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本 促交往

2018-07-14 10:22李锡华
新课程·小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交往能力朗读能力素质教育

李锡华

摘 要: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朗读兴趣;朗读能力;素质教育;交往能力

以讀为本,促进学生自主交往是我校今学期高年级语文科的教学教研模式。这个教学模式要求在课堂上体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感悟,同时在教学中体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一、体现以读为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1.课堂上体现以读为本,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首先是从朗读中感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直接印象,特别是一些富含优美句子的课文更应该加强朗读。例如,品读“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这个句子主要是说明鸟的天堂有很多鸟,但教师不必费太多的唇舌去讲解,反而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那种惊奇和赞美,就会自然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始终处于情感曲线起伏,收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学效果。

2.以读为本可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段,还应让学生多读、善读,带着感情读,反复体会语句的意义。教师要通过强调朗读,以情激情,诱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林海》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课文内容,进而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句子“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作者形象地用拟人的手法把兴安岭写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反映出作者对兴安岭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用赞美的、童真的语气去反复朗读这个句子,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以读为本要体现多样化,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枯燥无味的朗读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如在《落花生》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爸爸”的话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情朗读。角色分为“爸爸”“哥哥”“姐姐”“我”,解说的可以不读。读完后让其他的同学进行评议,看哪位同学读得最好,感情最投入,好在哪里,看谁比他读得更好,这样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的学生在竞争中会发挥得更好,更投入。通过朗读,学生都体会到“爸爸”要让“儿女”做有用的人,而不要做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竞争中进行朗读就能使学生更加感兴趣。

4.以读为本的过程要注重指导

学生有兴趣去读,很想去读,但怎样才读得好呢?怎样读才能充分表达出思想感情呢?学生有时会茫然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师范读,学生看见老师这么认真,也会更加认真地读。第二种方法可以用录音进行范读。先让学生听一两遍录音,再让他们跟着读,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第三种方法可以让平时朗读能力好的同学进行示范读,可以多提几个,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哪位同学读得最好,再让读得最好的同学范读几次,其他同学就可以学着读。还可以让学生过位读给最好的朋友听,互相评评。所以,在朗读过程中多进行指导,不同形式的指导,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同时提高他们的朗读兴趣。

二、体现自主,让学生学会学习

“自主、务实、创新、发展”是我校的校训,其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是自主能力。如教学《林海》一课,在揭示课题后就让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并鼓励学生带着学习目标积极地学习。文中的“岭”“林”“花”三段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在教学“岭”一段时,教师应精心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概括“岭”的特点,学生归纳后让学生在黑板板书;再让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要读出感情;最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在学习“林”一段时,教师可用半扶半放的形式让学生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在小组里小组学习。“花”这段就在上两段学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体现自主也可在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进行质疑和总结。

总的来说,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起指导作用,尽量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挥。

三、体现交往,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的一种基本素质要求,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也是教师的一种责任,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知识。

课堂上体现交往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让学生多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在小组上或班上发表意见,甚至过位找自己喜欢的同学进行互相学习、互相评价、研究问题等。总之,教师应想方设法营造有利的氛围让学生进行交往,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为他们日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除课堂上的交往外,课余时间也可让学生多进行有目的接触。如下课时间让学生互相说说“昨天我做了什么”等等,让学生在交往之余也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

总的来说,“以读为本,促进学生的自主交往”这个教学模式要抓住“读”“自主”“交往”来开展,如果能真正落实这几方面的教学,那么学生的素质就会得到充分的、实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陈立伟.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指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2.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交往能力朗读能力素质教育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