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柴静访谈风格的研究分析

2018-07-06 07:21张琪
商情 2018年23期
关键词:记者人文关怀

张琪

【摘要】身为新闻工作者的柴静,无疑是优秀的,以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独特的采访风格,强大的逻辑能力和发自内心的亲和力深受广大受众喜爱。在赞赏她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分析并学习她的语言、风格、态度和头脑。此篇论文就对柴静的访谈风格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关键词】访谈风格 记者 人文关怀

柴静,主持人,记者,优秀新闻工作者。我把她称为传奇女子,自身散发着坚定与执着的气息,温柔但自信的眼神,博学且多才的魅力,柔软而强大的内心,正是由于她自身多元的气质特点,被人们称为“温柔的杀手”。下面就从多方面来分析这个主持人,记者的风格特点。

1、柴静的生平介绍

柴静出生于山西临汾,是个七零后。在长沙上大学时柴静才只有16岁,毕业后在湖南广播电台做主持人,这是柴静的第一份工作。直到1999年进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柴静开始了她一步步的成名传奇之旅。柴静的三个重要转折点,或者说三个主要阵地是《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看见》。在这三个地方,柴静从最初经历了摸索阶段,后又经过自我审视,自我纠错后逐渐成熟和强大起来。

在《东方时空》做连线记者时,柴静从最基础的功课训练自己,甚至每天练习扎马步,在采访之前总是做好充分准备,为采访准备上百个问题,甚至会一遍一遍的回看同事们的采访视频,把他们的问题归纳整理,方便学习。在接受采访时柴静自己说过,这段时间让她很痛苦。也正是这些磨练让她出并形成了与之前女记者风格完全不同的独树一帜的犀利风格。2003年加入《新闻调查》,节目定位就是探寻事实真相,重点放在“挖掘”上,这就更需要柴静的冷静,客观以及对真相的深入。也正是这一年,柴静通过非典报道深人到一线去采访,与患者、医护人员的零距离接触,穿着防护服穿梭在隔离区内,从此,柴静成功走进观众们的视野,一报成名。2010年加入《看见》,节目定位比较侧重于思考,这让本来犀利尖锐的柴静进化了她的主持和采访风格,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在坚定的同时多了那么一分温度,更加注重交流而不是单一的完成工作。正是在这些节目里的历练,无数次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采访,才有了现在被人称赞的柴静。

2、柴静的访谈风格

主持人或记者自身的风格是她本人综合素质的体现,风格的形成包含了方方面面,一是自己的个性特征及思维方式,每个人由于自己生活阅历的不同,自身性格的不同,以及感兴趣的事物不同,所以都会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事物思考管用的逻辑方式也就有所不同。二是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每个人的阅读量大小,见识度的宽窄,知识储备量的大小都直接影响着自身的文化修养,而文化修养夜雨自身人格魅力成正比关系。柴静也正是在这些方面都属于佼佼者,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闻人的风格。

2.1 柴静的话语特点

一是音质的特点,柴静本身的音域是中间偏低的,声音听起来给人感觉就比较稳重,冷静。早期在电台主持节目时,就靠自身声音网罗了很多受众。二是优美的话语,由于柴静阅读量大,知识储备丰富,在很多采访中我们都能看到听到很多优美精炼的语句,与被采访者妙语连珠,你来我往,如行云流水,给受众带来视听盛宴。三是客观理性的评论,本着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在面对争议性较大的新闻时,柴静能够客观的来陈述新闻事实,作为主持人能够平等的对待代表各方的嘉宾,作为记者,能够对采访对象真诚的提问并倾听,在此基础上表达观点。四是真实的情感,柴静不会在节目中直接站立场,会在尊重的同时把节目当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没有角色的优越感,不会站在制高点来质疑或询问,这或许也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吧。五是在处理细节上,柴静身为女性新闻工作者,有着天生的发现问题时的敏锐和处理问题时的细腻。

2.2 柴静访谈风格的特征

2.2.1 寻找独特的视角。

柴静在她的书中说到对她有重要意义的陈蛇曾经跟她说过,在采访报道新闻事件时,要关注到新闻中的每一个人,只有找到与别人不同的角度,故事才会有张力。柴静的访谈风格之一就是发现事件中的善。例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柴静在事发第一时间深入到一线,去跟进采访报道现场情况。当人人都在关注事件死伤人数,损毁房屋,受灾严重情况的时候,柴静选择接下来的七天都留在这里,去观察,关心,帮助这些受害者们。也就有了后来的《杨柳坪的七天》,那种在灾难面前的冷静,让人心生信念。

