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亚麻屑栽培茶树菇研究

2018-07-06 03:34王延锋王金贺刘姿彤潘春磊盛春鸽于海洋董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茶树菇亚麻培养料

张 鹏,王延锋,史 磊,王金贺,刘姿彤,潘春磊,盛春鸽,于海洋,董雪梅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41)

茶树菇(Agrocybeaegerita)又名茶薪菇、柱状环锈伞、杨树菇等,是一种中温型木腐菌,对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其野生菌可在柳树、杨树、枫树等阔叶树的枯死树干和腐朽的树桩上生长。其子实体清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1]。目前,茶树菇已成为我国食用菌主栽品种。随着国有天然林区止伐令的出台,食用菌产业的“菌林矛盾”日益突出,木屑、棉籽壳等茶树菇常用栽培原料的价格也一直上涨。因此,寻求茶树菇新型栽培基质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亚麻(Linumusitatissimum)属双子叶植物纲亚麻科亚麻属1年生草本植物,纤维素含量较高,是我国主要纺织工业原料。黑龙江省是全国亚麻主产区,每年产生大量亚麻粗加工废料——亚麻屑,对废弃亚麻屑的处理是产业发展丞待解决的问题,而利用亚麻屑栽培食用菌是一种有效的处理途径[2]。朱炫等[3]研究表明,亚麻屑与玉米芯混合基质栽培平菇具有可行性,添加量为50%和30%时,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表现较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较高。王金贺等[4]利用亚麻屑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结果发现替代量在45%以下均适合栽培黑木耳,替代量为30%的配方黑木耳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可达106.24%。此外,亚麻屑替代料栽培杏鲍菇和大球盖菇也有过相关报道[5-6],而利用亚麻屑替代木屑栽培茶树菇鲜见报道。笔者研究不同亚麻屑添加量对茶树菇菌丝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新型栽培基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茶树菇菌株V2保藏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亚麻屑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提供;阔叶木屑、麦麸和稻糠等原料为当地市售优质品。

1.2试验方法

1.2.1培养料配方设计。以20%、30%、45%、60%和78%不同添加量的亚麻屑替代木屑进行栽培试验,无亚麻屑作为对照组(CK),具体培养料配方见表1。

表1 培养料配方

1.2.2原料预处理。将粗亚麻屑粉碎成1 cm左右小段,并提前24 h拌水预湿,防止装袋时扎破菌袋。

1.2.3栽培袋制备。将准备好的木屑、亚麻屑、麦麸和稻糠等原料按表1的不同配比混合、拌料,含水量控制在65%,装入聚乙烯袋(17.00 cm×33.00 cm×0.05 cm),每袋料鲜重1.03 kg。每个配方装料200袋。

1.2.4接种发菌。料袋放入高压锅内,115 ℃灭菌6 h,出锅后冷却至30 ℃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转移至发菌室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3~25 ℃,湿度40%~50%,后期增加通风换气。

1.2.5出菇管理。菌丝长满后,在5月初将菌袋转移至出菇棚内,进行催蕾,将棉塞去掉,拉直袋口,菌袋直立紧密摆放,在上面覆盖一层报纸。此期间保持棚内湿度在80%~85%,温度20 ℃左右,并给予散射光(50~200 lx),每天向地面和报纸喷水。当菇蕾长至2~3 cm时,提高棚内湿度至90%左右,适时通风;晴天每天向地面喷水3次,并对袋内进行微喷,保持料面湿润,阴雨天不浇水或少量浇水。

1.3测定项目与方法发菌期主要测定菌丝生长速度[7]、浓密度、污染率等指标。出菇阶段主要调查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8],并测定不同配方下茶树菇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60袋。

1.4数据分析试验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培养料配方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菌丝在不同配方下的生长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接种3~4 d后各试验配方茶树菇菌丝开始萌发生长。配方V2-1、V2-2和V2-3与对照(V2-CK)相比在菌丝长势和菌丝颜色方面表现较好,其中亚麻屑添加量78%时菌丝浓密、粗壮。从生长速度看,V2-1菌丝生长最快,满袋天数为32 d,平均生长速度为4.86 mm/d,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其次是V2-3和V2-2,分别为4.65和4.59 mm/d。由此可知,培养配方中添加亚麻屑对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因为亚麻屑本身具有较好的疏松性,替代木屑后增加了袋料的透气性,从而有利于茶树菇菌丝体生长,且其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为菌丝生长阶段提供更多的营养。亚麻屑对菌袋污染影响较小,当亚麻屑添加量为45%时,菌袋污染率最低。

表2不同培养料配方茶树菇菌丝生长情况

Table2MyceliagrowthofAgrocybeaegeritaondifferentsubstratumformulas

配方Formula 菌丝长势Mycelium growth vigor 菌丝颜色Hypha color满袋天数Bags full days∥d菌丝平均长速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myceliummm/d污染率Pollution rate∥%V2-1++++浓白324.86 a3.5V2-2+++浓白354.59 b4.0V2-3+++浓白364.65 b3.0V2-4++洁白374.31 c5.5V2-5++洁白404.15 d5.5V2-CK++洁白464.02 e5.0

注:+.菌丝稀疏;++.菌丝长势一般;+++.菌丝致密,长势好;++++.菌丝浓密粗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配方间差异显著(P<0.05)

Note:+.Sparse mycelium;++.The mycelium growth general;+++.Mycelium density grows good;++++.The mycelium is thick and bulky.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formulas at 0.05 level

