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认知起点开展自主学习

2018-07-14 10:22李文铿
新课程·小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圆周率数学史自主学习

李文铿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在这一点上,数学史给了很好的启示。把数学史融入“圆的周长”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关键词:认知起点;自主学习;数学史;圆周率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圆”中的内容,本课的其中一个教学重点是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教材通过计算圆的周长,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进而引导学生从圆本身的特征去想办法求圆的周长,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叫作圆周率。

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笔者发现,在测量完圆的周长后,很难激发学生对“圆周率”探究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样的编排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听话地”按照教师的安排继续去测量直径,缺乏有效串联,不仅不利于接下来教学环节的开展,更无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数学史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因为数学史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概念的发展过程,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融入数学史的数学课堂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的教育价值。接下来,笔者针对如何突破本课重点——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一、情境穿越,激发思考

圆周率,最早在公元前1900年就已经出现了,一块约产于公元前1900年的古巴比伦石匾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3.125。经历了近4000年的发展,圆周率这一数学概念出现在小学的课本当中,究竟它是怎么来的?古人是怎么会想到去研究它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圆周率的认知起点。而打开这一知识大门的钥匙就是一个日常最常见的轮子。对于古代人来说,轮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由于轮子的普遍应用,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问题:直径越大的轮子,滚动一周的距离越长,轮子的直径与轮子滚动一周的长度存在着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比率是不是恒定的呢?

课始,笔者先播放一小段关于轮子发明的纪录片视频,为后面创设穿越情境做铺垫。接着,创设一个穿越到古巴比伦的场景,用动画的形式出示一大一小两个轮子,并让两个轮子在平面上滚动一周,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数学知识,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在这个动画里,你发现了什么关于圆的数学信息?

(先让学生与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再指名汇报)

生1:两个轮子其实就是两个圆,大圆的直径比小圆的大。

(教师板书:直径)

生2:轮子滚动一周的距离就是它的周长。

(教师板书:周长)

生3:大圆滚动的距离比小圆的长,所以大圆的周长比小圆的长。

师:还有更深入的发现吗?

生4:圆(轮子)的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师:大家的发现很了不起,古巴比伦人也有类似的发现。

有了前面“圓的认识”的学习,学生不难有以上发现。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刚刚的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目的是引发学生关于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猜测,尽管不能说出预设的问题,但这样的思考正是学生认知的起点,也是对课堂生成很好的运用。

师:我们来看看古巴比伦人会有什么问题?

(利用动画的形式出示古巴比伦人关于直径与周长的问题:既然轮子的直径越大,轮子滚动一周的距离越远,那么轮子滚动一周的距离和轮子直径之间的比值是不是恒定的?)

师:同学们,你能和古巴比伦的智者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能!

师:好!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测量圆周长与直径。

通过创设一个穿越到古巴比伦的情境,把圆周率这一概念最初的发展历程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亲身体验概念发展的过程,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引发观察、发现、猜测,并有效串联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二、古今同步,验证猜测

对于圆的周长,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想到测量的办法,如绕线法、滚动法等,在指名个别学生演示测量的方法后,追问学生:“为什么测量圆的周长时需要绕线或滚动,而测量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时不用?”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接下来,结合前面的情境,让学生与古人同步,开展一个小组合作实验。

小组实验要求:

1.找一些圆形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用大头笔填入表中(如下表)。

2.小组内轮流动手测量,一人测时其余人需认真观察或从旁协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先尝试、做示范。

3.先测量,再一起计算,算完一个物品再测量另一个物品。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物品测量出圆的周长,再测量出圆的直径,再计算,最后填表。接着,笔者让各小组把表格粘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把所有结果进行比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同时,为了减少计算错误或测量误差带来的干扰,笔者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时,要关注各组的计算结果,有不是3倍多一些的结果要进行个别的干预、指导。

师:现在把各组的表格都粘贴在黑板上了,请仔细分析刚刚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生1:我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比值不是恒定的,因为算出来的结果基本都不一样。

师:谢谢你的分析,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认为这个比值是恒定的,虽然大家的实验结果不完全一样,但都是3点多,比较接近。

师:你的分析很准确,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结果不完全相同,是因为测量的不精确造成的。(板书)

师:古巴比伦的智者也有了发现,我们来看看。

古巴比伦智者在沙面上画一个大轮子,根据这个虚拟的轮子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经过多次测量和计算,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为■=3.125。

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发现规律,验证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笔者让学生和古人“同步”开展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古人智者的发现也起到了揭示结果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这一结论。

三、了解历史,明晰概念

师:这个比值既然是一个固定值,那我们给它起一个贴切的名字吧。

在笔者的“号召下”,学生们冒出各种“奇思妙想”,也有一些同学直接喊出“圆周率”,笔者都一一给予肯定。“给这个比值命名”,比直接介绍更能让学生对“圆周率”这个概念感到亲切,对圆周率的认知也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从古巴比伦人的石碑到今天小学数学课本,圆周率在这四千年里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这个时候,学生对圆周率应该是满脑子“胡思乱想”,而这样的“胡思乱想”正是他们的认知起点。因此,通过观看一个关于圆周率发展历史的微课,让学生从数学史的角度了解圆周率,不仅更合学生的“胃口”,也有利于学生建立动态的数学观。

圆周率发展历史的微课内容:

1.公元前1900年,巴比伦人用测量的方法测得圆周率为3.125;

2.公元前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深知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圆周率的局限性,改用“割圆”的方法算得圆周率为3.1416;

3.公元前466年,中国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算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一记录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之久;

4.1706年,英国数学家琼斯用“π”表示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5.时至今日,人类通过计算机算出数十亿位小数,但在日常的计算中,我们把π约等于3.14。

本文将关于圆周率的历史资料,根据教学目的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并与“圆的周长”的教学整合在一起,在学生面前重构了圆周率这一概念的发展过程,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起点,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样的结合,使数学史不再是点缀课堂的附加物,它具有提供探究机会,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数学等多重功能,让数学不再是冷冰冰的概念和數字,也有了人文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Fauvel J.Using History in Mathrmaticts Education[J].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rmaticts,1991,11(2).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圆周率数学史自主学习
说说圆周率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好玩”的圆周率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