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失效的常见原因及改进

2018-07-09 08:35钟建栋
财会学习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失效内部控制企业

钟建栋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强化,对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是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已经得到了企业内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促进企业各项运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维护好企业资产的安全,避免不良行为的出现。本文主要针对内控失效的常见原因及改进展开深入的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依据。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

目前,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但是内部控制失效现象屡禁不止,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寻找出内控失效的原因,采取切實可行的改进措施,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应用价值,进而促进现代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概述分析

对于内部控制来说,给予了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强大的保障性作用,维护好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避免徇私舞弊、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进而践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要围绕内部控制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等。一般来说,计划、组织以及控制等职能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其中,控制工作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准确衡量企业业绩,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职责划分和制定标准等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准确衡量下属的业务活动。要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为依据,对企业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性是内部控制工作的特征之一,企业董事会和企业管理层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保证财务报告对外公开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遵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进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企业内控失效的常见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方式比较单一

内部控制方式严重影响着内部控制执行效率,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各项因素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内部控制方式比较单一、片面,很难满足内部控制管理的实际需求,这种现象在企业发展中经常出现。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工作实际开展中,仍然采用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没有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结合相应的运营标准来创新管理方式。所以,内部控制方式比较单一、片面,是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引发内部控制失效现象。

(二)内部控制过程缺少监督管理机制

要想解决内控失效现象,要将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然而在实际上,一些企业即使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制度的落实力度严重不足,在执行过程中形同虚设。由于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很难将企业行为规范化。

同时,虽然一些企业具有内部审计,然而审计职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其独立性严重缺失,受到了其他职能部门的干扰。并且在内部审计职能中,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局限在会计账目的审核等方面,很难准确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进行评价。

(三)缺少风险防范系统的构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出现了诸多经营风险,如果企业不加以进行及时处理,缺少对风险防范的高度重视,将会严重限制企业正常发展。然而现阶段,一些企业风险防范尚未有效落实,风险防范管理观念比较薄弱化,风险管理力度严重不足,尚未构建风险管理系统,在风险发生时,缺少相应的应急机制,滋生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四)信息交流与沟通不力

企业在信息系统的构建中,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一些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内部管理,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实施优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引进的系统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且也有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信息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的开展较为失力,造成了内控失效现象。

三、企业内控失效的改进建议

(一)强化内部控制方式

现阶段,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实际开展中,其落实力度严重不足,不利于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内部控制工作实际开展中,要遵守相关法律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方式,注重内部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创新,确定规范的职责分配和授权体系,将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采购和运营工作等。

(二)加大内部监督力度,强化内控的考核机制

1.企业要严格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将内部审计与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充分结合在一起,社会审计人员要利用审计方法,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对于不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要予以严厉的惩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职能,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赋予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较高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要直接由董事会、总经理进行管理。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方面,要招聘胜任力较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必要时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短期外包来进行人员培养,确保内部审计人员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

2.企业要树立全新的内部控制管理观念,制定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较高的参与度。积极构建考核激励机制,对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审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内控工作常态化。

(三)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要积极构建风险应对机制,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环境,进行综合的考量与分析,制定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要全面防范和控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将风险进行转移或应对。同时,企业全体人员要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观念,定期开展一系列的知识培训,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进而避免内控失效现象的出现。

(四)加强企业信息交流与沟通

在内部控制中,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可以做到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提高信息传递速度,防止滞后现象的出现,确保员工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企业要构建配套可行的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准确收集与整理,及时报送给相关人员,充分反映出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确保良好的经营效果。

(五)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效率

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进行准确评估。在对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进行评价之前,要定期上交内部控制效率的报告,寻找影响内部控制效率的因素,有效评价内部控制效率,可以发挥出内部控制应有的效能,确保企业信息的畅通无阻。

此外,企业也可以结合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自评或他评,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弥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点和空白点,这对于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极为有利的。

(六)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想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执行,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力扶持和维护,创建健康、和谐的内部环境,增强企业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首先,要明确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可以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员工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企业要尊重员工、了解员工内心需求,增加员工的幸福感,达到双赢的目的。

其次,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企业团队协作精神,可以为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提倡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对于企业文化来说,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丽萍,丁雅茹,仲之祥.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6(34):132-133.

[2]沈娟,郑红梅,姜新毛.论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对企业经营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5):54-55.

[3]陆莉.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对策[J].全国商情,2016(19):36-37.

(作者單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猜你喜欢
失效内部控制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三伏贴“失效”三大原因
大学化学实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再生处理研究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