2.2不同培养料配方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配方子实体发育情况见表3和图1。由表3和图1可知,亚麻屑添加量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当亚麻屑添加量为78%时,料面最早出现原基,并分化成幼菇,从接种到出菇仅44 d,与对照相比缩短了13 d,但该配方下子实体菌柄较粗,且盖薄、易开伞;当亚麻屑添加量为30%时,菌盖呈浅灰褐色,商品性状一般。当亚麻屑添加量为20%时,菌袋出菇相对整齐,子实体商品性状相对较好,菌盖颜色较深,盖厚、柄细,且不易开伞。这说明适量的亚麻屑可以改善茶树菇子实体商品性状,而过高的亚麻屑添加量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态发育[3]。这与朱炫等[3]亚麻屑对平菇子实体形态影响的研究结果相似。

表3不同培养料配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情况

Table3Fruit-bodygrowthofAgrocybeaegeritaondifferentsubstratumformulas

配方For-mula原基发生时间The primordial time∥d出菇时间The mushroom time∥d子实体形态Fruiting body forms开伞难易程度Opening umbrella degreeV2-13944灰褐色、盖薄、柄粗易V2-24248灰褐色、盖厚、柄细中等V2-34247灰褐色、盖厚、柄细中等V2-44854浅灰褐色、盖厚、柄细中等V2-54956深褐色、盖厚、柄细难V2-CK5257灰褐色、盖厚、柄细难

2.3不同培养料配方对茶树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配方茶树菇产量见表4。由表4可知,不同配方茶树菇子实体产量有显著差异,在亚麻屑添加量20%~78%时,茶树菇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亚麻屑添加量为45%时,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单产达180.32 g/袋,生物学效率达50.09%,比对照高3.35%。其次是配方V2-4,单产为171.90 g/袋,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而配方V2-1和V2-2产量较低,分别为148.91和151.08 g/袋。该试验栽培阶段共采收了2潮菇,其中V2-1和V2-2的第2潮菇产量明显低于其他配方,导致二者总产量较低。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以亚麻屑替代木屑为栽培茶树菇主要基质,按照添加量设计了不同培养配方。结果表明,茶树菇在不同亚麻屑添加量配方下能正常发菌、出菇。亚麻屑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适量的亚麻屑可提高子实体品质和产量。当亚麻屑添加量为78%时,菌丝生长状况最好,表现为浓白、致密、粗壮,且现蕾和出菇时间最早,但该配方下子实体产量最低,商品性状也相对较差;当亚麻屑添加量为20%时,子实体色深、盖厚,不易开伞,商业价值较高,但产量不高;当亚麻屑添加量为45%时,菌丝长势和商品性状较好,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与对照和其他配方相比差异显著,且发菌期菌袋污染率最低;而当亚麻屑添加量为30%时,产量略高于对照,但其子实体菌盖颜色较浅,不受市场欢迎。

综合看,45%亚麻屑添加量栽培茶树菇效果最佳,建议对该基质配方进行推广和应用。而添加量为78%的配方,茶树菇发菌速度快,菌丝质量较好,可以考虑将其作为2级菌种在生产中应用。亚麻屑添加量为20%的配方虽然产量不高,但其子实体商品价值较高,通过进一步改良有可能提高产量。另外,该试验未对不同配方下子实体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亚麻屑替代阔叶木屑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提高产量,降低原料成本,还可为废弃亚麻屑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图1 不同培养料配方出菇情况Fig.1 The fruiting situation on different substratum formulas

配方Formula总产量The total output∥g/袋第1潮菇The first tide mushroom第2潮菇The second tide mushroom平均产量The average yield∥g/袋生物学效率Biological efficiency%V2-1108.8240.09148.91 d41.36V2-2103.4847.60151.08 d41.97V2-3109.0771.25180.32 a50.09V2-488.8883.02171.90 b47.75V2-586.7173.97160.74 c44.65V2-CK87.3880.88168.26 b46.74

注:调查袋数为60个,培养料干重为360 g/袋

Note:The suwey sack is 60, medium dry weight is 360 g/袋

[1] 卢东升,卢帅,潘中超,等.茶树菇L1菌株生物学特征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4):539-541.

[2] 任恕,刘德钧.亚麻废弃物利用的发展与展望[J].上海纺织科技,2008,36(5):11-12.

[3] 朱炫,周汝德,杨霞,等.亚麻屑为基质主料栽培平菇(侧耳)试验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14,36(6):284-288.

[4] 王金贺,关凤芝,吴广文,等.利用亚麻屑栽培黑木耳试验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15,37(4):194-199.

[5] 孙兴荣,卞景阳,郭丽,等.大麻屑替代稻草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26-128.

[6] 张丕奇,张介驰,孔祥辉,等.利用亚麻屑栽培杏鲍菇的研究[J].食用菌,2008(3):29-30.

[7] 吴应淼,姚庭永,吴银华,等.灰树花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比较[J].食用菌学报,2015,22(4):13-15.

[8] 王筱凡,毛慧玲,舒汉鼎,等.茶树菇农艺性状比较及菌株筛选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2,31(4):27-29.

猜你喜欢
茶树菇亚麻培养料
亚麻引领环保新风潮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茶树菇菜谱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新申亚麻: 从展会到秀场
新申亚麻&孙林:亚麻时尚的民俗融合
什么水煮什么花
从暴利开始的茶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