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转换下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的新特征及影响

2018-07-16 12:27邓志强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阶层时空群体

■ 邓志强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共青团理论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国的“8090后”出生且成长于市场转型和社会转型期,国家力量、市场力量、互联网技术与青年自身彼此共生,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有学者认为,当代青年处于“拐点时代”,即由生产型社会化向教育型社会化转变的刘易斯拐点,由前喻型文化向后喻型文化转变的老龄化拐点,由固态中国向流动中国转变的城镇化拐点。宏观社会结构的时空变迁必然冲击社会成员微观层面的行为和心理,而社会认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时空情境而形成的,不同时代青年经历相异的时空境遇,从而导致不同年代青年的社会认同出现差异性。因此,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因时空转换而呈现新特征。

一、时空转换下的当代青年

社会个体和群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时空中,不同的社会时空对于其行为、思维等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探讨的当代青年主要是指“8090后”。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时间与空间的意义发生了重要变化。虚拟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映射,是自然空间的扩展、延伸或浓缩,且打破了人类生存的地域界限、压缩了时空。碎片化、虚拟性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规范与秩序问题,对当代青年的认同感构成了极大挑战[1]。笔者认为,为了深入理解当代青年的行为方式以及精神生活世界,必须基于时空转换视域进行诠释。

(一)时空转换的内涵

时间与空间已然成为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及精神层面的重要变量,时空问题已经进入时代的主流话语。“时间和空间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重要维度,成为现代社会理论建构的核心范畴。”[2]社会时间不同于自然时间,自然时间是指钟点时间和日历时间,是一种流逝过程;社会时间是指社会成员的主观体验性存在,社会时间对于社会成员而言有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它是一种社会进程。社会空间是指某种经验的建构[3],可以用位置、关系、公共空间、私人领域、国家、民族、组织等概念表达,其社会属性表现为独占、分隔、距离、流动、固定等。有学者认为,社会空间是指人类社会中发生的空间关系,是社会等级及其之间斗争作用的体现,比如,豪宅与蜗居、贵宾席与普通座位、富人区与贫民区等的区分[4]。

时间与空间亦有结构性特征,且会发生结构性转变。社会时间结构是指不同层级社会结构表现的不同时间形式,包括微观社会时间结构和宏观社会时间结构,微观社会时间结构包含个体层面的“自我时间”和非正式群体层面的“互动时间”,而宏观社会时间结构包含正式群体层面的“制度时间”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循环时间”。社会空间结构是指两性、家庭、社区、单位、组织、阶级、阶层、民族国家、超民族国家等社会设置[5]。微观社会空间主要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如家庭、社区、公共场所等;宏观社会空间超出了个体日常生活领域,比如社会运动、全球化、移民等。

时空转换是指时间与空间的转变和变换,主要是指社会时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的转换,具体表现为微观社会时间结构与宏观社会时间结构之间的变换,微观社会空间与宏观社会空间的转换。时空转换是指随着社会变化而发生的时空特征的变化,并表现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

(二)当代青年的时空转换

时空转换是指时间与空间的转变和变换,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任何时代的青年必然经历一定时空转换,每个世代均带有时代的烙印,不同年代青年的社会认同情境和机制亦会发生变化,从而他们的社会认同差异性较大。60后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变迁,他们历经了政治性空间的转换,国家力量在他们成长过程以及空间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因此,他们的政治敏感性较强,其国家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比较强。70后成长于单位社会时期,单位社会是国家利用权力控制社会成员的政治空间,社会成员依赖和服从于单位组织,无论是体制内青年,还是体制外青年,他们均对单位组织的认同程度较高,一致性和同一性是他们社会认同的特征,他们对国家力量、集体力量、组织力量的认同感较强。80后面对着不一样的时空转换,具体表现:一是社会时间的转换,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断裂与张力。二是社会空间的转换,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中心权威与边缘弱势的对立,总体性、整体性的社会结构转向个体化、碎片化的社会结构。90后出生和成长于网络时代,经历着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重影响,时间与空间的意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的行为及精神生活深受其影响。

