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分析

2018-07-16 12:27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就业率高技能毕业生

■ 谭 敏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18)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职高专)是一种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实践活动,它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虽同属高等教育,但对青年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从青年社会化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对正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年在理念、素质、知识、技能等众多方面进行深入塑造和提升的过程,在职业发展上能够促使当代青年找到更适合自身和更具人生价值的路径。从本质上看,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比中等职业教育更重视知识体系的学习和科学技术的掌握,又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重视生产劳动的实践、更注重知识技能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优化了大学生的就业格局并呈现新的特征,其积极作用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理论界和教育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刻揭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但探究和总结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作用路径和基本逻辑的成果不多,未能完全揭示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在机理。为此,本文用路径分析方法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规律。

一、就业率日益走高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的核心指标。下页表1的数据表明,近年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两个发展趋势。第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麦可思研究院对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上升。大学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从2007年的87.5%上升为2017年的91.9%,提高了4.4个百分点。第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距日渐缩小,并第一次实现反超。2006-2009年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非“211”本科生的差距逐步缩小,百分点从7.2个、6.3个降至3.8个、2.2个。此后两者就业率差距的百分点从与2010年的3.1个、2011年的1.2个降至2016年的0.3个;2017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第一次超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由此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可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注:“——”表示相关数据未公布或未获取,下同。

高等职业教育不断走高的毕业生就业率,使高等职业院校获得了越来越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同时使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效果和经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对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完善、对青年人才就业结构的优化、对自主创业的激发等,是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4种主要路径。

二、采取与本科教育差异化发展的战略

明确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准确定位教育目标,采取与相对成熟的本科教育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获得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

(一)取代高等专科教育从而实现重大转型

我国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但严格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则是改革开放后才起步的。1980年,南京金陵职业大学、合肥联合大学、江汉大学等7所职业大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1]。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先天不足,从一出生就远远落后于本科教育和大学专科教育。同时,尽管改革开放给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机会,但高等职业教育的成长一直比较缓慢。1986年,从学校数量上看,高职学校在普通高校中的占比仅为11.95%;1997年高职学校数量降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仅剩80所,仅占普通高校总数的7.84%。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支持本科高等学校举办或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2],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重大转折和大好机遇。2001年,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增至386所,比2000年的184所翻了一番多,占全国高等院校的31.5%;在高职(专科)院校中,高职院校的占比首次超过一半,达到51.3%,从此在大专学历层级的教育中由高等专科教育占主导转变为高等职业教育占主导。2016年,高职院校增加至1 228所,占高职(专科)院校的90.4%和普通高校的47.3%,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壮大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重大调整和格局转变。可以说,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就会延滞,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发展类型和教育模式多样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3]。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为广大适龄青年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快速提高。

(二)坚持“就业教育”的核心原则并在教育过程中一以贯之

经济社会进步促进社会职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曾是严重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和推广的瓶颈之一。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城镇企业的7 000万技术工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5%;在35岁以下青年职工中,中级工不足20%,高级工仅占1%[4]。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本是教育的基本职责之一,为社会提供高技能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之一。2004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5]。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我国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技能人才数量不足、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坚持就业导向、以提升大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基本目标的高等教育。

实践中,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自觉坚持“就业教育”的核心原则,将就业教育理念一以贯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就业教育”为核心原则的高等职业教育矩阵形成了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使“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就业机会已大于某些普通高校,特别是近年高职采取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其就业没有后顾之忧”[6],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在就业机会上优势日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出来的青年技能人才具有明显区别于本科毕业生的发展特征。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差异式发展,才造就了我国目前规模比较宏大、结构比较合理的青年人才队伍。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青年人才队伍尤其是高技能青年人才队伍,使我国曾经面临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职业技能人员偏少等问题得以解决,我国工业竞争力指数获得快速提升。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我国1980年以来的工业竞争力指数(CIP index)的测量结果显示,伴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青年技能人才的迅速增加,我国工业竞争力指数迅速提升,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80年的第39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18位,2016年再跃升到第3位。

