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与特征分析

2018-07-06 07:56
北方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食糖进口额畜产品

肖 黎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6)

一、基本概念

本文所指农产品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界定的农产品范围(HS产品口径)加上水产品。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主要是指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总体构成状况,主要包括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贸易逆差的产品结构、贸易逆差的市场结构、贸易逆差的国内区域分布、贸易逆差的贸易方式结构等。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是指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产品价值总额或产品数量总和;农产品贸易逆差产品结构是指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类别,即是由哪些农产品产生的贸易逆差;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市场结构是指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贸易方式结构是指贸易逆差的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各种交易的具体做法。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是农产品贸易逆差研究的首要问题与重要基础,在农产品贸易逆差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状况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状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04年以前,我国农产品贸易差额除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过两年短暂的少量逆差外,其余年份都是贸易顺差。但从2004开始,我国农产品贸易出现持续逆差状态,且逆差规模较比2004年有较大幅度增加。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514.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33.6亿美元,进口额280.9亿美元,贸易逆差46.5亿美元。随后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2012-2014年,逆差规模分别达到492.3亿美元、510.4亿美元和505.8亿美元,比2004年贸易逆差分别增加了958.7%、997.6%、987.7%。2015-2016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有所回落,但贸易逆差仍然到462亿美元和385.8亿美元,比2004年增幅也达到了893.%和729.7%,增速依旧惊人。不仅如此,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占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和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都在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逆差占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4年的9.1%上升到2008年的18.4%、2011年的21.9%、2013年的27.3%和2016年20.9%。2004-2016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占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是 2%、0.4%、0.2%、1.1%、3.8%、2.5%、3.9%、4.5%、5.6%、5.5%、5.4%、4.5%和4.2%。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在不断扩大。

2004-201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2004-201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情况变化图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产品结构

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产品结构是指在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中的产品构成及其所占比例,它是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前提与关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等统计数据分析,2004-201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商品是谷物、棉花、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食糖与畜产品等。现将各种逆差产品分析如下。

1.谷物

谷物分为稻谷、小麦、大麦、玉米等。2004-2016年谷物贸易总的情况为:2004年谷物贸易为逆差,逆差值为14.02亿美元;2005-2008年谷物贸易为顺差,其中除2007年贸易顺差较大外,其余三年顺差值非常少;2009年再次出现贸易逆差1.82亿美元,2010-2016年贸易逆差大幅扩大,2016年谷物贸易逆差为达到52.1亿美元。在2016年我国谷物贸易中,出口以稻谷产品和小麦产品为主,出口合计占谷物出口总量的79.8%,出口额合计占81.9%;进口主要是高粱产品、大麦产品、小麦产品、玉米产品和稻谷产品,进口量合计占谷物进口总量的99.1%,进口额合计占谷物进口额的98.7%。其中,稻谷产品出口3.5亿美元,进口16.1亿美元,逆差12.6亿美元;小麦产品出口0.6亿美元,进口8.2亿美元,逆差7.5亿美元;玉米产品出口0美元,进口6.4亿美元,逆差6.4亿美元;高粱出口0.1亿美元,进口14.3亿美元,逆差14.2亿美元;大麦产品出口0美元,进口11.4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

2.棉花

棉花贸易逆差是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之一。自1995-2016年22年中,我国棉花贸易除了1999年与2000年出现了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都是逆差,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棉花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其中,棉花贸易逆差值最大的2012年达到119.6亿美元,最小的2016年为17.6亿美元。2004-2016年,棉花年均逆差值达到了约51亿美元。2012年棉花贸易逆差额占到了我国当年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的24.29%。

3.食用油籽

食用油籽主要由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和葵花籽构成,食用油籽贸易逆差在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食用油籽出口14.2亿美元,进口370.4亿美元,贸易逆差额达356.2亿美元,占2016年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的92.3%。从2004-2016年的食用油籽贸易量来看,食用油籽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是大豆、油菜籽和芝麻。2016年食用油籽净进口8865.5万吨,其中大豆净进口8378.5万吨,油菜籽净进口356.6万吨,芝麻净进口90.2万吨,分别为2004年食用油籽净进口、大豆净进口、油菜籽净进口、芝麻净进口增加242.5%、321.4%、741.0%和1510.7%。花生贸易自1995年以来,贸易量一直处于净出口状态,对缓和食用油籽贸易逆差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4.食用植物油

