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探析《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2018-07-12 09:59王媛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

摘 要: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前者对于后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较之纯语言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学习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并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探析大学现行的《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设计和编写理念,强调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与跨文化交际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着重强调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材编写与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必须紧密结合。而《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正是在这一编写原则的指导下完成的。

一、跨文化交际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着制约作用。只有深刻理解一门外语语言文字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才能将这种语言学好。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和语用规则,而后者则与这种语言所属的文化密切相关。不同语言群体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使用规则。要想与不同语言群体的人进行有效交流,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知识。因此,要想以一门外语为工具,从而获得以这一工具为载体的良好的交际能力,就必须学习这门外语所包含的文化。

2.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

长期以来,外语学习以纯语言学习为主,缺乏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不重视文化的导入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学习,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对人才的需求。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第一次将跨文化交际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学习语言本身,又要学习语言文化,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多重文化交流能力。

二、《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1.《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设计和编写中的跨文化交际理念

《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是基于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状况及教材使用情况下,设计和编写的一套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大学英语主要包括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同时包括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鉴于此,该教程在设计和编写上,以现代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在教授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利用教材、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学媒介,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恰当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自主进行英语学习。该教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文化素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特点。选材保持多样化、经典性和教学中的可拓展性,为“教”与“学”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练习形式随单元主题有效变化,并与目标技能紧密结合。该教程在选材、注释和练习活动设计中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世界各国的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和鉴别,进而培养学生的多重文化交流能力。

2.《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内容中的跨文化交际体现

《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的,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程内容涉及真实的日常生活交际活动,贴近真实的生活场景,同时又具有典型性。在语言和内容的安排上,阶梯螺旋式地提升难度。教材主要讲授听说技巧、语言交际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有语言基础知识的内容,又有语言文化的渗透。该教程的内容有两个亮点:一是每个单元都有真实语料(电影、新闻、访谈、纪录片、演讲报告等多种题材),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实现了教材的跨文化交际理念;二是教材内容以标准的英音和美音为主,适当引入其他口音,如亚洲英语口音、澳洲英语口音、拉美英语口音等。这种设计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了真实、自然的教学语境,同时带领学习者走出课堂,走进真实的语言世界。

《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每单元均有不同的主题,涉及不同的日常交际情境,内容结构由7个教学模块组成。“Unit Goals”明确单元交际目标。“Getting Ready”也就是“Lead-in”部分,是课上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导入主题。“Inside Classroom”重点在于对学生微技能的培训,侧重教学目的和交际功能的训练,包含3个含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Scene”,融合了交际知识和交际技能。每一个“Scene”里都有3个“Task”,两个涉及听力练习,一个是口语练习。在每一个“Task”里,编者始终将跨文化交际理念融于基本的语言知识系统,实现了语言和文化的交融,力图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地位进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这一部分的教师用书中,“Cultural Note”详细介绍中西方文化中礼节、习俗、教育等领域的差异,为接下来的听力和口语练习做好文化意识上的准备,并进行恰当的角色扮演、情境对话,实现从“视”到“听”再到“说”的过程;“Beyond Classroom”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现实交流、深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含2个“Scene”,都是多种题材的真实语料,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别;“Project Design”是较为复杂的一项口语活动任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Further Study”为学生推荐影视作品、网站、书籍等拓展学习的资料,供有需求的学生自主学习;“Self-evaluation”是单元内容及交际能力的综述,学生可进行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的检测。

综上所述,《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高质量的语言素材和地道的语境中为学习者呈现优美的画面和纯正的语音,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感官系统,形成了完整的视听说同步学习模式,促进了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此外,该教材还融入了跨文化交际的理念和知识,了解和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最终达到消除误解、有效交流的目的。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具体实施内容的选择,即教材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就要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在现如今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下,只有将跨文化交际理念贯穿于大学英语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之中,实现理论学习与应用技能学习并重,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兰芳,徐桂艳.谈外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J].教育探索,2007(6):50-5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孙晓慧.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陕西师范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3).

作者简介:王媛(1981— ),女,江苏徐州人,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