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民收入与消费现状和趋势研究

2018-07-25 12:09刘艳萍
乡村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纯收入农民收入山东省

原 鑫 刘艳萍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

近年来,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相比,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主要是由于农民依靠农业增加收入,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且收入不稳定,一旦遇到天灾,可能会导致粮食颗粒无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开始“精耕细作”,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及种类多样化,不再仅仅只关注产量[1]。但是,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减弱,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信心大打折扣。鉴于此,各地农民应紧紧跟随党和政府的指示步伐,促使农村地区经济发生改变,促进农民收入逐步提高[2]。同时应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仍残留了一些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如科技发展缓慢、文化素质低等[3]。

1 山东省农民收入与消费现状

1.1 山东省农民收入现状

1.1.1 山东省农民收入的构成要素。由图1可知,山东省农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分为4种类型。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总量的40%,家庭经营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总量的50%,所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相当大的比重。而财产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总量的3%,转移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总量的7%。经调查,二者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所占比重仍较低。由此可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人均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且增长较慢,而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大且增长率较高,二者相比之下,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幅是最低的。

1.1.2 山东省农民收入的变化与特征。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反映山东省农民的收入情况。由表1可知,2010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 819.0元,2016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 635.1元,短短7年增长了近4倍,并且在2015年第1次突破了万元,甚至达到16 826.3元。其中,2016年人均纯收入比2015年增加了7 708.8元,将近8 000.0元,其他年份的增长数量均没有达到这个数目。2010—2016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呈现上涨趋势,了解发现,这与国家的农业政策、科技进步及农民的辛勤劳作紧密相关。特别是在2014年以后加速增长,尽管在2014年增幅下降了0.91%,但在2015年又有所回升,开始快速增长。由于其他各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在随后的2015、2016年,年增长率又出现大幅度下降。截至2016年,虽然仍呈下降趋势,但已趋于平缓。

1.1.3 影响山东省农民收入的因素。第一,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模式落后是影响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主观上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农业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提高农业的市场占有率及经济竞争力。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就业。当今许许多多的岗位都有学历和专业的基本要求,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人群无法胜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发展。第三,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目前,农民的整体素质离具体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科学文化素质、生产经营理念、农产品销售等方面[4]。

表1 2010—2016年山东省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

1.2 山东省农民消费现状

1.2.1 山东省农民消费的构成要素。由图2可见,农民消费的来源主要分为5个重要方面。用于家庭经营支出的占整体的35%,购买固资用来生产的占整体的25%,生活方面的支出占整体的24%,财产性和转移性支出分别占整体的9%和5%。其中,家庭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和生活消费支出处于主导地位。经调查了解到,财产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呈逐年增加趋势,相比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和生活消费支出来说,增长率较高,但所占比重较低。三者中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是最低的。

图2 山东省农民消费要素构成所占比例

1.2.2 山东省农民消费的变化与特征。以前,农民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解决吃、穿问题,现在,农民更加注重吃得是否健康,追求绿色无公害食品,对食品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2016年,居民人均购买食品花销3 000元,相对2010年上涨2.000%,食品消费更加倾向健康。穿着方面更加注重品牌,追求个性。经调查得知,2016年居民平均每人购买衣着花销2 000元,相比2010年上涨1.775%,衣着消费更加向时尚倾斜。

农民在家庭用具购置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调查得知,2016年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的居民家庭数量分别达到95%和98%,比2010年增长1.50倍和1.08倍;彩电覆盖率达到了120%,相比2010年上升了1.52%。由此可以推测出,农民在家庭用具方面的消费趋势在减缓,趋于稳定状态,农民更注重质量问题,不仅仅是满足需要,消费的观念也在向享受型转变。

农民在出行方面也有了改变。随着动车、大巴、飞机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给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很远的距离仅需几个小时即可到达,将时间缩短了三四倍。与此同时,农民在出行方面开始考虑时间长短,追求舒服感,不再仅仅考虑价格这一要素。

综合以上4个方面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农民在吃、穿、用、行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农民消费结构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消费水平取决于收入高低,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农民收入也在增加,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1.2.3 影响山东省农民消费的因素。第一,农民消费观念落后。山东省大部分农民的消费思维不够开放,相比之下,农民的超前消费、贷款消费的意识更保守一些。农民求实、求廉的购买心理更明显,农民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必然是价格因素,便宜的购买力较强一些。农村消费水平偏弱,对提升整体消费水平的带动力还远远不够。

