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精准扶贫实施策略研究

2018-07-09 13:51黄春
商情 2018年26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实施策略旅游

黄春

【摘要】我国进入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旅游扶贫目标要实现,必须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旅游扶贫要对村级旅游资源进行精准化规划,并做精准化实施策略。

【关键词】旅游 精准扶贫 实施策略

旅游扶贫是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了Pro-poor Tourism(PPT)概念,称为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首次提出了关注特定目标人群(贫困人口)的旅游收入增长的活动。国外的旅游扶贫是主要包括有益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PT)和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ST-EP)等概念加以表述。PPT主要是通过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益,让其明了旅游的各项负效应,进行政策或过程的改革等措施,打开贫困人口的发展机会包括经济收入、生活状态改善或参加决策制定等目的(Caroline Ashley,2000)。(ST-EP)主要强调旅游的可持续性,是对PPT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NaomiM.Saville,2001)。两个概念的提出,旅游学术界一致认为其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了解各种与贫困相关的课题的较连贯的结构,不是一种特别的旅游产品或部分,只是一种方式和途径。国内部分学者所提出的政府主导型、项目带动型、景区帮扶型、公司十农户型及农户自主经营型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李佳,2010);还有学者从动力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监控系统等要素系统的立体化旅游扶贫运行机制(李国平,2004)。在各地乡村旅游扶贫实践中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实现了阶段性的脱贫目标(张伟、张建春,2005).

虽然各种扶贫方式都是关注贫困人口的经济利益增长这个核心,但是旅游生产在地点资源依赖及资源公共性的特殊性,使得旅游扶贫的机制、路径、方式与技术都与其它扶贫有着巨大的差异。其它产业扶贫可以通过商品、劳务以及资金的移动来实现“村”概念经济发展或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提升,但旅游扶贫则是到达参与式扶贫,即必须通过促进旅游者到达乡村社区或贫困户家,实现服务、商品等的销售收入增长来脱贫。

当前,我国进入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扶贫是社区利益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是社区地点可持续发展扶贫,是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实施规划。旅游扶贫目标要实现,必须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

乡村旅游发展由来已久,国际国内研究均表明“社区通过旅游业实现全面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我国从80年代以来,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农户的经济收入增长作用是显著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实例众多。但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是市场驱动下村民自发参与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指在距离城市主消费市场一定距离范围内村民自发参与提供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居民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农户自发式发展农家乐或民宿;以社区集体开发村民自主参与,如郭县农科村组织的桃花节;城镇投资者在乡村植入式开发农家乐、民宿或度假村、采摘园等,村民主要获取租金收益或参加企业工作。

以上这三种方式中乡村旅游参加与否直接与参加者自身的理念、能力、资本以及市场条件有关。伴随着各地乡村旅游发展,村民之间从社区旅游经济增长中获利的不平衡性增加,乡村中贫富的悬殊不断扩大,传统乡村生产方式下聚落中公共性以及公平性都受到不断挑战。

一、旅游扶贫的涵义

(一)旅游扶贫是社区利益扶贫

“社区增权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之间关系密切”。虽然国际国内的研究中均认为社区参与主要体现在参与旅游地的发展决策和参与旅游收益分配两方面,前者是实现社区参与的关键步骤和保障程序,后者是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直接原因和主要目的。许多认为社区利益的扩大需要社区参与旅游规划,而Simpson(2008)则指出社区参与决策过程对于其它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包袱”,并列举中国、泰国、巴西的实例说明发展旅游经济重在使社区获益而非社区参与决策规划过程。旅游扶贫应该构建促进社区旅游乘数效应扩大及尽量减少漏损的旅游发展政策。

(二)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

不同于許多的输血式的扶贫,旅游生产参与者可以延续自己许多基本生产与生活能力,待客接物、干净卫生。再通过各种观念与专项技术的培训,以及市场经验的累积,贫困户以及村民的服务理念和能力都会不断提升,逐步具备适应未来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旅游扶贫是社区地点可持续发展扶贫

Holden(2008)发现大量的事实也证明经济增长并不总是能够使社区得以全面提升。Connell(1997)则指出社区参与不仅仅意味着物质资源的高效合理分配,更是通过知识共享和认识自我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发展的过程。旅游扶贫不仅关注经济利益,其它生活利益(自然、社会、文化)等无形的福利的获得也是我国旅游扶贫中必须考虑的发展要素。

(四)旅游扶贫规划是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实施规划

包括了社区旅游经济增长的短期计划以及社区发展的长期计划。旅游扶贫规划是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利益平衡规划以及乡村公共环境质量的提升规划。旅游扶贫规划是乡村社会文化持续发展规划。以乡村人口的价值观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文化,是乡村空间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或条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是乡村社区融合规划,而非乡村社区单一的产业规划。

二、旅游扶贫实施要点

(一)旅游扶贫需要精准化

旅游扶贫目标要实现,必须精准化。精准的本意是非常准确。旅游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扶贫的精准不仅是贫困人口生活与生产条件精准,而且更需要对贫困户所在社区的资源结构、资源分析与评价、产品转化方式、旅游发展问题的诊断、扶贫模式选择、贫困户参与方式以及扶贫模式的进行精准判定与设计。这才能对旅游扶贫的目标制定、适宜发展区域判断、旅游扶贫原则或政策、旅游扶贫的模式选择以及贫困人口旅游收入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二)准确地把握贫困人口的生活与生产条件,这是合理确定扶贫目标的前提

