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以溶液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为例

2018-07-02 03:58杨海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0期
关键词:饱和溶液溶质溶解度

杨海柳

溶液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庞杂,重、难点较多,传统复习课一般是照搬书本进行知识梳理,然后利用习题巩固落实,但这种方式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复习效率低下。而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家中配制生活中常见的生理盐水,溶液浓度、配制溶液步骤、溶液稀释等问题巧妙地蕴含其中,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还能使学生建立起关于溶液的完整知识体系,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二、教学设计过程

1.环节一:回顾溶液知识

阅读资料:小明查到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可以缓解过敏导致的痛痒。他在家中找到了配制溶液的替代品后,将0.9 g氯化钠溶解在100 g水中配成溶液,但在装瓶过程中不小心洒了一些。

提出问题:(1)小明在配制生理盐水的过程中,涉及的溶液知识有哪些?(2)小明将溶液洒了一些,会不会影响浓度?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配制溶液的问题综合在一个情境中,其中涉及了溶液的特征、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等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回忆溶液的知识。)

2.环节二: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提出问题:(1)小明将0.9 g氯化钠溶解在100 g水中能否得到0.9%的生理盐水?(2)0.9%的含义是什么?配制100 g生理盐水,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

(设计意图: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在概念上都有个“100”,但这两个“100”是不一样的,要找到联系和区别。)

练习:(可酌情添加)

已知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

40 ℃时,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物质,溶液的状态是________ ,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

40 ℃时,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物质,溶液的状态是,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

40℃时,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物质,溶液的状态是_____ ,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溶解度是相对于饱和溶液而言的,所以在使用溶解度数值的时候,溶液必须是饱和状态。而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所以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只有在溶液是饱和状态时,才能联系在一起,要先判断溶液的状态,找到溶质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和情境中的错误案例,加深对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将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2个概念进行对比,建立区别和联系。体会溶解度的数值在使用时,溶液一定是饱和状态,不饱和溶液不能利用溶解度计算。)

3.环节三:溶液的稀释

阅读资料:小明配制溶液时不小心洒了一些水,经测定此时的溶液为75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

提出问题:想要得到0.9%的生理盐水,需要加多少水?

(设计意图:稀释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工业、医疗、农业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溶液质量分数理解清楚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溶液组成的变化情况,总结出稀释问题的解决思路,学生更容易理解。)

4.环节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提出问题:小明终于得到了自己配制的生理盐水,他打开化学书,回忆了溶解度的知识,根据书上的知识他还总结出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的方法,你能试着总结出方法吗?

引导学生得出:在解决溶液状态的转化问题中,除了一定可行的加溶质、加溶剂两种方法之外,还可以利用温度改变溶解度实现溶液的状态转化(如图2所示),但改变温度的方法会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而不同,要具体分析。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发现,溶解度曲线将图像分为三部分,曲线上方、曲线上、曲线下方。它们分别是代表了饱和溶液加晶体、恰好饱和、不饱和3种情况,在对应位置标出相应的点,通过向左或向右移动,将点移动到对应的状态(如图3所示),而点的左右移动,就是温度的变化。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很直观的帮助我们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图2

图3

图4

练习2:(可酌情添加)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20 ℃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 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2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 ℃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总结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同时也意识到升温、降温的方法并不适用所有溶液,要具体物质具体分析。提出对溶解度曲线中不同位置的点所代表的溶液状态,通过点的移动,总结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供学生参考。)

5.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使用过后还剩下一些食盐水,小明想把里面的食盐提取出来,你知道这个过程叫什么吗?结合溶解度曲线,想一想怎样能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来?

6.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图5所示。

图5

三、教学反思

(1)在复习阶段,枯燥乏味的习题练习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复习效率低下。将复习内容与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会主动回忆知识,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解决存在的学习问题,如通过分析小明的错误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含义的理解,找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另外,通过学生的问题反馈,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提高复习课效率。

(2)化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提到“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因此,复习课不仅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课中,找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影子”,将化学知识情境化,如厨房除油污、食品发酵、无土栽培中的营养液等情境。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意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还巩固了知识,形成了知识体系,提高了运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1]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饱和溶液溶质溶解度
土壤一维稳态溶质迁移研究的边界层方法比较*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应用UPLC-MS/MS观测6种中药对尿酸盐体外溶解度的影响
物质的溶解性(部级优课)
藏头诗
例析溶解度试题的解法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