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2018-07-13 14:13华仲森陈之青俞雷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膝骨性谷胱甘肽关节炎

华仲森,陈之青,俞雷钧

(1.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骨科,浙江 杭州 310015;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浙江 杭州 310012)

膝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可累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质[1-2]。氧化应激可以在关节局部诱导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加速膝关节的退行性变[3-5]。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水解产物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研究显示,维生素E可以降低氧化应激水平[6-7]。国外BHATTI等[8]对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E可以通过降低动物模型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症状。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尚缺乏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4例,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随访期各失访2例,最终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4~74岁,平均(61.57±5.12)岁;男性26例,女性14例;病程1~11年,平均(6.12±2.16)年。对照组患者年龄41~75岁,平均(61.22±4.88)岁;男性28例,女性12例;病程1~12年,平均(6.22±1.9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膝骨性关节炎,X射线检查显示单膝骨性关节炎,同时有疼痛等临床症状;②年龄18~75岁;③同意参与本研究。

1.2.2排除标准①膝关节结核等其他病变;②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③恶性肿瘤;④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病;⑤肝、肾、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⑥急、慢性感染;⑦结缔组织病;⑧长期卧床;⑨焦虑、抑郁等精神病变;⑩因病情需要手术治疗。病例脱落标准:因转院、放弃治疗、不能配合治疗、随访期间失访。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扶他林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减肥、减少关节活动度、限制活动等常规治疗,必要时可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如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关节畸形等,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维生素E[β天然d-a-维生素E胶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批号:150829],100 mg/次,1次/d。总疗程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氧化应激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1.4.2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Ma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包括疼痛评分(0~20分)、关节僵硬评分(0~8分)、日常活动评分(0~68分),3个评价指标之和为WOMAC总分

1.4.3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根据患者有无跛行,是否需要支撑物,有无绞锁、关节不稳、疼痛、肿胀,上下楼梯是否困难,以及下蹲是否困难等进行评分,总分为0~100分,总分越高,关节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丙二醛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n=40,±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n=40,±s)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μmol/L) 超氧化物歧化酶/(u/ml) 丙二醛/(nmol/ml)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 184.57±28.57 122.73±25.65 142.57±20.93 104.82±18.94 2.24±0.38 2.37±0.42对照组 181.58±30.12 145.92±26.74 144.81±19.78 122.68±19.84 2.31±0.31 2.45±0.44t值 0.456 3.958 0.492 4.118 0.903 0.832P值 0.650 0.000 0.624 0.000 0.369 0.408组别

2.2 两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积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积分及WOMAC总分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积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积分及WOMAC总分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见表2。

2.3 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增加。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n=40,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n=40,分,±s)

疼痛积分 关节僵硬评分 日常活动积分 总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 10.47±2.73 7.38±1.54 4.81±1.48 2.32±1.52 46.38±9.58 20.58±8.81 61.66±10.58 30.28±5.38对照组 10.61±2.55 8.47±1.62 4.88±1.36 3.47±1.61 47.57±9.92 28.91±8.76 63.06±9.89 40.85±6.12t值 0.237 3.084 0.220 3.285 0.546 4.240 0.611 8.204P值 0.813 0.003 0.826 0.002 0.587 0.000 0.543 0.000组别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比较(n=40,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比较(n=40,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 58.94±8.71 75.21±10.85对照组 59.65±9.12 66.48±10.44t值 0.356 3.667P值 0.723 0.000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主要病理过程是膝关节软骨的变性和退变。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3个阶段:①机械负荷、炎症导致关节软骨正常基质代谢异常,胶原结构破坏;②软骨细胞反应性促进受损基质修复,软骨细胞增生、活性增加;③当软骨细胞修复能力下降后,进入软骨退变和变性阶段,最终发展至膝骨性关节炎。其中氧化应激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正常生理条件下,因为氧化和抗氧化作用,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当氧化和抗氧化水平失衡后,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可诱导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9-12],诱导软骨细胞端粒不稳定和功能细胞的下降,导致软骨细胞胶原代谢能力下降。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还可以促进炎症损伤,加速骨性关节炎的发展过程。

维生素E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包括保护T淋巴细胞、保护红细胞、抗自由基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和抑制氧化应激等作用。研究显示,维生素E可以降低动物模型体内氧化应激水平[8]。OZKAN等[13]在动物研究中也肯定了维生素E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SHEA等[14]研究显示,维生素E可以显著降低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液、滑膜和滑膜液中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症状。上述研究与本实验结果相符。本研究显示,维生素E可以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最终降低疼痛积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积分和WOMAC总分;增加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体内抗氧化酶,其水平升高,提示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机体为抵抗氧化应激,代偿性地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15-17]。通过治疗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随着降低。丙二醛是脂质过氧化最终产物,其浓度相对稳定,主要反映组织细胞过氧化程度。本研究中治疗前后丙二醛变化较小,说明经积极治疗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尚未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但慢性抗氧化应激状态持续存在。除此之外,维生素E还可以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炎症因子,从而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维生素E可以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膝骨性谷胱甘肽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痛敏点特征与规律的动态临床观察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