大吵大闹,要物资、要低保指标,甚至有人为了低保户指标恶言相向,态度恶劣。

“我们深知老乡们接受教育程度有限,贫穷限制了他们的眼界,可我更相信农民的纯朴、厚实,只要经过循序善诱,耐心做好思想工作,村民会转变观念的。”皮庆柏说。所以他们便以扶贫先扶智、扶智扶精神为突破口,参加田间劳动,召开家庭谈心会,面对面地宣讲扶贫政策,一对一地做思想工作。如今,“致富不当低保户”“受穷娶不着好媳妇”在全村已成为共识。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化解矛盾,是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村民张刚不想参与退耕还林,手持斧头冲进村委会办公室大声喧嚷:“你们在我地里挖了多少坑,我就在你们村委砍多少洞!”用斧头砍坏了村委会的绿化台和大门。

村支书是女性,处理这种事情有一定难度,驻村队员主动承担了化解矛盾的任务。他俩先后找到当事人张刚和其叔父谈心,宣传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和相关法律知识,语重心长地劝导其要换位思考,体谅村委的难处,服从集体利益。李想在张刚叔父面前画了一个“9”字,问他看见的是什么,他说:“6”,李想说:“你到我这边看看,我们看见的其实都没错,只是站的立场不同,同是一村人,为何不能相互体谅,相互换位思考一下?”叔父思考了一下,连连点头,“你说得没错,我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大吵大闹了,要用理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驻村一年来,帮扶队员们走访了鸡场大寨村每一户贫困户。哪家几口人,每口人的健康状况,娃娃们在哪上学,家庭经济状况如何,是否饲养了家禽,致富项目是什么,他们都一清二楚。为帮助村里贫困户脱贫,帮扶队牵线搭桥,用从公路局职工中募集的10万多元捐款,用于该村208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入股农村合作社,让他们每年都能获得村合作社的分红待遇,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还帮助困难村民改造危房,修建养殖圈舍,购买农用物资,联系粮食蔬菜销路……

老乡们也和帮扶队员们熟络起来,看见他们热情地打招呼,请到家里坐一坐。每一项暖心政策实施、每一件小事落地、每一次真情付出,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全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扶贫济困生活焕然一新

皮庆柏是农民的儿子,有着深厚农民情结的他,心里总是想着尚未脱贫的农民兄弟。今年初,鸡场大寨村发展林下养鸡脱贫项目,然而申报项目发展补助资金缺乏,且申报程序多、周期长。一时间,项目陷入缺少启动资金的困境。当皮庆柏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拿出家里的2万元积蓄,借给村里购买钢材,搭建15个养殖鸡舍。目前,养鸡脱贫项目发展良好,3000多只鸡鸭长势喜人,后期还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让这个脱贫项目良性发展,做大做强。

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安顺公路管理局总是想方设法救济村里贫困户中的弱势群体。村里的“五保户”李长刚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儿子李发明也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兵。去年,李长刚家由于缺乏资金,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新房一直未装修,一家人生活在毛坯房里,满目萧条。这一景象被前来走访调研的安顺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熊尤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对同行的帮扶队员说:“他们一家两代军人,曾经在战场上流血流汗保卫国家,作为帮扶单位,我们有责任让参战老兵们生活好!”回单位后,经管理局党委研究决定,由局属企业出资帮助李长刚、李发明一家装修房屋,改善生活条件。

走进李发明家的新房,窗明几净,刮过瓷粉的墙壁白得发亮,枣红色的地板砖映衬着洁白的房屋,与橱柜相呼应。客厅里添置了新沙发、新茶几,对面墙上挂着新买的电视机。“非常感谢公路局的帮助。”坐在家里,李发明激动地说:“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舒服的房子,就像城里的一样!”

在驻村帮扶期间,安顺公路管理局的领导多次深入村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慰问困难村民,现场帮扶调研,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村民的心里,已经把公路局的干部当作最亲的人了。

扶贫路上从不孤单

在这次帮扶工作中,西秀区政府文件指令要求驻村队员用心用情服务村民。于是,天天在村上,不仅成了驻村工作队员的真实写照,而且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平添了许多难以割舍的情愫。

皮庆柏的孩子今年只有1岁,为了早日让贫困户摘掉贫困的帽子,至少两个星期才能见到孩子一面,他把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化作工作的动力。

李想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三年级,一个还在幼儿园。两个孩子的爷爷是从公路局退休的一名老党员,为了让李想放下后顾之忧全心投身扶贫工作,爷爷便和老伴主动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你在村里扶贫是做好事,我们老两口全力支持。”李想看着自己年迈的父母两鬓更加斑白,心里只有说不出的不舍和对父母的感激。在扶贫攻坚的路上,李想和队友一样,把对家人深深的爱和思念,默默地埋在了心里。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接到区党委通知,所有乡镇扶贫干部、攻坚队员、突击队员照常上班。皮庆柏想着之前承诺过妻子“五一”假期会好好陪陪孩子的话,心中很是愧疚。最后,妻子表示理解:“既然你回来不了,那我就带着孩子去村里看你吧!”

“五一”当天,在人们都沉浸在与家人外出旅游的欢乐中时,皮庆柏的爱人带着1岁多的孩子颠簸近两个小时来到村里,与帮扶队员同吃同住,真正感受到了丈夫的工作艰辛。帮扶工作队员们苦中作乐,笑称这是“五一扶贫三日游”。

扶贫之路虽然艰辛,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帮扶队员最大的欣慰和动力,有了这份沉甸甸的爱,让扶贫攻坚路上的身影不再孤单。

在帮扶队员的帮扶下,鸡场大寨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民的脱贫意识进一步增强,为勤劳致富创造了条件。目前,村里大力发展村级合作社,产业化蔬菜种植、家禽养殖已初具规模。在通往种植园的路上,在养殖圈舍旁,时常可以见到帮扶队员忙碌的身影,在他们关切和专注的目光里,满载着鸡场大寨村老老少少的信赖和依靠。

猜你喜欢
公路局安顺鸡场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寻味贵州——安顺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乾元浩杯”全国优秀青年鸡场海选公益活动河南站启动
辽宁省各公路局领导考察德基机械热再生沥青拌和站
规模化鸡场生产成本构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