(三)时空转换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当代青年身处的社会时空结构经历着压缩性和超越性的结构变化,压缩性是指社会时间被压缩,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空间被压缩,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向上流动的社会空间被挤压。超越性是指社会时间被延伸了,延伸到了虚拟空间;社会空间被超越了,网络空间成为当代青年群体新的场域。具体而言,社会时空转换范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后喻文化的形成是社会时空转换的前提和基础,当代青年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空间等均与社会时空转换相关,且是在网络亚文化条件下改变的。第二,网络空间是一个身体缺席的互动场所,这是社会时空转换的支撑点。互动是分析社会成员行为的最小单位,互动就是场所,场所是社会时空转换的关键。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为当代青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新平台”,而此“新平台”是他们形成社会认同的新情境。第三,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是实现社会时空转换的动力和杠杆。社会时空转换具体表现为资源分配方式、规则调整、社会流动等方面,而上述变化均需要权力的参与和再生产。在网络空间,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权和私权之间产生冲突,当代青年权力参与方式、动员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代青年面临时空转换下的困惑,即空间上全球化与中国本土化的冲突,时间上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时空转换不是简单的线性转换和结构转换,而是一种复杂性转换类型,即社会时空日益网络化,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集中表现为矛盾性、无序性等特征。

在当代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日渐式微,社会流动的空间极大地得到拓展,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互联网赋予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多元性和异质性得到认可、认同。因此,除了国家力量之外,市场、社会和网络三重力量共同孕育了当代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数字鸿沟在不同区域、处于不同阶层地位的青年群体中将缩小。与此同时,时空转换下,当代青年的行为发生了不适应甚至失范现象,而且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社会情绪等精神层面亦出现了新现象和新特征。

二、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的时空转换

社会认同基于一定社会情境形成,而社会时空结构是最基本的社会情境,社会时空变化则是塑造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因此,时空转换视角是研究社会认同的基本视角。从社会时空转换视阈探讨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的新特征及影响,是基于宏观社会学视角来分析当代青年社会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情绪和价值取向。社会认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比较,而社会比较本身就蕴含时空转换。社会成员通过比较不同时空下的社会范畴,从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认同。社会范畴包括群体自身、阶层、组织、政治、文化等方面。因此,笔者从自我认同、阶层认同、组织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来解析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的新特征。

(一)自我认同的时空转换:从集体抗拒到集体认同

自我认同是指对自我身份的归属感及评价态度,自我认同赋予了自身存在的意义,是对于自我成长的要求与肯定。自我认同感越强烈,对自身的标准和要求则会越高,更加驱动自我发展。随着时空转换,当代青年的自我认同经历了从集体抗拒到集体认同的过程。

21世纪初至2010年,80后的自我认同表现为集体抗拒。80后一词最早出现于21世纪初,最初是指出生于80年代的韩寒、郭敬明等一批文坛新秀,此后则被推及到80后群体。本来80后称谓是一个中性词,但社会舆论却给它贴上了贬义的标签,社会和媒体用自我主义、无责任心、不敢担当等词汇描述和评价80后。李春玲等通过对80后的焦点组访谈和分析、研究发现,青年群体对80后的称呼比较反感并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是社会强加于他们的符号,而且是一种标签式的负面评价[6]。

2010年至今,青年群体对80后开始集体认同。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中,80后志愿者的工作和态度得到了媒体和社会肯定性的评价。80后逐渐实现了意义转换,成为有担当的象征。李春玲等在2010年对4 221个在校大学生和5 715个大学毕业生进行了网络调查发现,“8090后”青年对80后、90后的称呼表现出一种集体认同,超过85%的调查者表示80后、90后“只是一个称呼”;八成左右的人比较认同“非常强调自主性和个人空间、竞争和权利意识增强”等社会评价。可见,当代青年的自我认同随着时空转换发生了变迁,具体表现过程是从集体抗拒到集体认同。

(二)阶层认同的时空转换:明显向下偏移

阶层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社会结构或社会层级秩序中占据的位置的感知和认同,分为静态的社会阶层认同和动态的社会流动认同。从静态的阶层认同来看,社会成员在主观的阶层认同上均有下移倾向,但“8090后”则更为明显。李春玲等以职业为标准将80后群体划分为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城市工人、农民工和农民五个阶层,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除了农民工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其他群体在阶层认同上均倾向于下移[7]。“8090后”群体的阶层认同表征为向下流的心态,弱势心态蔓延。

社会流动认同是指个体对实现社会阶层变动途径、机制及状况的评价和感受。魏国华等基于对广州1 682位青年的调查,发现54.3%的青年认同“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肯定自致性因素对获取成功的重要性[8]。但是,年龄越大的青年越认同先赋性因素在成功中的作用,年龄越小的青年越认同自致性因素在成功中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青年特别是80后更容易对自身命运产生“无力感”,对自身掌握命运的个人效能感明显降低,认为成功不能单靠个人努力,更需借助外部力量特别是家庭背景。

