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慧数学课堂 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2018-07-02 03:58徐志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0期
关键词:长方体微课智慧

徐志超 董 苹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引领着各个行业的创新与变革,学校教育在这场变革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笔者在平时运用优学派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构建智慧数学课堂,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对学生的预习方法缺少指导性,预习方式多以机械书写为主,学生的预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可将预习的任务和目标,通过微课的形式推送给学生。通过微课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将数学的解题方法录音上传、动手实践的过程录像上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质量得到保证。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时,笔者利用课前导学板块给学生发送知识点微课,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微课获取相关知识,并完成预习测试。对于相对复杂的知识,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自行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学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平台的数据统计提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备课,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个性化教与学

图1

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数学知识有一定抽象性和逻辑性,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导致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不良的主要原因。智慧教育平台能结合音频、视频、动态画面等多媒体形式创造出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并通过这些优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课本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的转变。

在教学《可能性》时,传统教学状态下,教师通常借助真实的摸球游戏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形成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师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学具,而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课堂上能亲身参与探究的学生少之又少,教学效率可想而知。笔者在教学这节课时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的图形计算器创设了抓取玩具的游戏情境,学生兴趣高涨,每位学生都可以动手实践,体验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每位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见解。教师再根据智慧教育平台汇总的全班学生抓取情况,引导其进行讨论交流,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圆的面积》一节课时,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传授转化、极限的数学思想,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同时在建立圆与长方形关系时,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思考进度,要反复进行课件动画演示,个性化教学和分层教学很难具体实施和实现。笔者在借助平台教学时让每位学生把圆分成8,16,32,64等份,并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看可以把它们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并发现了新的图形与圆之间有什么相等的关系?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搭建了圆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了极限思想。在渗透极限与转化思想的过程中每位同学的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学习进度也不同。平台资源的应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探究,探究次数依情况而定,教师则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图2

三、借助智慧教育平台记录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

数学是一门重视学习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学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展示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考过程,学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够理想。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中互动题板的应用可以将学生的操作和思维过程记录下来,再通过全班学生的交流分享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平均分》的教学中,笔者提出问题: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你将如何来分?并通过发送“互动题板”资源让学生边操作边记录过程。最后通过全班展示及学生的阐述,让其余学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初步感悟算法的优化思想。

再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时,笔者让学生借助平台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通过填写表格数据,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将自己的拼摆过程记录并上传平台,全班通过交流分享,顺利归纳推导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由此可见,智慧教育平台能辅助教师记录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为生生交流提供原始数据,为以学定教和数据分析找到恰当的切入点。

图3

四、借助智慧教育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发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

一般来讲,“巩固练习”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即便完成了巩固练习,但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批阅所有学生的作业,只能凭借个人的教学经验或者查看少数学生的完成情况开展课堂教学。此种方式很难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更遑论高效课堂地实现了。

借助平台的及时反馈及数据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而进行针对性地补充讲解和拓展。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笔者通过数据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求棱长总和掌握比较好,但对于已知棱长总和、长和宽,求高掌握不理想,于是笔者及时调整课堂的重心,重点攻克这一知识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

五、结语

真正的智慧课堂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技术为教学服务,帮助师生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灵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培养。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让我们一起在信息化生态环境中构建智慧的数学课堂,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长方体微课智慧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抓不变量巧解题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