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2018-07-09 12:52雷波
科技风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高校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文化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接班人,肩负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以它浓厚的文化深度和哲理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在高校立德树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是一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做法,有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所谓三观,即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生活环境和成长教育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三观”,虽有差异,但也需要人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走向真正属于他们的正确人生。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形势之中,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点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的提高了,但是仍然存在着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与进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外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和人们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如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摒弃中国优秀文化等。而大学阶段,正是学生处于三观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在于对学生的不断教化,因此在教化过程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美德和提高综合素质

當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00后,享受着国家改革开放后的一切硕果,但与此同时也承受着外来文化的侵蚀以及社会快速发展下所导致的恶劣后果,如道德滑坡事件和价值观上的混乱。比如在大学生团体中容易出现过度追求奢侈品、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就现象出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真、善、美、谦让、忠诚等,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律自强自我约束,以培养高校学生自身美德,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三)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众所周知,历经多年的历史波折,中华民族在不屈不挠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为在我国曲折的发展道路上,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感,才会出现一大批的英雄前仆后继的作出自我牺牲,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富强。因此,在高校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教育,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努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途径

(一)以网络为媒介进行宣传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高校中我们不难发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几乎是每个学生人手一部了,因此这就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倘若我们以网络为媒介,大力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么何愁不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呢?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互相交流,App的开发以及网络阅读等手段来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让学生们进行学习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我国的国粹,不断的形成自身的美德,在日常琐碎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言传身教,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要想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那么前提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成才成人。因此,高校要不断地加强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定期给予培训,使教师不断地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给教师开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讨论课、课后反馈互补等,使他们认真的学习,并形成一种内在的素养,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立德树人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校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形成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美德体系,以促进他们的成才成人,最终实现高校的立德树人。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当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加强组织和开展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比如定期举行专家讨论会、学术演讲会、课后交流会、报告会等,以此来帮助广大的学生认真的了解和解读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参观浏览古迹、古人故事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推动高校进行立德树人。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文化软实力在国与国之间竞争力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助于启发当代大学生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美德体系的建立,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宣传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不仅是历史理性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现实性要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传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必要途径,只有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高校立德树人进行融合对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恢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九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周刊,2017(33):2930.

[2]鞠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意义解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2):5457.

[3]林炎红,张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1):8688.

[4]郭继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概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01):109116.

项目: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Ky201707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雷波(1980),男,陕西富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高校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