(三)更多覆盖农村和社会中下层的青年群体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事实上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两个层级,客观上把青年大致划分为两个群体。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中更多的是来自农村和中下层家庭的青年。据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农村生源占51%,比本科生的相应比例高出9个百分点。高等职业教育改变了青年个体的人力资本结构,也推动青年群体形成了更符合社会需求和更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后,一般就能拥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尤其是获得技能型的人力资本。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农村青年和社会中下层青年作为主体教育对象的现实,采取针对性措施,立足于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尤其是技能型人力资本。教育部的公报指出,我国每年大约有280万个家庭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7]。“85后”及其后的当代青年因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当代青年的一代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基本完成了我国大学教育的革命。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犹如一道自动扶梯带领当代青年中的绝大多数实现了在教育方面的向上流动[8]。从成本上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当,在经济上没有增加负担,这就为不能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求学者继续接受高等教育降低了经济方面的顾虑[9]。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和社会中下层的青年群体享受到更多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溢出效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指出:“平均技能水平可以解释1960到1995年间OECD国家超过55%的人均GDP增长差异”,减少1%的文盲率能够带来1.5%的人均GDP增长和2.5%的劳动生产力增长,在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国取得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带来的收入增加的比例为20%至40%[10]。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农村青年和社会中下层青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确保了高等职业教育较高的就业率和教育投资回报率,减少了“读书无用论”的蔓延空间,使更多的农村青年和社会中下层青年摆脱了弱势累积的社会窘境,获得了向上流动的渠道和机会,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社会下层到社会中上层、从贫困到中产的全方位向上流动。

三、完善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

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完善对于改善青年就业状况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确认了青年技能人才在青年人才格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强化职业准入门槛形成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比较优势,从制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一)全方位改善青年人才的政策格局和成才路径

过去我国人才政策的涵盖范围较窄,一般只包括知识型人才,而把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排除在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以及由此形成的青年技能型人才队伍,拓展了我国人才队伍的内涵,促进了人才政策的完善,开辟了青年技能人才的成才路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11]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12]。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13]。正是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造就的青年高技能人才成为我国人才队伍尤其是青年人才队伍中的主体力量。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的增长速度较快,由2008年的24.4%提升为2015年的27.3%,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2010-2015年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增加了约1 638万人*数据来源: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15》,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版。,高等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二)通过强化职业准入门槛形成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比较优势

现代社会通过强化职业准入门槛形成社会屏蔽制度,进而造成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社会屏蔽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产制度,二是职业资格、专业资历和技术证书制度[14]。改革开放后,以大学学历和职业资格为重要标准的职业门槛和社会屏蔽制度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方式。通过努力获得的文凭、学历、技术证书等在社会地位的区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5]。同时,正规劳动力市场对青年的基本学历要求已提高到高等教育水平,没有高等教育的学历很难找到体面的正规工作;正规劳动力市场对青年的实际操作技能也提出要求,拥有专业技能才能找到体面的工作[16]。1994年,我国明确了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开始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

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主要机制表现为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通常可以获得正式的职业资格。高等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和获得职业资格的统一体,使青年在社会屏蔽制度中获得向上流动的优势。有关统计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大约有一半左右能够让毕业生拿到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17]。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执业资格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使职业准入门槛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强化,由此使高职高专毕业生获得了职业资格上的比较优势。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获得了比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更大的职位晋升空间,使青年人才格局和发展路径得到突破。从2007届毕业生毕业后3年内平均获得职位晋升的情况看,高职高专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一直比同期本科生的比例更高,而且这种差异有日益扩大的趋势,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职位晋升方面的优势日益明显(见下图)。

注:数据来源与表1相同,作者进行了整理加工,下同。

高职高专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平均获得职位晋升状况比较图

四、优化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决定就业市场对就业者的容纳空间,就业结构合理、均衡能吸纳更多的就业者,就业结构不合理则会挤压就业者的求职空间。高等职业教育改变了就业单位和就业区域的分布,推动大学生就业结构的日趋合理,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一)促进就业形成更加合理的单位分布