食用植物油主要包括棕榈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橄榄油等。自1995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贸易逆差产品主要是棕榈油、葵花油和红花油、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2016年我国食用食物油出口1.6亿美元,进口50.5亿美元,贸易逆差总值为48.9亿美元,占当年农产品加贸易逆差总值的12.7.4%。棕榈油、葵花油和红花油、菜籽油和豆油四种产品的进口量合计占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的97.2%,进口额合计占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额的92.4%。其中,棕榈油进口28.7亿美元,葵花油和红花油进口8.3亿美元,菜籽油进口5.2亿美元、豆油进口4.5亿美元,分别占2016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额的56.8%、16.4%、10.3%和8.9%。

5.食糖

长期以来,我国的食糖进口,不论进口量还是进口额,都大于出口,呈现净进口状态,是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之一。进口产品主要为原糖(未加香料或色剂的甘蔗糖)和砂糖。从进出口量来看,从2004年开始,食糖净进口量大幅增加。2003年全国食糖进口量为77.5万吨,到2004年进口量则达到121.4万吨,2015年达到484.6万吨,2016年有所下降,也有306.2万吨。从进出口贸易值来看,食糖的出口额非常小,从2004-2016年,除2005年出口值为1.1亿美元之外,其他年份出口值基本上都在0.5亿美元左右。而食糖进口值却在不断增加,2004-2016年,最少的年进口额是2.8亿美元,最大的达到22.4亿美元。食糖贸易逆差从2004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22亿美元和2016年的10.9亿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780%和336%。

6.畜产品

2000年之前,我国畜产品贸易基本上是净出口,保持贸易顺差。2000年畜产品进口增速加快,进口规模大于出口规模,出现了0.6亿美元的畜产品贸易逆差。此后,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2010年后,畜产品进口额大幅增加,贸易逆差迅速扩大。2011-2016年畜产品进口额分别达到134亿美元、149亿美元、195.1亿美元、221.7亿美元、204.5亿美元、234亿美元,对应年份的贸易逆差分别是75亿美元、84.6亿美元、129.9亿美元、153.2亿美元、145.6亿美元和177.6亿美元。2016年畜产品贸易逆差占当年全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46%。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是乳制品、生猪产品、牛产品、动物毛、动物生皮、动物生毛皮、羊产品和马驴骡等。

(三)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际市场结构

1.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总体国际市场结构

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际市场结构是指农产品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于哪些国家与地区。根据2011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2016年,我国与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等四大洲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分别是269.2亿美元、203.8亿美元和99.6亿美元和76.7亿美元,其贸易逆差分别占201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的69.8%、52.8%、25.8%和19.9%。其中,巴西、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为我国五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和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前五位发生地。五国进口合计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53.4%,五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分别为184.1亿美元、164.7亿美元、57.1亿美元、43.2亿美元和42.8亿美元。

2.主要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际市场结构

上述文章已经讨论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品种,它们是谷物、棉花、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食糖与畜产品。

谷物进口来源地前五位依次是美国、澳大利亚、乌克兰、越南和加拿大。2016年从上述五个国家谷物进口量分别为695.7万吨、558.8万吨、301.4万吨、161.8万吨和159.3万吨,合计1877万吨,占中国谷物进口总量鍀85.3%。从具体品种来看,稻谷产品进口主要来自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小麦产品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玉米产品主要来自乌克兰和美国。大麦产品进口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

中国棉花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为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和巴西等国家。2016年,从上述五国合计进口棉花93万吨,占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75%。我国从美国进口棉花27.1万吨,占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29.1%,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从澳大利亚进口21.8万,占进口总量23.4%,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从印度进口20.1万吨,占21.6%,为第三大进口来源国。