旅游扶贫对于贫困人口现状分析,既包括一般的家庭劳动力、收入、能力、健康这些情况,更重要是需要了解当地贫困人口生活与生产空间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条件。如村民住房是否是风景住宅:可观山景或河流、可以避暑度假、有良好的村落風景等。

(三)旅游扶贫需要对村级旅游资源的精准化,对社区旅游产品进行定性、定位并做产品战略

在这里,要认清旅游生产的特殊性:一是旅游生产是地点依赖型生产,对地点的进入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以及生产条件有着明显的依赖关系。二是乡村旅游生产是一种公共性生产。乡村的景观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都具有较为显著的公共性。

因此,旅游扶贫不是依赖贫困户个体资源,而是依赖村级整体旅游资源。社区的进入条件、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历史条件决定社区的旅游资源条件与质量。而大量的乡村文化资源在无记录、无研究的情况下迅速消失,影响后期发展。“PPT认为需要为贫困人口提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发展机会,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劳动力、商品和服务,扩大旅游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创造政策框架与规划背景”。

三是社区旅游发展问题的准确诊断,将会影响到旅游扶贫的目标及战略、政策框架、行动方向及效率。问题的准确诊断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扶贫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问题的诊断有利于构建合理的政策框架,如差异化的政策,包括文化差异化、自然差异化等,环境保护政策,公共服务政策以及社区乘数效应政策。

四是旅游产品生产模式的精准选择,会影响扶贫旅游模式以及旅游扶贫的绩效

乡村资源的产品生产模式是指旅游资源适合建设景区、餐厅或民宿还是旅游商品。不同产品的开发成本以及选址条件上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到不同的开发模式,景区建设一般是贫困户难以独立完成生产,贫困户则以住宿、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的产品生产模式为主。可持续旅游将直接影响到扶贫旅游生产的选择。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WTO)提出可持续旅游消除贫困(ST-EP)计划,ST-EP强调为旅游扶贫的示范项目提供启动资金,加强可持续旅游与减贫的研究等。

三、旅游扶贫精准化实施策略

(一)精准了解贫困对象,建立一户一台账的旅游扶贫发展档案

首先精准了解贫困对象参与旅游的空间条件。了解每户贫困户的收入、年龄、文化程度、劳动力条件以及致贫原因等,同时现场勘察每户贫困户的住房条件,主要是房屋建设时间、完好度、面积、院落空间大小、位置条件等,以及每户住房的景观条件评价。精准分析贫困户旅游参与能力。除了贫困户的自身能力外,我们还需要对贫困户在服务理念、市场特色商品开发、农业与养殖业传统农产品、服务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以预测贫困户参与旅游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经营的方向,明确贫困户参与旅游的方式与模式。结合贫困户的住房面积、院落规模、位置条件,能力条件以及家庭劳动力的数量,以及可开发的旅游产品条件明确不同的贫困户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直接参与模式和间接参与模式。直接参与模式包括村民自主经营住宿;自主经营餐饮。间接参与模式包括发展农业种养殖业;出租房屋获取租金;经营手工艺品;经营商品;到旅游企业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工作;获取集体收益的补助等。并结合扶贫档案精准到每一户。

(二)精准评价社区资源

需要运用旅游资源的评价系统对社区的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社区资源中的自然资源外,核心是文化资源的评价。文化资源的多样性、文化资源的美感性、文化资源的关联性、文化资源的规模性等评价会对后面的产品设计发挥重要作用。

(三)精准规划社区高品质的公共环境

社区资源以及社区的公共环境品质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一是乡村的景观环境。自然景观的特色以及环境,社区景观资源及环境都十分重要。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村级的基础设施、景观特色与新增设施的规划建设,保护社区资源特色的持续吸引力。民居建筑在外观不改变的前提下,进行内部特色环境的打造。二是乡村的产业环境。应在旅游规划的同时保护村生态绿色农业、养殖业的发展空间,鼓励村民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建立村级生态农产品品牌,增加旅游者的现场农产品消费。三是应加强乡村宜居环境的建设。村景观的整体打造、村公园的建设,乡村客栈等的开发,增强村的旅游吸引力,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为缺乏自我脱贫条件或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的机会,也为村的集体分享奠定条件。

(四)可持续的乡村旅游产品规划设计

可持续的设计是处理好新的开发与乡村环境的整体性。一般新的建设和设计融入到乡村而不能突兀,最好是以保障乡村景观的可持续性,普遍采用绿色公共设施。

文化的多元化保护。多元化改造与建设贫困户的住房与前庭后院。结合村寨的特色进行不同村寨建筑符号体系设计,住房的花木、果蔬、标识符号等的规划设计,结合每户贫困户主人的文化背景与偏好进行规划设计,丰富了乡村多元化的产品,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性。同时应对贫困村的厕所与排污设施的干净与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贫困村的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品质得以提升。

2018年3月,国家旅游局联合12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共梳理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贫困村2.26万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30万户。下一步,国家旅游局将每年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将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文件中指出,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做好乡村旅游扶贫就是要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的各种模式,以充分体现服务农村社区、传承本土文化、实现减贫发展的目标,亦符合国家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的精准扶贫原则。因此,实施可持续的乡村旅游产品规划设计,打造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战略,突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精品,不仅有利于全面落实乡村帮扶政策,打好十三五期间的乡村扶贫攻坚战,更有利于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资源优势,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和增收提效,增强乡村的自贫“造血”功能,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佳.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国平.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J].旅游学刊,2004,(5).

[3]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1).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实施策略旅游
旅游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