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孔子》得失,发掘先贤人物影视内涵

2018-07-18 14:48王倩楠山西传媒学院太原030000
名作欣赏 2018年23期
关键词:鲁国孔子

⊙王倩楠 [山西传媒学院,太原 030000]

后世把孔子称为“素王”“大成至圣先师”,毛泽东有云:帝王者一代之帝王,圣贤者百代之帝王。赞颂孔子的诗词留传千百年,然而,锦上添花的事情多半是好做的,但是要将孔子搬上银幕,却是让人提心捏汗的。2010年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在纷纷争议和殷切期待中上映。胡玫导演也曾坦言:“拍摄孔子是需要勇气的。”《孔子》题材的难度之高是个不争的事实。当下的影视剧是拼偶像,拼新技术,拼酷炫,在这样的影视环境下也不知道谁是拍孔子的下一个。

孔子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深刻影响的人,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象征符号之一,甚至可以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魂”。他是如此的厚重,观众会期待看到中国的“礼仪之道、为人处事之策、为官之德、为师之道”,但观众也反感说教。因此导演对孔子生平故事的选择和处理是不能随意地,也是决定影片成败的关键。即使过了八年,说起《孔子》,我们也很难忘记当时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影评人的辛辣刻薄发挥得淋漓尽致。类似“完全没有拍出孔子一生的重点”“浪费好题材”“特效差”“战争戏差”“恶意搬弄孔子的个人感情”,等等,都算是克制客气的。可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归于导演缺乏才华,也是有失公允的。拍孔子既要传达“精神”又要避免说教,一直会是个难题。所以,如今再看《孔子》,宽容许多,对胡玫导演的勇气和魄力更加欣赏和佩服。但仍要秉持客观态度看待一部电影。

鲍德熹的影像充满诗意,令人印象深刻。剧中的空镜头不空,仿佛也在诉说一种心情,几个叠画的处理也意味深长:南子被暗杀,这时孔子的面孔温柔地出现在银幕中,南子嘴角随之浮起一抹微笑,使得观众一下就领悟到孔子对南子的感化和南子对孔子的崇敬;孔子几经漂泊回到鲁国时,将孔子的面孔与即将落幕的太阳相叠,是很诗情的象征,使人不禁恻然慨叹。可以说,分开来看《孔子》的每个画面场景都很绚丽,但整场电影看下来却没能带给人应有的兴奋,问题主要出在叙事结构上,有佳句无佳章,整个叙事比较散乱。导演对孔子的个性化理解显然受到了孔子所代表的厚重文化的制约,在彰显传统和表达现代思想之间,导演很遗憾地没能找到那条兼顾逻辑和节奏的线,电影的叙事重点不够凝聚,故而观众感受到的精神内核也就不够有力。

另外,《孔子》中有很多典故,而很多观众可能对此并不够了解,这就造成观众不能很好很透彻地理解人物和故事,所以在看到相应桥段时也就不能有会心的领悟。而《孔子》又在对白上比较晦涩,在背景介绍上又缺乏交代,而在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上吸引力又不够,难免会产生沉闷感。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们是宽容的,甚至对导演的坚持是赞赏的。

导演除了坚持,还有突破。当年影片上映之前的宣传有一大亮点,两大噱头。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它们都看作是胡玫导演所要寻求的突破。

亮点是演员阵容颇为强大,老将周润发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将孔子形象拿捏得十分到位,形神兼备,其表演获得一致好评;周迅的演绎也甚有灵气,让人印象深刻;陈建斌也颇具戏骨风范。在观影过程中,心中多次为演员的精彩表演喝彩。就连主题曲《幽兰操》也是王菲息声多年后的复出之作。这一点上,不难看出,胡玫的“野心”和她对这部剧所给予的期望。

再说噱头。噱头之一是周迅扮演的南子与孔子之间是否产生了爱情,其二是孔子会武功。电影对孔子感情戏的发掘,不得不说是一次危险的尝试。这种发掘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冒犯”中国人心中的圣贤形象,但我们看到电影后却是欣喜的。因为我们不仅想看到孔子“神”的一面,更愿意看到他“人”的一面。不难看出导演对这个历史上素有淫乱之嫌的南子是钟爱的,导演对这个桥段的处理是俏皮可爱的——南子宛如处子般自在地徜徉在青青草地之中阅读,俏皮地与宫中奴仆捉迷藏,天真烂漫;转眼又对鲁卫齐三国之利害关系分析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后又出谋划策请孔丘到卫国——处处透着机灵与智慧,哪里像个“坏”女人呢?终究,南子的一句“世人也许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让孔子深受震荡,使得他们在那一瞬对彼此有了深刻的了解,让观众唏嘘不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否有理?会心一笑,说与君知。