无论是静态的阶层地位认同,还是动态的阶层流动认同,当代青年均呈现明显的下移趋势,对当前社会流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表示质疑。当代青年阶层地位认同下移潜伏着更大概率的发生对现实政治、社会运行体制的不满,他们的相对剥夺感较强。刘欣就提出了“阶层意识的相对剥夺论命题”,即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促使一部人在社会经济地位或生活机遇上处于相对剥夺状态,当人们处于相对剥夺地位时,不论其占据的客观阶层地位是高还是低,都会倾向于做出社会不平等的判断。社会流动感知分为向上流动感知、向下流动感知和水平流动感知三大类。向上流动感知者具有乐观主义态度,一般很少低估自身的阶层地位,其阶层地位认同偏差呈现一致或向上偏;而向下流动感知者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则表现向下偏,更容易产生悲观主义态度[9]。

(三)组织认同的时空转换:社会自组织认同感越来越强

表1当代青年最信任的组织N=1 560

项 目样本(%)中国共产党356(22.8)政府244(15.6)共青团组织202(12.9)社会自组织722(46.3)宗教组织24(1.5)其他12(0.8)合计1 560(100.0)数据来源:2014年共青团湖南省委课题“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研究”

组织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心理与行为方面对组织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倾向,是社会成员通过组织寻求自我增强的表达方式。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处于那个时代的青年特别是体制内青年群体在单位体制下形成依赖性的组织认同。李路路等相关研究表明,处于青年时期的“6070后”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认同程度较高,且表征为依赖性认同。在组织认同中,个人是绝对服从组织,个体的主体性被削弱。王彦斌的相关研究亦证实了此结论[10]。

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代青年个体需要应对不断增强的流动性和风险性,而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能为个体降低国家角色缺位带来的风险。笔者基于2014年湖南省1 560名青年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当代青年的社会自组织认同感比较强烈,46.3%的青年对社会自组织信任度最高,只有12.9%的青年最信任共青团组织(见表1)。当代青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的组织认同愿景,毕竟在风险社会的压力下,个体的力量显得较为微弱,他们寄希望通过组织搭建平台以实现个体价值。而社会自组织接地气,将青年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连接起来。因此,当代青年在社会自组织中寻求交往和认同,且寄托更多的精神归属。

(四)政治认同的时空转换:两极化倾向较显著

政治认同是指个体对当前的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政治体制等方面的评价和判断。当代青年的政治认同出现两极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态度“去政治化”但又关注政治。“去政治化”是指当代青年对宏大的政治主题的关注和兴趣逐渐减弱,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难以被他们认同。“8090后”群体对意识形态逐渐淡化,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诉求,更关注与个人发展的社会公正和平等。当代青年在现实生活中与朋友、同事讨论政治性话题的频率降低,且反感“主义”“道路”等宏大式的沟通。二是认同中带有质疑。有研究者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当代青年的政治理念已悄然改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西化倾向。三是对国家的历史和前途持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对当前中国政治现状的认同度较低。有70%以上的80后对毛泽东时代持正面评价态度,80%以上的80后对未来中国社会前途有信心。大部分80后对政府行政行为、党政官员的知识素质和道德素养、社会公正状况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持消极的评价态度[11]。

随着时空转换,国家力量对私人空间的介入越来越弱化,公共空间也越来越走向开放,特别是网络社会的崛起,为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表达空间。由于青年自身的不成熟及外来力量的介入,当代青年的政治认同表现出两极化倾向。

(五)文化认同的时空转换:传统性逐渐弱化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传统文化等持有的态度和评价,是社会成员对文化的倾向性和归属性的共识与认可,它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缘于时空的变迁,社会日趋承认文化的多元性,青年的亚文化亦得到认可。然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认同逐渐弱化。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呈弱化趋势。从时间维度来看,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日趋淡化,而过于欣赏当下的流行文化。当前社会时间被压缩,且节奏越来越快,社会时间更多地指向未来,从而导致“8090后”对传统文化认同偏向弱化。基于70后、80后和90后各600名青年群体的调查,问及“关于传统与创新,你认为在社会上最重要的是什么?”有69.17% 的70后选择“遵从传统、习俗和大家公认的规则”,只有27.67%的选择“支持变化,去寻找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80后和90后选择“遵从传统、习俗和大家公认的规则”的分别是45.83%和32.67%,明显低于70后,选择“支持变化,去寻找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分别是51.33%和57.00%,则远远高于70后(详见表2)。可见,相对70后而言,“8090后”群体创新意识更强。

表2 不同时代青年群体对传统性的认同 N=1 800 单位:%

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新英才科研基金重点项目“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会信任研究”

