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7-21 09:35祁英海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祁英海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107—01

自主学习属于一种现代学习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当今教育发展规律。学生通过自主學习可以使自我认识不断提升,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培养方式进行论述,对于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更好发展。

一、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且积极思考问题。通过问题的思考可以加快学生数学知识的自主展示,使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小学生提出了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并不正确,教师也不能直接了当地进行批评,这对于他们的提问积极性会造成打击,更不能嘲笑、讽刺,需要有效引导,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强化。

例如,在学习“四边形”的时候,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四边形和特殊四边形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对于四边形的特征进行观察,首先需要让小学生对于长方形进行观察,明确长方形的长和宽的特点,组织学生利用直尺进行测量,从而可以获得准确的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明确长方形的长度是相同的,而宽也是相同的。最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实践证明,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主动进行钻研。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无法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其他新鲜事物很容易对他们造成影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无法长时间对同一件事物给予关注。在传统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标出知识点,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记笔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有产生学习兴趣。对于这种教学情况,教师需要将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此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仍旧利用传统教授方法,可以组织学生操作,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师可以在箱子当中放入三个乒乓球,然后再放进三个,随后在另一个箱子当中一次放入六个乒乓球,让学生分别数两个箱子当中的小球数量。让学生明确一次性放入六个乒乓球,放两次三个小球,最终数量是相同的。这样有第一次放入的乒乓球数量乘以2次,就可以知道教师最后到底放入了多少个兵乓球。

三、引导学生在多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笔者认为,应结合实际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三者的转化关系。比如一节课是45分钟,让学生结合钟表指针,算45分钟是多少秒,引导学生将分钟转化为秒,45分钟×60秒=2700秒,然后列式计算。

四、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学习属于不断持续的过程,很多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够好,对于学习可能会产生厌倦的感觉,出现学习水平过低的问题。自主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毫无章法、盲目进行,需要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出现松懈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点拨;如果学生的学习充满了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多加鼓励,让学生愿意自己去解决问题,更加热爱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自由学习,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能力。自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要通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形成这种能力之后,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后期的学习效率。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