孔子是否真的会武功?有一两手想必是真的,会作战和布局确实也有证可查。影片中身为大司寇的孔子成功地将鲁君解围于与齐国的“峡谷会盟”,非但如此,还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回了被齐国霸占多年的汶上三城。成为鲁国代国相之后,孔子修建武子台,以大决心大魄力“堕三都”,破割据,废三桓,既有独到高远的军事谋略,又有纵横捭阖之能,“知文而又知武,知礼而又有勇”,堪称一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影片将重头戏放在了这里,确实好看,场面宏大,故事性强。就像“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应该允许艺术里的“百花齐放”,允许胡玫有她心中的孔子,甚至可以说胡玫让《孔子》将孔子请下了神坛,更注重了他“人”的一面,而不是“圣”的一面。在艺术上,这不失是一个亮点。然而,在如今的社会状态下拍摄孔子,又有其特殊的意义,人们必然会对其有较高的期待。下面来谈谈影片的不足之外。

让我们回到影片最初,孔丘面见君上,对鲁公道出他的治国理念:“周礼治国,一年必有小成,三年必有大成” ,“讲礼仪、知廉耻、有品格、选贤能、修信用、贼不作、谋不用、人不但只爱护自己的父母子女,也爱护别人的;男人安本分,女人有归宿;不论是孤儿寡母、老弱病残都能得到照顾和供养,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是天下大同啊!”其间穿插了季平子的丧葬,而接下来齐国大夫黎鉏说孔子在鲁国得到重用,恐鲁强会为齐患,但是孔子如何被重用?孔子治国的实际谋略有哪些?影片没有给出,却拖着季平子丧葬的“尾巴”——对漆思弓的挽救,以及从此废除了鲁国以活人陪葬的恶俗,使人感觉前后并无呼应,这里只是空搬了孔子的原话,似有简单图解之嫌,是不可取的。

再说季氏与齐国里应外合,使得“堕三都”在最后阶段失败,孔子没能改变王纲失序的现状,他在鲁国的政治理想在获得短暂的认可之后破灭,更加没有机会在鲁国推行他的礼乐仁义。后又遭季氏驱逐,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颠沛之旅。先到卫国开堂授课,不久便动乱,孔子又来到宋国传道,却遭人驱逐;来到郑国,更是受到种田人的耻笑,辗转又到陈国;不久逢齐军伐鲁,季氏请孔子回鲁,至此,《孔子》结束。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影片为我们讲了一个近乎悲哀失败的孔子。

但是真实的孔子又如何呢?孔子一生有三件大事可彪炳史册:推行仁政德治,办私学教书育人,删定六经。第一件事没有成功,然而后人对他的称道也并不在于他是个政治家抑或军事家,而是因为他做成的后两件事。孔子教书育人,对教育的贡献再怎么颂扬也不为过的,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都是可以作为教育宗旨来奉行的,对后世有极大的启示和指引作用。第三件事,意义更为深远,世界上曾出现过许多熠熠生辉的文明和文化,然而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中断了,但是中华文明得以绵绵不断,其中孔子对六经删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再者,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君子”的观念时代都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从道德人性的层面看,我们现在社会的许多人难道不是已经完全“礼崩乐坏”了吗?我国作为一个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古国在向现代化的快速转型过程中,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思想冲击,人心惶惶,物欲横流,而恰恰缺失了孔子那种祥和平静的终极人文关怀。振兴国学也好,构建和谐社会也好,今天孔子出现在荧幕上,应该给人以启迪和教化,但是影片却没有着重表现孔子这么重要的贡献,多半都是在讲第一件事,对后两件事表现得很弱。电影《孔子》更多的是一个政治的孔子,而不是一个文化和教育的孔子。

回到影片最初,白发龙钟的孔子无奈地叹息:“衰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孔子的未来是我们的现在,但“礼乐仁和”实现了吗?

如果在今天再次拍摄孔子,应该有其重要的时代和社会意义,应当让孔子以一个伟大的创造者和成功者的形象出现,发挥其针砭意义,弱化政治化、权力化的“纲常名教”。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更重视孔子的成功之处,将笔墨放在他办学育人和整理传播文化典籍上,而不是他推行仁政的失败。因此,我们有理由期盼一个更好的《孔子》,我们不该辜负一个对我们满怀梦想的圣贤。我们也有理由期盼更多的先哲通过影视作品走进大众的视野。

猜你喜欢
鲁国孔子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柳季与岑鼎
管仲的阴谋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出尔反尔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