用人单位是就业市场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单位制度经历了重大变化,在就业市场上,从公有制单位占绝对主导地位发展到目前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占绝对多数。一直以来,把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作为首选是主导的就业观念。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择业观念,使高职毕业生的择业更为开放、更具改革意识,大学毕业生不愿去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等所谓体制外单位就业的观念开始改变,大量的技能人才进入快速发展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在相当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些用人主体的人才需求。199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在非公企业的就业人数首次超过在公有制单位的就业人数[18],青年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标志性变化。相比本科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分布上更为合理,与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的结构基本一致。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用人单位的类型看,大部分高职高专毕业生都是在体制外单位(主要是指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其占比一般都保持在75%左右。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的就业比例从2008年的六成增长至2017年的近七成,其中2016年达到最高水平,为68%。高职高专毕业生更为理性和合理的就业观念及其择业行为,使他们成为就业市场的赢家。

(二)促进就业形成更加合理的地域分布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向中小城市延伸、实现布局区域化和相对均衡化,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作为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形式,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灵活的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学科分配,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20世纪80年代,地方职业大学的兴起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为区域经济服务、布局向地方延伸。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动高等职业院校设立审批权下放到地方,改变了高等教育集中在少数大城市的格局,形成了高等职业院校遍布大中小城市的良性发展局面。2001年,29个省(区、市)的1 165所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成人高校,分布在4个直辖市、25个省会城市和228个地市,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市的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分别占16.3%、41.0%和42.2%[19]。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高职高专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20],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贡献程度达到较高的水平。对2017年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高专本地生源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为71.5%,明显高于本科的51.1%,超出后者20余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基层就业和本土就业特征明显,表2的数据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的人数一般都保持在一半以上,从2014年以来保持在60%以上,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62%,比本科毕业生的相应比例高出8个百分点。可以说,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影响青年人才和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布局,高等职业教育合理的区域布局推动大学生就业形成了合理的区域布局,由此促进了就业市场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就业。

表2 2009-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城市的类型 单位:%

五、鼓励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和成功经验。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创业教育,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更高,并以机会型创业为主,产生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社会效应。

(一)通过强调创业教育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

高等职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作为打造自身优势的抓手,努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强化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接受母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创业教学课程(44%)、创业辅导活动(41%)和创业实践活动(34%)。从社会结果看,高等职业教育较好地承担了培养青年创业人才的重任。表3显示了2007-2017届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从中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第一,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明显高于毕业半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这是比较理性的符合创业规律的自主创业现象。从2007届以来,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一直在5%以上,2014届毕业生的这一比例(2017年调查数据)更是达到了8.5%。第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数据显示,无论是毕业半年后,还是毕业三年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均是本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的两倍左右。由此可以认为,在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力量中,高职高专毕业生是主体,他们以较高的自主创业比例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又创造了较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是“双创”时代表现非常抢眼的社会群体。

表3 2007-2017届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对比 单位:%

(二)以机会型为主的创业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不同的创业类型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带动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般来说,机会型创业在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等方面的效果明显强于生存型创业。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年份自主创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中,通常85%左右的人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而进行创业,即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创业以机会型创业为主,这是当代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的一个亮点。另外,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很多创业者都是合伙创业而不是单独创业,其创业伙伴一般是同学和朋友,这就扩大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和参与创业的渠道。有研究显示,在教育对企业生存能力的影响中,大专学历是一条关键的分界线。大专以下学历的企业家所创办企业倒闭的风险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企业家所创办企业的1.11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企业家所创办企业的存活时间比大专以下学历的企业家创办的企业长1年多[21]。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可知,具有高职高专学历背景的自主创业青年拥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企业经营能力,因此更善于延长企业的寿命和扩大企业的规模,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六、余论

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四条主要路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就业市场规律和青年发展规律。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繁荣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实现的,各方面要素的发展并不协调一致。在高等职业教育取得巨大进步的背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有待提升,二是离职率较高。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从2008届以来,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一直只维持在60%左右。也就是说,近四成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缺乏明显的相关。这无疑表明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就业市场的教育目标和人才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从离职情况看,从2010届以来,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离职率一直维持在42%-44%,2011届甚至达到了52%,这表明四至五成的毕业生离开了原来的就业单位。高离职率一方面影响就业单位的发展,另一方面影响就业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评价。离职率高的存在,与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和专业相关度不高密切联系。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量”的增长的基础上,要把提升就业创业的“质”作为当务之急;在拓宽上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四条路径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各个环节,确保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正效应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就业率高技能毕业生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