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为何能获唐玄宗宠幸

2018-07-08 10:30靳文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杨贵妃

靳文华

内容摘要:本文从杨贵妃的音乐才能、妩媚相貌、性格性情、机敏聪慧、善哭技巧五个方面勾勒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脉络,论述了杨玉环被李隆基宠幸的原因,对于人们认识这桩爱情佳话有所启发。

关键词:杨贵妃 宠幸 原因

大唐天子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成为诗歌及影视作品描写赞美的对象,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讴歌与褒扬,留下了男女情爱的一段佳话。如此执着痴情的老少鸳鸯为何能如胶似漆,杨贵妃有何魅力竟能把唐玄宗迷惑得神魂颠倒?请看以下归纳。

一.精通音乐,擅长歌舞

杨贵妃之所以与唐玄宗有共同语言,最主要的是其音乐才能。可以说,李、杨二人都精通音乐,可谓音乐知音挚友。唐玄宗会作曲,“上精晓音律”,“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又教宫女使习之。”(《资治通鉴》)唐玄宗“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新唐书.玄宗本纪》)杨贵妃“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旧唐书.后妃传》)“太真肌态丰艳,晓音律,性警颖”(《资治通鉴》)“玄宗梦凌波池中龙女,制《凌波曲》”(《海录晬事》)“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幾山所作也。”“歌《凉州》之词,贵妃所制也。”(《杨太真外传》)可以说,共同的音乐爱好和欣赏趣味奠定了李、杨二人形影不离的基础。再加上杨贵妃对弹奏乐器、敲击乐器、吹奏乐器多有精通,且善于歌舞,更让唐玄宗觉得,贵妃是个难得的人才,是个活宝。“上甚喜,谓后宫人曰:‘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乃制曲子曰《得宝子》。”(《杨太真外传》)史书记载,杨贵妃在弹琵琶、吹笛子、击磬等方面,造诣深厚,“诸王、郡主、妃之姊妹,皆师妃,为琵琶弟子。”“妃子无何窃宁王紫玉笛吹。……因此又忤旨,放出……”(《杨太真外传》)“太真妃最善于击磬拊搏之声,泠泠然新声,虽太常梨园之能人,莫能加也。”(《开天传信记》)“有中官白秀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献。……贵妃每抱是琵琶奏于梨园,音韵凄清,飘如云外。”(《太平御览》)

由此可见,杨贵妃堪称音乐才女,多种乐器拿得起,放得下,这种才能在整个后宫并不多见。难怪“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并非偶然。

二.长相妩媚,端庄俊秀

古有“环肥燕瘦”之说,但贵妃之胖,并不是肥硕累赘,有碍欣赏,而是肌肤丰韵,妩媚耐看。“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光彩焕发,转动照人。”(《长恨歌传》)这样一个“殊艳尤态”“才智明慧”“善巧便佞”的美人来至宫庭,怎能不使众多妃嫔“宠爱日夺”,“不期岁,宠遇如惠妃,宫中号曰‘娘子,凡仪体皆如皇后。”(《资治通鉴》)“至是得贵妃,又宠甚于惠妃。”(《杨太真外传》)“繇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娈万态,以中上意。”(《长恨歌传》)凭着自己独特的“工于谑浪,巧会旨趣”的本领,杨贵妃竟将李隆基玩于股掌之上,以至于唐玄宗对这个芳华凋零,且又把矮而胖的胡人安禄山收为义子的厚颜女人宠爱有加,“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资治通鉴》)“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长恨歌传》)

人的生理机能是有限的。自从得到杨贵妃后,年过半百的唐玄宗自然难以承受风情万种的杨贵妃的淫欲,不得不靠服性药以壮房事。“明皇正宠妃子,不视朝政。安禄山初承圣睠,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寝处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筋力不倦。帝秘之曰:‘此亦汉之慎恤胶也。”(《开元天宝遗事》)唐玄宗与杨贵妃之床笫欢爱,因唐玄宗年事已高,靠服性药催情,此说不妄,白纸黑字,有野史资料佐证,非小说家信口雌黄。

三.吃醋嫉妒,排挤妃嫔

杨贵妃被玄宗独宠,与其“妒悍不逊”的性格密切相关。开元之初,玄宗有元献皇后,武惠妃等。此二人先后辞世后,玄宗又纳梅妃。梅妃入宫,才刚笄年,“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无名氏《梅妃传》)在当时唐玄宗独宠梅妃的节骨眼上,杨贵妃的到来有何变故呢?她是如何将唐玄宗从梅妃身边拉到自己身边的呢?一方面因为“太真忌而智”;另一方面是因为梅妃“性柔缓”。二人角逐,勇而有智者胜,柔弱忠厚者退。“会太真杨氏入侍,宠爱日夺,上无疏意。而二人相嫉,避路而行”。(《梅妃传》)杨贵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凭着自己的个性之强争夺恩遇。她打击排挤梅妃的结果,导致唐玄宗不敢明目张胆地同梅妃见面,只能暗地偷情,最后连偷情也不敢了。每当侦察得知帝、梅二人幽会时,杨贵妃便怒气冲冲地赶来捉奸,追问:“梅精安在?”“夜来何人侍陛下寝,欢醉至于日出不视朝?”“上愧甚。”“太真怒甚,径归私第。”(《梅妃传》)她不仅强势地逼梅妃让位,也让其他妃嫔避让。“开元末,明皇每至春时旦暮,宴于宫中,使嫔妃辈争插艳花,帝亲捉粉蝶放之,随蝶所止幸之。后因杨妃专宠,遂不复此戏也。”(《开元天宝遗事》)杨贵妃凭借自己的醋意驱散群妃,自己获得专宠。

