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老人的心理护理干预

2018-07-02 08:27沈秋花汤美红姜迎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孤独感养老院护理干预

沈秋花 汤美红 姜迎华

【摘 要】中国老龄化问题加重,养老院老人的心理健康成为关注焦点,自我孤独感是其中最典型的问题。心理护理干预要从多维度、全过程的思路出发探究环节孤独感思路。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拓宽老人日常社交范围,并以亲情关怀和传统民族文化为切入口,构建创新老人心理护理干预机制,从内在消除老人孤独感。

【关键词】养老院;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孤独感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1

引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但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特征,导致很多老人无法得到子女的良好照顾,只能选择入住养老院,老年人一旦从原先熟悉的社交圈、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之多数养老院位于郊外或者偏僻的地方,大大减少同外界联系,老人特别容易出现孤独感。心理护理干预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应对现实问题,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奠定基础,以此有效应对未来的老龄化社会挑战。

一、养老院老人孤独感心理影响因素

1.身体、心理、社会等层面的亚健康

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养老院生活方式变化、子女生活状态、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等社会和自我的多重因素引向,养老院老人非常容易产生特殊的心理变化,其心理问题发生频率较高,这些心理困惑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方面,大部分老人身体机能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日常的生活、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交际活动中影响更大,严重的会直接阻碍老人的社会交往,产生内在的孤独体验。二是,心理方面的困扰。养老院老人很大程度远离亲人,独自生活在陌生环境中,养老院老人来自于社会的不同阶层,容易导致自身的心理反应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和回馈,自然会损害到老人的情绪,产生孤立无援的感受。三是,社会层面的缺失。进入养老院,隔断老人与社会的联系,即使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难以从社会中获取再次参加工作的机会,只能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等待中,不断积累自身的孤独感。

2.被动式的入住深层次加重孤独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速、生活压力大,日常工作直接导致部分子女无暇顾及老人,老人很大程度只能选择养老院,从子女成群到孤独终老的现实变化极大刺激老人的心理,何以能够安心养老。被动式的入住,是养老院老人孤独感最大的原因,诸如“我一个人在家,想吃什么吃什么,一切随心所欲”、“养老院限制太大”、“儿女看望更加不方便”等,老人心理充满很多后顾之忧,因而社会调查显示近80%人群不愿意到养老院养老,甚至不愿意自己的父母被送进养老院。除了生活层面的思虑以外,养老院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护工人员少、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绝大部分只能实现简单的生活保障,加之盈利性的色彩存在,老人不到万不得已实在不愿意進驻养老院,只能在老得不能动时候选择听天由命。从养老院老人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老伴去世、无儿无女、子女在外地、自身身体条件不好、家庭环境等因素是老人入住养老院的最多因素,可以说养老院老人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无奈、无望,也就导致无尽的孤独感。

二、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孤独感的应用思路

1.建立多维度心理护理干预模式

心理护理干预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范围,涉及生活、心理、生理等,因而单一的干预措施,很难满足多维度的老人心理问题解决需求,这就要求心理护理干预人员要具备更为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结构,进而采取更多的服务层次,满足不同类型孤独老人的心理。同时丰富心理护理服务项目,完善健康档案,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健康讲座等,满足老人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发现和诊治要求。并吸引养老院老人积极走出去,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排解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从而对生活更有信心[2]。一是,传统社区式的干预模式,通过建立邻里街坊的生活环境,更加有助于老人的认可、融合,也会为老人提供更多的外来帮助和支持。二是,个体式的干预,能够切实保护老人内在的心理诉求,针对个别有特殊需求的老人会在实际干预中满足其心理客观需求,进而能够敞开内心。三是,团体协作模式。利用兴趣活动、热门话题等引导老人快速进入交流状态,改善自身情绪,甚至培养属于自己的晚年生活兴趣,缓解自身孤独感。

2.强化全过程式的心理护理干预

研究发现,即使老年人,不同阶段在需求层次方面也存在差别,因而针对孤独感心理护理干预,要区别对待,诸如老年高知阶层存在强烈的受尊重需要,老年工人阶层存在需求均衡、需求容易满足等特点,全过程式的心理护理干预要从老年个体出发,建立更为具体、更为多样化的干预方案,都要在认清具体的需求基础上开展工作,切不可“一刀切”[3]。全过程式的心理护理干预,从对象确认、评估开始,确认老人的家庭环境、工作背景、价值理念、行为方式、自我意识、宗教信仰等内容。通过审视老人的过去,进而快速建立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第一印象,有助于提升干预效果。然后到干预方式、类别、步骤的确认,根据分析数据,确认护理干预所涉及问题的解决次序,要强调干预过程的耐心、细致,从言语、表情到每个行为,都要能够让老人感受到亲切温暖,特别注意与老人的沟通技巧,每个老人的性格差异也导致沟通难度的不同。最后要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联系老人亲属,稳定心理护理干预成果,加速老人内心深处的恢复。

