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2018-07-21 09:35芦生华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直觉思维想象原则

芦生华

【关键词】 小学数学;直觉思维;原则;基础;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60—01

所谓直觉是指没有经过逻辑推理的跨跃式的快捷的直观感觉,它是以已获得的知识、积累的经验、自身的能力为基础,是迅速解决当前课题的“闪电式”的第一印象。古今中外的许多心理学家对直觉进行了长期研究,认为“直觉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层次”,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技能,有些问题用分析思维去解决十分困难,而用直觉思维却轻而易举地可以得到解决”。数学直觉“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对问题产生领悟,闪电式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应注意的原则

1.选择内容的广泛性原则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觉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素材,让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这一过程可以是对教材的处理,对教材的再创造,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猜测、验证等。

2.数学过程的体验性原则

在数学过程中,注意提供具体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大胆的直觉猜测,并作出合理的推理,让学生参与数學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的产生、作用和价值,减少数学的神秘感,从而使学生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3.教学时间的经常性原则

直觉思维训练应坚持尽早训练,经常训练,持续训练,并加以精心的呵护,使学生从小具有直觉意识并使之形成习惯,直觉思维得以不断训练,直觉能力得以稳步而健康地发展,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4.多元评价的科学性原则

数学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正确猜测应给予关注和鼓励;对于错误的猜测也要对学生指出:能够大胆猜测就很了不起了,并让学生知道错误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推翻错误的猜测也是一种能力,通过错误,探索出本质的过程才是学习的关键,以实现人人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

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进发出思维的火花的。阿提雅说:"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通过与其它东两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关于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

2.指导直觉判断,训练直觉思维

直觉判断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语言文字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是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直觉判断不是按部就班进行逻辑思维得出,而是在对问题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直接判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直接判断,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直接思维。

3.引导整体观察,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具有整体的特征,是一种整体判断,引导迅速从整体上研究对象和对对象作全面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特别是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隐蔽,只有从整体上全面审查,看清应用题全貌,才能“忽然发现”简便的解题方法。

4.鼓励大胆猜想,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整体的、粗线条的、简缩式的思维,它具有跳跃性、试探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它不属于逻辑思维范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假设。发展他们的直觉思维。

5.充分展开想象,激发直觉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直觉思维就有了翅膀,创新思维才得到发展。

6.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综上所述:直觉思维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培养具有直觉特性的个性情感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的潜在的素质的开发。因此,重视小学直觉思维训练,对小学数学教学,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培养学生直觉思维,鼓励学生直觉作答或先猜测、再验证,使学生的直觉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增长而增长,使其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让学生知识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步向前发展,直正在观念和做法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培养出更多的21世纪的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直觉思维想象原则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维能力的培养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