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应让学生允分展现思维

2018-06-26 07:25高佳贺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上衣思维能力教材

高佳贺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数学思维的方法,不断提高技能,增强进一步学习的本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可见,无论从数学课程设计还是课堂教学方法上,都体现了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发展思维的素材,课堂是学生展现思维的平台,教师是促进学生思维的组织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抓好这三个主要方面。

一、理解教材,把握发展思维的基点

1.教师要正确解读教材,在剖析教材中理解编者编排意图,梳理知识点,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如青岛版三年级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材呈现的情境是“3天接待了96个客户”,学生提出问题列式为:96÷3,得数计算很简单。如果单纯为计算,就使本节课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其实本节重点是让学生明确算理,可以设计操作法:用小棒摆一摆,先把90根平均分3份,每份是30根,再把6根平均分3份,每份是2根,30+2=32(根),顺理成章地完成竖式计算。数学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

2.教师要提高认识,既忠于教材,又不受教材束缚。教材呈现四幅图让学生画出其周长,有的老师把第一幅图改成“小蚂蚁绕着树叶走一周,走出了红色轨迹”,再让学生画出其他图的一周,然后引领学生总结图画轨迹的共性,揭示出周长的含义。这种把静态知识动态化的设计,更能引起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归纳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是大刀阔斧地改教材,教材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编写的,很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能偏离以教材为“纲”的原则。

二、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展现思维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有的教师为走“捷径”,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低效教学方式,完全包办替代了学生思维,缺少探究价值的问答式提问普遍存在,极大地束缚和限制了学生思维,这些思维定势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素养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核心任务之一,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机会,有意识地让学生展现思维。

1.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导火索。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时期,新奇的东西最能唤起他们的欲望,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把想法完全说出来。如我在教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先让学生质疑: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从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大多数同学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无疑”的问题怎会有疑?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都想证明给老师看,用小棒摆一摆之后,发现了结论的可疑性,再一次引发了探究“秘密”的兴趣,最终得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组成三角形。”学生在动态化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到了发现与探究的乐趣,收获了成功的快乐,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2.动手操作最能体现学生思维过程。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特点,可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协同并用,更清晰地展现思维。我在教青岛版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间有零的除法时,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28÷4,再猜想得数,都认为是407,却说不出理由,计算教学本身就枯燥无味,学生思维一时茫然处于低潮。教师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用卡片分组讨论操作:

第一种算法:400÷4=10020÷4=5 8÷4=2100+5+7=107

第二种算法:400÷4=100 20和8合起来是28 28÷4=7 100 +7=107

学生经过操作和充分的叙述,加上多媒体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的演示,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认识更加深刻,也为防止出现商中间掉零的情况提供了依据,纠正了学生的思维偏差。

3.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思维互补。小学生逻辑思能力还很弱,难免会出现思维的盲区,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集体交流。如六年级应用题练习:“某品牌西装每套价格是800元,裤子价格是上衣的3/5,裤子和上衣各多少元?”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运用了哪方面知识?在学生明确题意展开分组讨论,确定先求出上衣价格,然后展示:①整数法:800÷(3+5)②方程法:设上衣价格x元,x+3/5x=800 ③列比例:设上衣价格x元,800:(3+5)=x:5 ④分数法:800÷(1+3/5)。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代数领域多个方面的知识,对差生来说,可能找出一种或两种方法,对知识全面的学生来说,找到两种以上解法不是难事。在小组中讨论的目的,就是让优生照顾差生,通过集体交流,实现全班共享,提高整体思维能力。

三、数学实践活动是展现学生思维成果的最好途径

数学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这也是课改的热点之一。如学习了三年级《位置与方向》以后,结合我校教学区是四合院的布局,让学生设计“学校平面图”,学生兴致极浓,在制订方案时各抒己见,测量了本教室的长、宽,再数出四周各有多少教室和办公室,然后定出建筑物的方位,用1厘米代表1米的比例尺,绘制出了较为“准确”的平面图,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所学知识的思维水平,还涉及六年级比例尺的应用,为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培养打下了基础。

总之,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猜你喜欢
上衣思维能力教材
教材精读
罗马尼亚人的上衣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作品(十六)
紧身上衣阔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