第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这是消费滞后的一个根本性要素。最近,虽然总体上农民收入水平呈现上涨的态势,但是全体仍处于下滑趋势,我国农村仍有部分群体收入严重低于平均水平,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这一群体的存在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拓展和潜力的发挥。

第三,农民预期支出增加。本文认为农民预期支出增加主要有3个原因:①农民为了保障未来的生活水平会选择将一部分钱进行储蓄而减少了现时消费;②虽然国家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不断增加;③由于农村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和看病贵现象的存在,农民不敢将太多的钱用于消费[5]。

第四,农产品供过于求,卖不出去。工业企业家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没有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忽视了对农村市场巨大潜力的开发。又由于农村地区流通渠道不畅通,使得产品无法得到有效开发,不能投其所好。

2 山东省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发展趋势

2.1 山东省农民收入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当地居民增收方式发生了转变。第一,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保持较大比重,增速放缓、趋于平稳。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农产品的产量大增。另外,国家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力度逐步加大,粮食收购价也逐步提高,带动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第二,工资性收入将快速增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逐渐扩大,人数逐渐增多。发达城市和发展较快的县城,经济水平较高,工资水平稳定提高。第三,财产性收入增长趋势不明显,未来所占比重仍然很少。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山东省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各项农业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财政补贴不断落实到位,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6]。

2.2 山东省农民消费的发展趋势

2.2.1 家庭经营性支出快速增长。从短时间来看,农产品的价格一路飙升,但是长期以来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国家在农业领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投入也会相对增加,所以消费支出在逐渐加大。

2.2.2 教育支出稳定增长。在知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种经济软实力,知识时时刻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如报特长班、租学区房等,占整体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

2.2.3 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用于食品、穿着、旅游、出行等的消费支出在进一步扩大。可见,农民开始注重质量与享受。

3 对策

3.1 增加山东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3.1.1 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要将科技广泛地应用于农业领域,创新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坚实的根基[7]。

3.1.2 为特色农业注入品牌效应。第一,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要着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研究开发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顺应当代的绿色消费流。第二,提供品质保证,要健全有效的监管体制,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提高监管力度。第三,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应创造一定的平台,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使更多的农产品销往国外,拓展国外市场。

3.1.3 兼顾落后的贫困地区建设与城镇工业发展进程。目前,想要促进部分居民就业同时增收,唯一的方法是走一条适合农民的发展之路。首先不能忽视粮食的生产,这就需要大力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让他们回到农村经营农业,加快农业发生改变,同时解决农民收入难题[8]。

3.1.4 提高农民的基本素养。当代,文化知识是决定老百姓收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文化涵养高的收入多,低的则少。所以,提高老百姓个人文化素质,能帮助老百姓早日脱贫,早日实现小康。

3.2 扩大山东省农民消费的对策

3.2.1 向农民普及相关的消费观。比如,定期举行一些讲座,由专业人士向农民讲解先进的消费观念,从思想上改变农民的想法,同时向农民介绍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好处及重要性[9]。

3.2.2 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依赖于劳务市场,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农民工能正式就业,有效地增加他们的收入。

3.2.3 完善合理公平有效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这种体系是居民生存的基本保证,该体系必须遵循公平、效率、稳定原则。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呈现出低效率甚至负效率,用于扶助农村的资金周转不灵,百姓生活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农民消费水平落后。

3.2.4 拓展销售市场。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合适的地点建立一定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同时进一步开发农村市场,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保障农产品的销售量[10]。

4 结语

近几年来,山东省农村地区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可见,山东省当地百姓的收入及消费水平都显著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山东省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由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重要决定因素,目前山东省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纵观全局,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是消费支出的增幅几乎呈现稳定状态。

与此同时,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模式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突破常规,追求质量,购买高质量的生活必需品。目前,山东省农村居民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在逐年上升。所以,山东省农村地区的发展整体呈现良性循环状况。

[1]娄长云.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1(9):3-12.

[2]王春超.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中国17省份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1):93-101.

[3]杨灿明,郭慧芳,孙群力.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J].财贸经济,2007(2):74-78.

[4]易秋霖.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J].经济界,2015(1):43-45.

[5]杨春玲,周肖肖.农民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2(3):13-18.

[6]李国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12-20.

[7]方绍明.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结构及其分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9(12):16-18.

[8]陈佳.社会学视角下的山东省农村消费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农业大学,2010.

[9]崔倩倩.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青岛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37-38.

[10]曹雪丹.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其相关性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纯收入农民收入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山东省即墨市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