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插图运用的有效性探讨

2018-07-13 10:58杨艳平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然后首先

杨艳平

插图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美化教材,使学生对文本有感官上的认识,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插图是对文本的扩展延伸和重要补充,是语文教学的第二语言,它能够将文字所描述的东西形象、直观、具体地反映出来,进而增强文字对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学习。

一、利用插图激发兴趣有效导入

第一学段的學生由于心理生理特征属性,其专注时间短,对形象、具体的事物更加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课前的短时间专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导入,利用插图激发兴趣就是有效导入的方式之一。例如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从插图导入,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按照由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从中间到两边等顺序观察图中的人或物,引导学生发现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利用插图提升能力有效教学

插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课文的学习,在组织教学方面,插图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拼音、字词、课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搭建起读写桥梁。

在字词教学方面,以图识字符合中国汉字象形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例如在教学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通过课文插图,学生很容易认识字词“葫芦藤”,同时明白他们都是草字头的字,与草本植物有关,从而认识一类字。通过对课文两幅插图的比较观察,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谢”在文中指的是花凋落。

在拼音教学方面,每个拼音字母的学习都有配套的插图,例如在教学《a o e》的时候,我利用课文插图,将插图自编成故事,锻炼学生观察插图以及认真倾听的能力,同时将学的字母a o e与插图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每一幅插图,是表音、表形、还是既表音又表形的。“y”的插图衣服是表音,“f”的插图爷爷的拐杖是表形,“w”的插图房屋屋顶是既表音又表形。学生就能利用插图的形象性学习拼音的读音和字形,同时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按图索骥,通过观察插图的方法学习其他的拼音字母。

在课文学习方面,插图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整体内容,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文的时候,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把握课文整体内容,串联文本故事,让学生观察插图,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将看图与阅读,想象与说话紧密的结合起来。

在进行口语交际与写作的学习方面,插图的地位显得极其重要,也最能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写话环节,插图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观察插图中的小老鼠与小花猫,学生能想到“大吃一惊、吓了一跳、尖尖的牙齿”等词语,然后展开想象,将故事写的完整、具体而生动。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发言,为看图写话学习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插图拓展延伸有效总结

学习语文不仅在课内,更多的是功夫在课外。插图的有效运用既能帮助学生快速复述背诵课文,又能帮助学生总结延伸文本,拓展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词句、理解课文、积累知识等有着独特的作用。而教材中不少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无疑是低效的。插图的有效运用就能高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它不仅能反映课文主要内容,又能突出课文中心,是帮助学生复述记忆的好材料。例如《曹冲称象》一文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插图,通过给予关键词“首先……然后……最后……”帮助学生进行复述故事。

有的课文插图是对文章的一种拓展或者补白,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插图充分的进行总结延伸让我们的课堂容量变成更大更丰富。学生通过对插图的学习,能够总结课文内容,解释课文中心,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课后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练习比喻句的素材,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发挥想象,同时也能掌握比喻句的知识点。

插图教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教学艺术,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教学中有效利用插图,能够很好地搭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从而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然后首先
撸串、吃海鲜、喝啤酒,夏季大排档的打开方式……
浅谈事理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插图运用的有效性探讨
缩写类微作文专项训练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整合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