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超越读书与手机虚拟课堂

2018-07-13 06:40胡选成张向红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读书传统课堂教学

胡选成 张向红

智能手机使虚拟时空延伸到每个人的世界,读屏超越了读书,也使教育教学中虚拟课堂的实现,具备了其基本的媒介条件。

一、读屏与读书的并行与超越

1.读屏与读书并行。随着“智能手机的突然崛起”[1],“读书早已不仅仅是以单一的纸质书本为依托,取而代之的是借助电子媒介进行的可移动式阅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阅读来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社会开始进入读屏时代。”[2]

手机阅读的便利和快捷以及无限的信息量等特征,使人们(尤其是诸多村民和市民由于所处地藏书量有限)的信息和知识来源迅速移向读屏。原来以读书为主的知识界,因为读屏的电子检索便利和文字编辑简便等,也很快趋向读屏。

读屏更加适合快节奏的生活和知识的获取。智能手机将学习从原来需要学校、书房等特殊而安静的环境和有足够毅力才能实现的传统时代,带到了现代化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读屏时代。并以图文并茂和娱乐性、通俗性的内容,迅速普及于大众。

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整个社会人人读屏的时代,学校学生依然以读书为主获取知识,于是出现了读屏与读书并行的现象。

2.读屏超越读书。据调查,“2015 年60%的成年国民进行手机阅读,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也首次超过1小时。”手机阅读“成为文化主流。”[3]2017年4月“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74.4 分钟。”“城镇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为40.99分钟,但农村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为42.70分钟。”[4]“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5]“数字化阅读终将会取代纸质阅读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6]

这些数字统计以及现实生活中有目共睹的实际状况,反映出读屏率的迅速上升,而且读屏的人数和人们在读屏上所花的平均时间都已经超越了读书。读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

因为“手机除了可以帮助他们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外,更多的是满足他们对手机小说、杂志、新闻娱乐资讯等方面的阅读需求。”“利用手机终端进行的阅读多是一种瞬时学习”,“手机阅读场域和时空的‘碎片化’”,“弥合了当下”人们“碎片化的生存模式”。“手机阅读传播的‘快捷化’特征让阅读文本还表现出极强的时效性,在极短的时间里借助手机阅读以几何倍数递增的传播速度席卷全国”。[7]

因为手机的生活实用功能不断扩展,“便捷生活在指间”;“抓拍提醒路况信息一应俱全”[8];“掌上生活令人着迷”[9]“把钱包‘装’进手机”等,人们的社会日常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由于手机读屏方便、快捷、大量、高效的优点,使之迅速超越读书。并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发展,手机读屏将更具超强趋势,显有替代电脑读屏的可能。

正如保罗·莱文森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曾写道的“手机满足了人类的需要,这个需要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就是走路和说话的需要,移动和交流的需要。”[10]

二、手机在学校课堂上被排斥的主要原因

“电子白板、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学中备受关注。相反,提到智能手机却只会让人联想到课堂上黑压压的‘低头族’,在信息化教学中常常被忽略。”[11]确切的说是被排斥,原因诸多。

1.传统教育教学资源雄厚和转型困难。学校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远离手机,聚焦课堂”“把手机交上去,把成绩提上来”[12],其實质是传统课堂教学积淀的自信;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教学资源和管理基础体系的强大。

竭力维护传统课堂教学者,看起来是担心学生在管理上的失控,实质上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转型之难。已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与数字化、虚拟化的对接,并非易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隔代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从读书的传统时代向读屏的信息时代的转型。

这种转型的难度首先是学生分化的趋向:以往不喜欢听课和读书的学生,可能会成为喜欢听课和读屏的人群;以往学习认真的学生,可能会成为对自己失控的网络沉迷者,由此而来的是学校和家长都担心和害怕手机使学生偏离成长轨迹,而误入歧途。传统的教育教学,却能够为学生提供被大众认可的稳定的成长轨迹。

2.学生读屏兴趣的忽视。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一直关注科技化,忙于关注教师的教法手段技术的更新,而对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与科技发展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也没有被普遍认可。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用科技化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还是一如既往。虽然能够看到教师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中相关教学资源,但学生普遍不能够直接使用科技产品。很显然这并不代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有些家庭为学生配备了多种学习软件和平板电脑等设备,学生因为对视频等屏幕学习颇有兴趣,学习时间缩短而学习效率提高,既有益于缓解学生学习普遍疲劳的状况,又拓展了学习的自由度。这反映出使用科技的虚拟化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明显不同。然而,学生读屏的学习兴趣普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普及性虚拟课堂平台和学习科技化共识的缺乏。2017年“九成的在校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将其用于学习的微乎其微”[13]。说明手机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所提供的娱乐和生活服务型内容居多。而相应的学习型的功能和平台以及软件等还存在着普及问题:要么收费比较高,要么其平台功能不被了解,或者还在待开发中。