二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呈增强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当代青年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开始增强。从表3可得知,70后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90.33%,远远高于80后的71.50%和90后的64.83%;而80后、90后对外来文化认同的比例分别为27.83%和33.67%,是70后的三倍多。可见,不同时代的青年群体对中华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认同具有显著差异性,虽然大多数“8090后”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但他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更加包容和认可。当代青年缺乏理性的比较和判断,不能正确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可能产生文化自卑感,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见表3)。

表3 不同时代青年群体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的认同 N=1 800 单位:%

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新英才科研基金重点项目“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会信任研究”

三、时空转换对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的主要效应

置身于不同的时空情境,青年社会认同的表征不一。当代青年处于特定的时空社会环境,其社会认同也表现出时代特征,与以往的青年群体存在代际差异。时空社会环境是社会认同的基础条件之一,随着时空转换,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既出现了积极因素,又产生了消极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认同的主动性得以提升

网络空间是一个扁平化的空间,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和自由得到进一步解放,当代青年更加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同感,主动性日益增强,外界的束缚开始松动。虽然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呈现多元化特征,但从认同的主动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从而正确地引导他们的价值观。有学者提出,在网络社会中的认同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社会认同,即在社会生活网络化过程中个体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基础上形成的,且自主自觉的个体在网络交流和意义沟通中,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相似个体的共同处境和共同利益,并进而对周围的事物形成共识、结成群体,于是,网络社会中的认同一定会从个体认同联结为群体认同或集体认同,即真正意义的社会认同[12]。 “8090后”的自主、独立、自我选择、自我意识等主体性意识被唤醒,他们不再简单地、被动地接受自己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而是对社会的存在状况、资源配置和发展态势提出了自己的评价和要求,属于主动性的社会认同。

(二)反向政治认同推动改革进程

反向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政府行为、政府官员、政策等持批评质疑的态度。在网络社会的场域里,当代青年的反向政治认同倾向更加明显。“8090后”对一些涉及政治的流言或传言具有较高的认同,他们会“大胆地假设”,急切地作出判断和评价。“8090后”对社会现象、政治现象的消极方面有一种“负面偏好”。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青年网民对某些政治议题或事件转发、评论以及吐槽等,一方面是在主观上宣泄一种情绪,另一方面在客观上能倒逼政府迅速作出回应与解决,并将民意的力量成几何级数倍地放大,有利于新规范和新秩序的建立。

(三)流动性与阶层固化可能导致“下流”

当代青年处于一个流动的时代。《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8岁,主体是新生代的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根据2006年和2008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80后群体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高达31%,高于70后的21.5%、60后的13.3%和50后的11.4%[13]。宋健调查的青年职业的稳定性显示,青年的职业稳定性较差,超过一半的青年都换过三次以上的工作,且越是低端职业稳定性越差[14]。全球化、网络化促使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强,疆界和边界已经逐步被侵蚀,地域空间已经不再是社会认同的鲜明依据。流动性意味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当代青年在精神世界会产生不安全感,也导致认同的波动性,从而可能迷失自我。然而,与此同时,当下社会又发生了青年阶层固化现象。阶层固化导致弱势青年群体失去关于社会流动的信念系统,他们会认为,阶层边界不是可渗透的,跨阶层流动的阻力和难度较大,从心理上超越低地位群体进入高地位群体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他们会对未来丧失希望,也不愿通过努力而改变自身的社会群体位置,他们甚至可能将自己归为日本学者三浦展所言的“下流社会”行列。

(四)双重空间导致身份认同出现分裂

现实社会中,青年扮演多重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但是不同的角色期望不一样,而且角色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因此身份的多元性可能导致当代青年身份认同危机,经常出现“纠结”心态。“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网络使民间舆论场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日益深远,逐步形成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聚焦的舆论集散地。”[15]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线上线下的身份认同因双重空间的差异性也会产生矛盾,比如网络空间的互动可以“身体缺席”,但现实社会的互动需要“身体在场”;在现实社会可能性格内向的人,在网络社会则可能放荡不羁,表现截然不同。可见,当代青年因空间转换而导致身份界限的模糊性,从而产生身份认同的分裂。网络时代青年的社会认同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以及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区分的基础之上,而且认同的参照标准也常常改变,更具复杂性和易变性。可见,网络青年的社会认同是一个多元认同,而多元认同必然导致身份认同的不一致性甚至出现紧张状态。

认同是社会发展的精神驱动力,而时空转换给当代青年社会认同带来了一定的危机和困境。因此,必须从时空转换视角弥补社会认同的裂痕,以政策支持促进当代青年认同基础的均衡,重构时间和空间意义,从而再构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

猜你喜欢
阶层时空群体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