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现状

2018-07-21 17:55马琰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教学改革

马琰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明确现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针对性解决,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和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推动我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现状;教学改革

新世纪之初,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使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境遇不断复杂,受此影响,“史学化”成为了新世纪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同时这也是动态呈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复杂内涵以及保证文学评价客观性的重要途径[2]。现阶段我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单一、重点不突出,教学方面也存在教學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等问题。为更好的贯彻互动、共生、多元的指导思想,在进行当代文学研究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整体把握与文本分析相结合,提倡启发式、开放式、探究型教学模式,建构思考型、探究型的教学方法。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和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形态、历史形态的交汇给我国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遇,尽管我国当代文学每年均有大量作品的问世,但繁荣发展仅是表象,随着大众文学接受态度、文学传播方式以及作家身份和形象的改变,大众对于文学的期待不断降低[3]。当代文学评价标准不统一、文学史发展滞后的问题使得当代文学的学术地位逐渐衰落,分析原因如下:第一、研究和评价缺乏统一的的体系和标准,文学评判在促进文学发展和完善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二、研究节奏滞后于发展节奏,导致对文学发展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引导;第三、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角度过于狭窄,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研究体系。

二、现阶段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材过于繁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部分高校对于当代文学研究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课程安排过少,阻碍了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下面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理念落后。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将知识积累、理论知识掌握作为教学重点,学生欠缺自身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材过于繁杂。优秀的教材能够给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带来启发,但由于选用的教材不统一,部分版本的观点存在滞后的情况。

(三)教学手段单一。文学本身是一门趣味性十足的学科,如果文学教学变成简单地理论解读或是文本分析,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解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问题的建议

(一)丰富研究方法

文学兼具历史学科和审美学科的双重特征,将文学放在整个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做到整体把握与文本分析有机结合,保证研究的多方位、全景性和立体式,以有效突破局限于一隅的狭隘和短视。与此同时,注重文化批评的作用,将文学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有机结合,防止研究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另外,在对文学研究成果进行语言描述时,应当将个案分析与现象解读有机结合,从整体上考察不同时期文本之间的历史关联,进而描述出文学潮流发展轨迹,以便于读者从总体把握文学发展史;对于作品的审美,对其评价和研究时应将艺术评价与语境分析统一,深入探求审美局限背后的文化成因,从多层次、多视点呈现文本结构的审美可能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与魅力,积极引导学生将兴趣放在文学精神的建立和培养之上;避免照本宣科地讲授,教师尝试跳出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定期安排读书会、在教学中实践中贯彻美育教育等,创立互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国当代文学和学生的生活较为贴近,作品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互动课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就作品内容、思想等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激发。

当代文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绝不能仅用分数进行衡量,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教学的应有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弱化学生对于分数的关注度,引领学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自身人文情怀的培养上,在进行文本解读时,着重讲解文章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观等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还存在不足,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研究质量,相关人员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研究思想,丰富、拓展教学手段和研究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研究与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前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令存.当代文学与延安文学和左翼文学: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J].学术研究,2014(9):144-152.

[2]马英.中国现当代文学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7(5):36-37.

[3]朱学庆.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7(23):187.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教学改革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