四.逗乐调笑,机敏善对

杨贵妃的另一能耐,既能逗玄宗开心愉快,又机敏善对,令玄宗十分满意。“明皇与贵妃,每至酒酣,使妃子统宫妓百余人,帝统小中贵百余人,排两阵于掖庭中,目为风流阵,以霞被锦被张之,为旗帜攻击相斗,败者罚之巨觥以戏笑。”(《开元天宝遗事》)“一日,明皇与亲王棋,令贺怀智独奏琵琶,妃子立于局前观之。上欲输次,妃子将康国猧子放之,令于局上乱其输赢,上甚悦焉。”(《开元天宝遗事》)“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资治通鉴》)以上是杨贵妃能想方设法让玄宗开心愉快的技能。一个饱暖思淫欲的帝王每日有这样的美女在身边,生活如此开心愉快还能不满意么?除此之外,杨贵妃的机敏善对,说话得体也让玄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上在百花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知则又殢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上又曰:‘尔则任吹多少?盖妃微有肌也,故上有此语戏妃。妃曰:‘《霓裳羽衣》一曲,可掩前古。”(《杨太真外传》)“后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鼎,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上大悦。”(《梅妃传》)能脱口说出这样一番拍马奉承的话来,这正是杨贵妃的机敏善对和过人之处。

由此可见,有杨贵妃日夜陪伴,唐玄宗不禁过得开心,每天欢洽终日,乐而忘国,乐而忘忧,還从早到晚听到恭维之言,这也成为李、杨须臾不离的一大缘由。

五.哭瞋并举,情感玄宗

杨贵妃为了个人贪图享受及家人的荣华富贵,不惜使尽浑身解数来笼络玄宗。她凭着姿色和才艺,机智地每日与玄宗谈曲论艺,寻找共同语言。除此之外,她还软硬兼施,瞋恼并用,更让大唐天子如醉如痴,深陷情感泥淖难以自拔。在李、杨爱情交往过程中,二人并非一帆风顺,毫无冲突可言,而是数次爆发尖锐冲突,导致杨贵妃多次被玄宗赶出宫庭,遣返回家。但每次遣返后,都是杨贵妃略施小计,或以泪洗面,哭诉旧情;或剪发认错,留下念想;最终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让玄宗回心转意,再续前缘。这恐怕是杨贵妃的又一大本领。

太真“妃常因妬媚,有语侵上,上怒甚,召高力士以辎軿送还其家”,“妃悔恨号泣,抽

刀剪发授力士曰:‘珠玉珍异,皆上所赐,不足充献,唯发父母所生,可达妾意,望持此伸妾万一慕恋之诚。……上得发,挥泪悯然,遽命力士召归。”(《开天传信记》)

“初,令中使张韬光送妃至宅,妃泣谓韬光曰:‘请奏,妾罪合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发肤是父母所生。今当即死,无以谢上。乃引刀剪其发一缭,附韬光以献。”(《杨太真外传》)“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兄铦之第。是日,上不怿,比日中,犹未食,左右动不称旨,横被棰挞。高力士欲尝上意,请悉载院中储偫送贵妃凡百余车,上自分御膳以赐之。及夜,力士伏请迎贵妃归院,遂开禁门而入。自是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资治通鉴》)从以上诸例可以看出,杨贵妃软硬兼施的一面。当她触怒玄宗被遣返原籍时,她时常采用“悔恨号泣,抽刀剪发”的过激行为,一是表示认错悔过,二是表示以死明志,留头发纪念。其目的就是让玄宗回心转意,重新接纳她。根据史料分析,杨贵妃这一招还真屡试不爽,多显奇效。

唐玄宗之所以独宠杨贵妃,是唐玄宗好色之本性与杨贵妃的独特魅力、性格特点融合的结果。这种爱情佳话一直延续到杨贵妃三十八岁时被缢死马嵬坡时为止。但令人不解的是,杨贵妃从为寿王妃时开始到入宫陪侍玄宗,前后二十余年,可史书并未记载其生育情况,是杨贵妃有生理缺陷,不能生育,或是为了个人及家庭幸福不愿生育,其中隐情和玄机不得而知。但在封建社会的唐朝,凭着杨贵妃的才智,一旦生下皇子,其皇后之位非她莫属,这恐怕也是杨贵妃梦寐以求的事情。笔者以为,杨玉环先委身于寿王李瑁,再入宫陪侍玄宗,其间又与大腹便便的义子安禄山有染,不难看出,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并非坚如磐石,忠贞不二的爱情,杨贵妃堪称是一位高明的演员而已。那种“在天”“在地”终身厮守的誓言,充其量是一方懵懂一方清醒的戏文。

《新唐书.玄宗本纪》这样评论说:“呜呼,女子之祸于人者甚矣!自高祖至于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祚既绝而复续,中宗不免其身,韦氏遂以灭族。玄宗亲平其乱,可以鉴矣,而又败以女子。方其励精政事,开元之际,几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甚爱,忘其所可戒,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通行本

2.《新唐书》通行本

3.《旧唐书》通行本

4.《开元天宝遗事》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杨贵妃
杨贵妃死亡之谜
杨贵妃死亡之谜
论元代咏史散曲中的杨贵妃形象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出处
贵妃醉酒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梦回大唐
杨贵妃人物形象的变化及成因
杨贵妃出走日本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