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对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2018-07-21 09:35李晖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李晖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52—01

语文属于语言类学科,在人际交往中充当着工具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人文类学科,对于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其中,增加课外阅读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提自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它基于人的某种物质需求或精神需求而存在,当某个人对某件事有需求的时候,他会对这件事表现出热情,付出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观察,了解这件事,参与相关的活动,并探索其中的奥妙。利用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写作打好基础。小学生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件特定的事情上,这就造成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的多重困难。适当利用课外阅读,选取一些具有精彩情节的故事类读物,拥有生动插图的哲理类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读促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模仿他觉得对的、觉得好的现象,利用好这一点,可以比较容易地激发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和交流最多的就是教师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利用小学生崇拜高大榜样的心理,鼓勵他们多多阅读优秀的作品,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精华,提高写作的能力。其次,在学生中树立一些爱阅读的典型,激发小学生之间的竞争,利用他们的好强要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第三,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要鼓励引导。在进行课外阅读之后,最好设置一些小型的写作训练课程,引导学生们将自己在阅读中得到的收获真正地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二、 找灵感,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大量而且全面的好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没有素材,写出来的作文只能是流水账形式。写作素材的来源,一是生活中的灵感,二是阅读的收获,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而阅读这一来源中,除去课程内阅读量的设置,课外阅读占了非常大的比重。那么,怎样才能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呢?首先,选择课外读物的质量一定要有保障。一定要符合小学生当前阶段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一定要内容正面思想健康,不能给小学生带来不良影响;这些读物一定要有其阅读的价值,比如可以选取一些名家著作等。其次,课外阅读的量需要掌握适当,这就要得到小学教师的重视了。课外阅读量少了,达不到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可是课外阅读量过了的话,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适得其反。再次,小学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小技巧来帮助他们达到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三、多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部分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有些武断,他们认为只有在课程设置之内的读物和课程规定的课外读物才值得阅读,才对写作水平和考试成绩有影响,并且严格管制学生不许读除此之外的“闲书杂书”。这些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全面而丰富的课外读物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在阅读优秀作品时,小学生们会受到写作者构思方法、情节设置等的潜移默化,在大量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时候,如果读物类型太过单一,就会造成学生写作思路僵化,文章千篇一律等等。适当设置课外阅读课程,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其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开展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如“我是小小演说家”,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读的课外书分享给同学,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发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了解的课外读物多了,素材变得更加丰富,作文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让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兴趣,还可以为其写作积累相关素材,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吧。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