2.2.2 娴熟的采访技巧。

看柴静的采访很容易看到她的提问都是很有技巧的,让被采访者跟着她的思路往前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得到观众们想要的答案,与此同时,在被访者不愿回答或回答不出最接近事实真相的答案时,柴静的追问也显得特别有力度,加上她的身体语言,俯身前倾,真挚的眼神,都能得到很好的采訪效果。

2.2.3 真情实感的女性情怀。

身为女性,柴静也同样拥有女性天生的温柔,感性,在节目中经常能看到情感的真实流露。发自内心的关心,坚定而真诚的眼神,文艺优美的话语,不管是节目的开始还是结束,都会有柴静自己的一段话,客观理性,温柔冷静,娓娓道来。这也是上文提到的人文情怀的表现。

2.3 新闻工作者的女性风格

柴静曾经这样介绍自己,“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在她身上这样的对立关系显得那么合理,刚柔相济,个性与共性并存。

柴静的“柔”体现在她的亲和力上,她的外表有着知性的美,配合短发造型,在大部分节目中都穿着深色衣服,她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真实的情感,那份善良和身为公民的良知以及身为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都给人以沉稳独立的印象,她的采访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不会因为采访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态度,公平客观,一视同仁。这种独立的风格也通过柴静自身的地位,摆脱了之前受众对于女性形象的“视觉消费”观念。

柴静的“刚”体现在他对工作的专业素质上。一是在采访时尽力创造和谐的平等的轻松氛围,让被采访者不会太紧张,对采访对象给予充分的尊重,而不是刻意的去放低自己。二是挖掘事实真相的决心,专业素养高的记者不会只看到事件表面,而应该寻找到表象之下的真相,比如在采访药家鑫事件时,柴静并没有直接站在受众的角度来质问,而是看到了其家庭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导致的悲剧的发生,向受众带来了更深度的事件缘由,也体现了作为记者要对社会公共负责的任务。三是客观理性的陈述表达。在采访过程中,柴静十分注意措辞和自己的语气,使被访者更容易接受,更能敞开心扉,让被访者也拥有话语权,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同时用细节来展现真相,虽然细节在某些方面呈现的比较繁琐,但带来的效果也是惊人的。

3 独特的“柴氏范式”

柴静在节目中把自己定位为参与者,而不是一个冷漠旁观者,在访谈中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情感的结合,经常能达到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忘我的状态,以诚相待,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够理性的质疑,不会带有立场性。这样也就衍生除了很多柴静特色之处。

3.1 “柴氏提问”

一是提问方式,经过几年在节目中和在采访一线的历练,柴静的提问从封闭式逐渐转向开放式,从尖锐的追问和反问逐渐向理性冷静的陈述过渡,封闭式的提问相对来说更直接,能够直击真相,让受众观看时很过瘾,让被访者猝不及防,早起的采访风格柴静以犀利著称,但是通过转变,柴静的提问越来越有温度,与被采访者的对话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但也并不是放弃尖锐,只是绵里藏针。二是提问角度,柴静对待问题时,并不是质问的态度,而是疑问,是想探寻真相的疑问,在于采访对象接触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而是抱着理解的心态去了解,没有火药味,并不是在证明对错,需要的是平稳的节奏,让采访对象放掉戒备,不带成见的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三是提问逻辑,在面对不愿吐露真相,对自己过错狡辩的被访者面前,为了达到采访效果,柴静需要运用到自己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问题的编排上是层层递进的,让被访者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暴露真相。

3.2 “柴式感性”

柴静的节目中体现出的特点是柔和却又坚毅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理性,但也就是多了这么一份感性,才让柴静更加特别。一是源于她的女性特质,那份知性,平和的气质,让她在面对孤独症患者时流露出了真切的关心,在面对注射隆胸受害者时的那种惋惜与同情,这些都让采访对象对她的信任度提高。之前也有人质疑柴静是在表演,但无论是对药家鑫父母的安慰还是在脱下高跟鞋光脚追赶孤独症孩子时的执着,都是在示意关掉摄像机之后的真情流露,都是最真实的表现。二是适时的倾听与沉默,她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在采访对象抒发自己观点的时候,无论是认同还是反对,都会给予尊重,认真倾听,配以真诚的眼神,适时的点头,都能让效果无限放大,在采访对象对自己的狡辩无法继续时会选择沉默,而柴静此时并没有持续追问,而是报以同样的沉默让其不知所措,诚实对答。这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从柴静身上让我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那份新闻人始终应持有良知,那份对探寻事实的坚守,那份对人性的关怀。在增加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习惯,要学会主动观察,手眼并用。在新闻事业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用前辈们的成功不断激励自己,才能让自己磨炼成心里崇拜向往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柴静.看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记者人文关怀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