中国食用油籽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大豆主要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国进口。2016年,我国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分别进口3820.5万吨、3417.1万吨和801.4万吨,占国家进口食用油籽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2.7%、38.2%和9%,共占比重达89.9%;油菜籽主要来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芝麻进口主要来自埃塞俄比亚、尼泊尔和苏丹等。

食用植物油进口市场也同样比较集中,2016年按食用植物油进口量的大小排序依次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乌克兰、加拿大、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其中棕榈油进口主要来源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豆油进口主要来源于巴西、美国和乌克兰;菜籽油进口主要来源于加拿大;葵花籽油和俄罗斯和阿根廷。

食糖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古巴、澳大利亚、韩国和泰国。2016年,从巴西、古巴进口的食糖198.9万吨,占我国食糖进口总量的65%,为我国第一大食糖进口来源国。

畜产品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巴西和德国。2016年从前面五个国家的进口额合计占畜产品进口总额的58.3%。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畜产品35.8亿美元;从新西兰进口畜产品34.4亿美元;从美国进口畜产品28.9亿美元。

(四)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内区域结构

中国农产品贸易一直都以东部地区为主,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所占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比较明显的是西部地方的农产品贸易所占的比例在不断提升。2016年,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495.1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7.8%,进口额909.3亿美元,占81.5%,贸易逆差414.2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的107.4%。东北地区农产品出口69.6亿美元,进口81.6亿美元,贸易逆差12亿美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分别119亿美元和171.1亿美元,均为贸易顺差。

分省看,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前八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江苏、福建、上海、辽宁、浙江和天津。2016年,这八省农产品贸易额合计为1417.4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76.8%。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省份是广东、江苏、辽宁、上海、天津、河北、广西、北京和重庆,其中贸易逆差最大的是广东、江苏、上海、天津和北京,这五省贸易逆差合计453.6亿美元,占2016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的117.6%

(五)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贸易方式结构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易货贸易、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其他贸易。从近几年来的进出口情况看,尽管加工贸易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一般贸易仍然占绝对优势,也是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来源的最主要贸易方式。2016年,中国农产品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其中出口额595.1亿美元,进口额906.4亿美元,贸易逆差311.3亿美元,占201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的80.7%;其他贸易方式出口21.3亿美元,进口130.4亿美元,贸易逆差109.1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的28.5%。二者逆差合计占国家贸易逆差总额的109.2%。这表明,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中,还是以传统的贸易方式为主。

三、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的特征

第一,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较2004年相比大幅增加,而且已成为常态。虽然近年来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有所减小,但每年的逆差规模仍然还在400亿美元左右,从变化趋势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在较长时期内存在是大势所趋。

第二,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产品主要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谷物、大豆、食用菜籽、食用植物油、食糖等,这些农产品的贸易逆差额合计占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的比例都在180%以上,其中大豆是我国进口量和进口额最大的农产品。

第三,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际市场来源地区和来源国家计较集中。按区域来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按国家来讲,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则主要来源于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

第四,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内进口地区和省份分布不均,差别悬殊很大。按我国大区域分,农产品进口主要集中我国东部地区,但近年来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流还是在东部地区;按省份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省区,如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天津等。

第五,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方式。农产品贸易的方式很多,但农产品贸易逆差最主要来源一般贸易方式,由一般贸易方式产生的贸易逆差占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逆差额的基本上都在80%以上。不过,从近两年的变化情况看,一般贸易方式产生的农产品贸易逆差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

上述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基本格局和主要特征,建议我国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应从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等国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强盛,国民幸福安康。

[1]杨 茂,宋 歌.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6-9.

[2]徐 丽.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市场格局、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J].农业经济,2016(6):113-115.

[3]杨 雄,胡小文.基于进口视角下的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2014(7):121-122.

[4]张小龙,张建辉.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现状、特征及应对策略[J].价格月刊,2014(10):52-55.

[5]孔祥智,丁 玉.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趋势:1998-2011[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1):103-112.

猜你喜欢
食糖进口额畜产品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措施
巴西食糖产量在加速下降预期正得以实现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2015/2016种植季菲律宾预计食糖产量215万—219万t
2012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2013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青海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