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高考

2018-07-16 02:05|
教育家 2018年25期
关键词:研究员江西省自学

文 |

在我的人生中有过一次高考,但这次高考失败了。

我于1970年高中毕业,接着上山下乡,然后进厂当工人。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中,在极度的苦闷与彷徨中,我终于等来了1977年恢复高考。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人生机会啊!

记得走进考场那天,我既忐忑不安,又信心十足。考数学,我是自信的,因为我在工厂当工人的时候,自学了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甚至还自学了微积分;考历史、地理,我也充满自信。我记得有一道题目是“三个世界的划分是什么”,我在写下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同时,还分别列举了一些国家的国名。

接着考语文,作文题是《难忘的时刻》。在知青时期,我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几年写下来,在县文化馆油印的刊物上发表过不少诗作,尽管写得蹩脚,但毕竟锻炼了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我当年很自信地走进考场。《难忘的时刻》这个题目并不难写,可我在考试时突然灵机一动,觉得应该写得更精彩、更生动,以得到一个更高的分数。我当时思考,是不是可以写若干人的难忘时刻来再现一段历史进程呢?于是,我写下1966年10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时那个激动难忘的时刻,记录了1976年9月9日一个老工人在得知毛主席逝世时那个悲痛难忘的时刻,接着又写了一群人在粉碎“四人帮”后欢庆的时刻。这样,我最终完成了上千字的作文,并且自鸣得意。意外的是,我的作文虽打破了当时常规的写法,却最终被判为低分,也因为这篇文章的失败,我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从此,我与大学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上大学成为我青春时光中一段没有实现的梦。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万马奔腾,充满了改革开放的气息。当时,许许多多失去了上大学机会的人,奋起自学,而国家开辟了各种各样的学习通道,以实现人们求学的梦想。高考失败时,我已经是一个省直机关宣传科的宣传干事,那时的身份是“以工代干”,就是以工人的身份从事干部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通过读工人夜校,完成了大学课程的学习。

1983年,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实行正规化教育,招收大专起点的大学本科班学员。我在那一次考试中取得成功,走进了省委党校的大门。后又经过两年学习,获得大学本科学历。我学的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由此走上了经济学研究的工作岗位。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我由实习研究员到助理研究员,再到副研究员、研究员,完成了200多万字的学术论著。因此,我成为一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还先后担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院长,在研究岗位上走过了人生的中年、老年,直至退休。

高考的的确确是人生中的重要机会和关键关口,它可以决定我们一生中许许多多的际遇,乃至前途,但它并不能最后地、唯一地对我们的一生起决定作用。在天高地阔的社会大学中,我们依然可以成长,可以成才,可以赢得未来。这就是我对高考的一点心得。

高考落榜的考生们,振作起来,努力吧!我们的前面阳光灿烂!

上图:1975年,汪玉琦(左一)作为工农兵创作员在江西省于都县瞻仰毛泽东旧居。

下图:1974年,汪玉琦于上海虹口公园瞻仰鲁迅铜像。

编后记:2018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内心都珍藏着一份对高考的特殊记忆与情感——或遗憾,或美好,或失落,或感激,或风轻云淡。不论何种情感,都已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伴随我们行走天涯,迎接风霜雾雪、阳光雨露的洗礼。

然而,这几年出现的高考学生自杀事件,让人痛心。十几岁的孩子,错把高考当成了人生唯一的舞台,草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不知道,高考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人生的路还很长,选择很多。高考没有失败,失利了不能重新站起来才叫失败,以后漫长的人生中还会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也同样会遭遇大大小小的失利,我们要做的,是站起来,战胜它。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人生最美的风景之一。

汪玉琦就是那个年代高考失败但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他用事实告诉我们: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失败也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猜你喜欢
研究员江西省自学
模拟成真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贾康研究员
蒋保江研究员简介
教学与自学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考了个大的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郭占恒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