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原理分析的物体稳度趣味式教学

2018-07-21 09:36徐小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原理

徐小东

摘 要:物体稳度是自然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体稳度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最关键是要以简单、形象、明了的方式来展示现象,引导儿童来深入剖析物体稳定度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物体稳度的原理,然后分析了物体稳度趣味式教学。

关键词:原理 物体稳度 趣味教学

物体稳定度原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童来说,如果机械地向他们灌输原理,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使学生丧失探索自然科学的积极性,失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对此,学前教育教师要从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出发,采用符合学前儿童年龄段的教学方法,趣味式教学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最为合适又科学的方法。

一、物体稳定度原理

物体稳度是重要的物理原理之一,物体稳度也是学科教学重要内容,学生学习物理的关键。物体稳度的影响因素应该成为学习内容的核心,物体稳度的影响因素具体阐释为:

1.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底面积越大、稳度越大;

2.物體的重心越低、支持面越大,越稳定;

3.物体的重心越低、底面越宽、稳定性越强。

总的来看,物体稳度主要受到几大关键因素:重心、底面积、支持面等的影响。[1]

二、物体稳定的趣味式教学

1.图片展示,直觉猜想

学前儿童通常对生动、形象的图片有着天生的兴趣,图片较文字更能引起孩童们的注意力,对此对于物体稳定度教学,在一开始教师完全可以从孩子们的兴趣度出发,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来调动孩童们的注意力,图片中给出形状各异的物体,可以是贴近生活、贴近孩童认知范围的生活实物,然后,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图片,凭直觉来分析哪一个图片中的物体能够稳定地存在于其所处平面。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前孩童展示一下常见的形象化图形的图片,具体如下图1所示:

让孩子们观看以上三幅图片,然后,提问学生,让他们凭借直觉来说出同一个物体的哪一种摆放模式更能让物体稳定在其所处平面。此时,孩子们睁开了大眼睛,小脑袋瓜机灵一动,一些机敏的孩子迅速说出:第一个最稳定,第三个最不稳定,其他孩子也凭借自己直觉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孩子们相互讨论,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热情的学习状态。[2]

对此问题的答案,教师则可以通过试验操作的方式来向孩子们揭晓,让孩子们密切关注试验操作过程,亲眼见证自然科学的奥妙。于是,教师可以找来一个和图片中一模一样的长方体纸盒、长条积木等,在讲桌平面上以图中示意的三种方式来摆放此长条积木,再准备一个扇子来扇风,将风力作为外部干扰性因素,对应让孩子们观察哪种摆放模式,长条积木最先倾倒,证明其最不稳定。

经过教师的亲手试验操作,孩子们很快会得出答案,异口同声说出第一种摆放模式最稳定,第三种最不稳定,也和他们的猜想是一致的。此时,则将有孩子问道:为什么呢?教师则可以引入物体稳定度的影响因素,尝试着用简单、儿童能够接受的话语来解释原因,也就是:因为第一个物体与平面的接触面最大,第三个的接触面最小,而且第一个物体最中间部位距离其所接触的桌面最近。用抽象的物理原理解释就是:物体的底面积越大、重心越低,其稳定度越高。

2.列举生活实例,趣味引导

物理稳定度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处处都能体现出物体稳定度原理,对此可以为学生介绍和讲解,让孩子们通过生活实例来深入理解物体稳定度原理,并感受到原理的正确性,从而自然而然地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见图2),分析其形状设计,可以先向孩子们提问,为什么台灯的底部都有一个大底座?为什么烧水的水壶是上面窄下面宽?提出问题后让他们结合所学的知识来猜测、联想,自行分析出问题的答案。一些孩子很快就做出反应并兴奋地回答到:“因为大底座能让台灯站住啊,有了大底座台灯就不倒了----”,其他孩子则回应道:“水壶要是下面窄的话,水有可能会流出来----”根据孩子们的猜想和生活经验,教师则可以引入对“物体稳度”的概念,并利用简单、易于接受的语言来向孩子们解释其中的原因。物体的底面积越大,其稳定性越好。

无论是图片展示与猜想还是试验与实物的操作与展示等,都能触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对科学的兴趣来深入探索,逐渐地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表层认识逐步地上升至理性认识。[3]

结语

物体稳度教学对于幼儿学前教育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结合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来采取适合性的教学法,从而调动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新英.由一道物理试题引发的对物体稳度的深入探讨[J].物理通报,2012(1):107-108.

[2]丁邦宏.再谈物体的稳度及其定量描述[J].物理教学,2014(1):42-43.

[3]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