三、创新心理护理干预机制,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1.引入互联网设计平台提升老人社交圈

养老院老人空闲时间远远超过普通人,但却因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加之一些客观因素导致老人的社交活动空间、范围被严重压缩。根据依恋维度理论,依恋回避得分较高的个体长期伴随着消极情绪体验,较高的孤独感水平更是会降低生活满意度。老年人社交范围较小会产生高依恋回避,更难获取相应的支持,会增强内在孤独感[4]。因而基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扩大养老院老人日常的社会交际圈,增强老人获取支持、理解的范围和可行性。一是,引导老人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而非自我封闭。“老有所学”、“生命不止、学无止境”,积极建立老人网络社交、学习培训平台,完善养老院网络硬件建设,促进老人自我学习、自我认可。二是,积极引入网路社交技术,特别是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的现实环境中,很大部分老人还在使用功能机、老人机,缺乏良好的网络社交的现实基础。微信、微博、数字电视等社交平台,能够给老人带来不一样的学习、工作和社交内容,帮助老人跟上现代社交步伐。三是,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多元化的老人社交功能圈。武术、养身、广场舞、围棋、唱歌等,是广大老年人的热门社交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形成新的社交群体,诸如最为常见的徒步微信群、摄影微信群等,能够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老人快速聚集在一起,获得相互支持、理解,缓解个体的孤独感,从而让老年人群体身心更加健康,老年生活也更加精彩。

2.持续推进亲情关怀举措由被动走向主动

来自于孩子、家庭的亲情关怀是在老人社交圈基础上,解决老人孤独感的最强大“武器”。研究显示,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强弱有关,孤独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因此要优化家庭环境,子女需要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在精神上多关心、照顾老人[5],逐步从被动的探访,变为自我主动意识的关照,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一是,建立“亲情协议”。由养老院、政府层面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引导老人和子女建立“亲情协议”,详细规定子女探访时间和要求,甚至对于日常电话沟通都要所有明确,做好常回家看看的“提醒”工作。同时给予子女必要的护理知识培训,提升子女和老人的交流,并做好相关的“亲情协议”记录,作为诚信记录。二是,提供“亲情护理”。养老院工作人员作为老人日常生活最亲密的存在,他们是老人生理、心理方面特殊需要,因而在任何时候融合亲情关怀的护理是必须的。基于亲情护理,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老人护理工作中,进而与老人之间建立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甚至能从内心深处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善于通过换位思考改变服务观念和方法,消除老人孤独感。特别是在老人刚进入养老院时孤独感最强,更是缺乏倾诉交流,需要工作人员每日给予更多的亲人呵护,才能使老人更满意、更温暖。

3.融合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强化老人内在底蕴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液,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思维、生活、行为,戏曲、书画、中医、礼俗等内容充斥在老人的生活方方面面,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从内在改变养老院老人的内心状态。诸如中国的茶文化已经超过四千年,并且作为物美价廉的饮料能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挥巨大的作用。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书、茶具等等,老人可以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谈天论地,相互交流,有效地消除内在的孤独感,还有助于增强了解和情感交流[6]。通过积极在养老院老人群体中建立广泛的民族传统文化环境,逐步引导老人利用富裕的空闲时间,学习和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老人的情感、文化、思想底蕴,建立属于自身的中国智慧,并以此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基于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老年人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养老院管理的方方面面提供更好的基础。更是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服务于未来更加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帮助养老院创新服务理念,本着老人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更加先进理念、管理方法的应用,适时地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护理理念。

结论

由于生活条件、家庭环境、工作经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养老院老人孤独感方面的心理护理干预难度异常大,要真正从实际出发,探究老人个体需求,提供可行的照顾解决方案,逐步提升养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和老有所为的积极性,消除内在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明兴建,朱鹏,王琪琪.高校离退休老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學报(社会科学版),2015,21(3):192.

成伟,陈婷婷.加强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学术交流,2013(1):152.

山娜,姜向群,王硕.老年人眼中的养老院:现状和出路——基于老年人需求层次和社会分层理论[J].调研世界,2016(9):59.

谢祥龙,段慧,谷传华.老年人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4(6):1424.

李艳伟,周乐山.空巢老人孤独状况及干预对策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2016,36(11):2809.

范林.论茶文化活动在养老院管理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7,39(3):165.

猜你喜欢
孤独感养老院护理干预
95后玩出网红养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搭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