科技方面产品的开发使用,处于前沿的是商界和收入中高层家庭的学生。学校能够普及,需要大量的经费和整个教育界能够达成理念上的共识。这种情况致使学校学生学习方式的科技化,有其相当的难度。

教师操控手机平台的技术和心理也相对滞后。不与学生面对面教学的手机虚拟教学,一方面教师要授课,另一方面又要对手持手机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管理,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应的成熟机制,也由此使教师群对此信心不足,面对诸多不同时空的学生课堂教学技术也还需要不断完善。

教师和家长对网络手机中的娱乐、游戏等功能影响学生学习的问题,也是极度不安。所以社会对手机虚拟环境的净化,也亟待改善。

未来型即科技型的手机虚拟课堂,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新的科技教育理念共识的达成。

4.技术及其管理方式等条件的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学习,目前抵制者多于支持者。因为学生使用手机存在很大的偏向性。这是手机环境下的教学技术疏漏管理的问题。

在手机等虚拟环境下,学生的社会化管理要与学校共同进行。或者说,目前基本全部归于学校的学生管理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要由社会分担,走向社会化。虚拟课堂教学中,管理学生需要的网络管理方式也还不具备。

虚拟环境下,家庭、学校、社会、教师如何有效管理学生,长期以来所铸就基本完备的实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要与多重完备的虚拟教学管理相辅相成,并非易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手机虚拟课堂在历史教学中实现的可能性

1.历史教学视频等资料的手机共享与网上获得。在整个社会学习手机化读屏的情况下,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现代化”之外。历史教学中的视频等资料可呈现于手机教学平台共享,并组织相关交流。“通过手机……随时和学生沟通交流,课堂上集中反馈学生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教学相长。”[14]

读屏时代学生所读取到的信息广泛而众多。学生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手机学习需要或规定学习的内容。这种通过运用手机而无需固定于学校教室的学习模式,使学校中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对学生失去了选择的唯一性,或者说学生的听课有了可以选择的余地,使学习获得了空间上无限性。

手机umu等平台所构建的“虚拟课堂”,与以往强大的传统课堂已相辅并行,而且体现出独特而又引人注目的生命力。手机虚拟课堂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历史课问题探究的师生手机交流和网上查询。“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在技术层面……学习平台或软件的开发”[15],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师生通过手机umu等平台,可时实看到每个人的参与讨论,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性交流,对传统课堂上偷懒的学生,也是促进其参与课堂的有效方式。也可广泛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扩展。以人手一屏,可读、可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手机虚拟课堂。

教育教学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其动力源自地区间的竞争。在许多地区还对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疑虑重重之时,科技先进的一些地区却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始使用手机,利用手机umu等平台,适时构建起“虚拟课堂”,或使用相应的学习软件,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效率得到提升,突显了虚拟教育教学的优势。

从读书到读屏使传统课堂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可将教师的讲解和可以看到的网上相同内容进行及時比对,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以相互促进。

3.历史教学正能量价值观结论的手机交流与网上发表。科技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历史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课堂结论部分,学生用手机各自总结、上传发表自己的观点,加以教师的简评,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新知识的创造,并领悟、形成正能量的价值观。

“学生和老师都坐在虚拟的教室中”,实现“万物可感”和“万物物联”[16],这是未来科技环境下对师生课堂教学的设计。目前采用umu互动教学、视频直播、转播、群聊、分享等方式,已经使教育教学的学习领域也与现代科技开始关联。

智能化手机在课堂上的运用,必然会促成传统课堂的转型。传统课堂教学向手机化、虚拟化教学的转型,是渐进性的,也是发展性的,它能够融合传统课堂与现代技术的优点,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给学生以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愉乐的学习体验。

【注释】

[1][11][13][15]胡存华:《“玩转”智能手机,“低头族”也好学》,《中国教育报》2017年第5期。

[2][3][6][7][14]董媛康:《“读屏时代”手机阅读的审美嬗变与理性反思》,《北方文学》2017年第3期。

[4]李哲:《成人人均每天接触手机超74分钟,有你吗》,《经济日报》2015年4月21日。

[5]张贺:《人均读书近8本》,《人民日报》2017年4月19日。

[8]李菲、杨萍:《城市新生活手机“刷”出来》,《人民邮电》2013年9月17日。

[9]《互联网步入“手机时代”》,《人民日报》2013年1月24日。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编制:《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22日。

[12]王刚:《课堂请手机离开“低头族”会抬头听课吗》,《辽宁日报》2016年3月30日。

[16]陈姝:《2020年的手机更聪明》,《深圳商报》2015年7月16日。

猜你喜欢
读书传统课堂教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少年力斗传统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