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8-07-21 09:35汪聚红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汪聚红

【关键词】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97—01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各个学科要构建完整的核心素养体系。数学教育作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认识到数学科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给予计算、测量、认数等具体的知识技能,其基础是知识学习。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数学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仔细分析教材中的例题、例图等,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在教学中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并加强。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时,在知识层面,教材体现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能够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且利用本次课程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蕴涵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练习推理,建立符号意识与模型意识,并且将知识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意识指导具体教学行为,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二、运用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的,将知识进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办法。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一方面为未来的学習打下基础,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不断在大脑中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建立知识系统,提升了数学技能,增强了数学方法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乘除法”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每月的电费数据,每度电的价格固定,由每月缴费数据计算出当月用了多少度电,再通过全年总数据,计算出每月平均电费是多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家庭生活的基本数据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观察、收集、分析这些数据,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进而在基本的“电费总价、单价、用电量”概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了函数。

三、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寓于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

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基本知识技能,又高于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蕴涵了知识形成、发展与应用全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的核心是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构成了知识系统,衍生出各种公式、定理、法则、性质等,也锻炼学生的计算、绘图、测量等技能。学生将知识记忆下来并非数学教学的目的,能够理解并应用,并形成推理、想象、创新、归纳总结等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归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推导过程,了解知识是如何形成的,逐步建立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入火车站的场景:一辆列车载着学生们出去旅行,一个车厢五十人,一共十六个车厢,这趟列车一共坐了多少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观察、分析、计算,认识乘法相关符号,运用乘法思维进行计算,在生活经验与课堂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感受了从具体的情境中提炼知识,并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

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长期坚持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师应该秉承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将其落实到每一次数学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概念的教学,也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知识背后的无形价值,认识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面对各方面能力都刚刚开始发展但是成长迅速的小学生,既要注重课堂教学,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他们自主思考、观察、推理、验证,通过思考、合作、沟通强化知识学习,形成数学技能,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断落实,占据重要的地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落实学科教育与科学育人的必由之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都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做起,坚持素质培养教学实践,探索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好素质奠基。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