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8-07-21 10:59陈捷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

陈捷芳

摘 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简称“给排水”,属于工学门类土木工程类。该专业原名称为“给水排水工程”,于1952年设立,2006年部分院校将该专业名称更名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12年教育部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给水排水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名称统一确定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003)。该专业培养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服务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和城市水系统等领域。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课程教学 改革与创新

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给排水专业是支撑给水排水行业人才和技术需求的核心专业。几十年来,给排水专业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给排水专业的办学过程,是主动适应国家行业需求的变化、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过程。[1]

一、专业改革的背景

1952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按照计划经济及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总体部署,在土木工程专业大类中设置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该阶段城市人口和供排水量均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快速增长,对给排水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当迫切。因此,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均从工程实践的需要出发,专业教学内容以力学为主线,以解决水量矛盾为主要任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很快地承担起专业性的任务,这为国家基本建设行业积累了大量专业人才。但是这种课程设置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在大学教学中摄取的信息量少、知识面窄,相近或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含量较低,专业办学的土木色彩浓厚、专业特色不够突出。[2]

2.世纪80年代初以后,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我国也面临着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增加、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的严重水污染等问题,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矛盾也由水量问题为主转移到水质矛盾突出、水质水量并重。另一方面,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而传统的给排水专业存在专业面偏窄、课程体系与内容陈旧等弊端,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日益显现。认真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的经验与规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导向,进行给排水专业的大幅度改革,势在必行。

二、专业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思路

要跟踪行业发展,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适应《专业规范》要求的专业教材体系。发展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需求和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分层面、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国家对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主动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三、改革与创新措施

1.增设专业标准和专业规范的学习和考核

在实践环节增设专业规范和专业规范的学习和考核,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了解行业准则,快速融入行业文化,也为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经过要求行业专家到校开讲座,使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接触到行业常识和行业文化。采用书面答题、口头辩论、小组讨论等多种灵活方法进行考核评估。

2.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例

综合开放性试验注重培育创新认识、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始终处于自动探索的状况,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培育方案所规划的常识体系为基本结构,经过计划规划、过程操作与实现、结果分析与推断等手段,体会实践体系过程及行为特性。创新实践和大学生科技活动相结合,和综合开放性试验相结合,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施行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3]

3.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稳定的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建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多层次的实践基地能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我校已与福建江海辉建筑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实践教学的良好开展提供条件。认识实习可在本地县城内的单位完成,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则有部分学生需要在外地区县内完成,这就涉及到实习过程的质量监控、学生的吃、住、行及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帮助,若这些问题都能解决,那么实践教学的一些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4.毕业前的大型作业设计一人一题,题目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題目尽量选用新题目,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可与生产单位结合,也可与教师科研结合,“真题真做”,以增加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心。每个学生必须较全面地解决项目设计和技术中的若干问题,其深度根据教学要求和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规定执行。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和份量适当,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完成。着重于工程设计基本训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5.改进实践教学方式

改进实践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除了在实习前进行适当讲解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障实践教学效果。我校聘请了具有多年工程经验的工程师作为现场指导老师,在实习现场演示现场操作,并在开始实习前举办针对性的知识讲座。讲座中的知识和经验是书本中学不到的,学生听得很认真,收到了良好效果。另外,我校还将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加强为顶岗实习,将学生领入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操作和维护过程,与企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此外,还在实验教学基础上加强创新性实验,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着重于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还采用举办模型制作大赛、鼓励学生申请课题等方式在丰富学生课内外的学习生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结语

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践教学的实施仍有许多不足,比如针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等。实践教学的推广方式和成效无章可循,每所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可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道路。

参考文献

[1]娄秋艳,勾学荣,刘洪沛.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11-116.

[2]于晓锋,陈建忠,陶汉中.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117-120.

[3]张刚,盛连喜,崔丹.本科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改进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80-183.

猜你喜欢
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
现代中职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究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