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料设计在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配方研究中的应用

2018-07-28 08:42罗丽宋礼崔广智苏德亮李亚萍张兰威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15期
关键词:蛋白粉分散性乳清

罗丽,宋礼,崔广智,苏德亮,李亚萍,张兰威

(1.甘肃华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2.国家乳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甘肃兰州730000;3.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组织器官功能降低,基础代谢降低,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体内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聚积,血管逐渐硬化,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骨钙流失较多,易发生骨质疏松[1]。研究表明,牦牛乳比黑白花牛乳中各指标含量均高,其中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非脂乳固体、矿物质分别比荷斯坦牛乳高36.98%、106.56%、81.85%、9.41%、3.81%、20.34%[2-4]。此外乳牦牛乳中还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DHA、共轭亚油酸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其中牦牛乳中酪蛋白约占总蛋白的76%~86%,包括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其次是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5-7]。IgG、IgA和IgM是存在于牦牛乳中的3类主要免疫球蛋白,其中IgG占主导地位[8]。本研究研制的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以分散性和感官评分为目标条件,综合分析各原辅料的营养特性,结合中老年人对食品营养的需求,通过混料设计[9-10]优化大宗原料的混合配比,最终研制出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的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牦牛乳粉: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乳清蛋白(WPC80):新西兰进口;大豆分离蛋白: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酪蛋白磷酸肽:丹麦Arla;复配维生素、复配矿物质(食品级):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碳酸钙:食品级。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AL104型电子天平:梅特-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V型粉末混料机:达运机械有限公司;DZKW恒温水浴锅:上海试验仪器厂。

1.3 方法

1.3.1 单因素试验

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配方设计中,以乳清蛋白、牦牛乳粉为主料,辅以大豆分离蛋白、碳酸钙和复配维生素、复配矿物质、酪蛋白磷酸肽,通过配比优化,使口感与溶解分散性符合产品要求。产品配料中,酪蛋白磷酸肽0.1%,复配维生素0.2%,复配矿物质0.2%,碳酸钙0.5%左右,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牦牛乳粉(6%、8%、10%、12%、14%),乳清蛋白(82%、84%、86%、88%、90%),大豆分离蛋白(2%、4%、6%、8%)添加范围,按表1进行感官评分,结合溶解分散性,确定混料设计配方的添加量范围。

1.3.2 混料设计

本试验采用Design Expert(Version 8.0.6),通过混料设计中的D-Optional方法,对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配料牦牛乳粉、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碳酸钙用量进行优化。试验设计如表1。

表1 试验变量与响应值的目标范围Table 1 Desirable range for each variable and response

1.3.3 产品评价指标和方法

1.3.3.1 感官评价

选择10名具有感官评价能力的人(无特殊口感偏好),采用打分制对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溶解后色泽和组织状态、滋气味、口感在同一标准条件下进行感官评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

表2 感官评价标准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

1.3.3.2 分散性测定[11]

在250 mL烧杯中加入100 mL去离子水,放入50℃恒温水浴中,加入10 g牦牛乳蛋白粉,记录从搅拌开始到结块组织全部分散所需的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牦牛乳粉添加范围确定

牦牛乳粉添加量确定见图1。

图1 牦牛乳粉添加量确定Fig.1 Determination of yak milk powder content

由图1可以看出,随牦牛乳粉添加量增加,产品感官评分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品溶解分散时间逐渐降低。当牦牛乳粉添加量10%~12%时,产品感官评分相对较高,由于牦牛乳粉具有浓郁的膻味,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膻味逐渐被凸显,影响产品整体感官。牦牛乳粉添加量8%~14%时,产品溶解分散时间下降较快。因此选择添加量为10%~12%为混料设计所需的水平范围。

2.1.2 乳清蛋白添加范围确定

乳清蛋白添加量确定见图2。

图2 乳清蛋白添加量确定Fig.2 Determination of whey protein powder content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乳清蛋白添加量增加,产品感官评分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品溶解分散时间逐渐增加。当牦牛乳粉添加量为86%时,产品感官评分最高,但溶解分散时间明显延长。研究表明,乳清蛋白可以抑制肝脏肌肉脂肪合成酶(muscle fat synthetase)的活性,从而使身体脂肪的积累减少,同时也能够剌激肌肉组织C存糖原能量物质以适应长时间不间断的耐力训练[12]。但乳清蛋白易个风味物质结合,使产品具有发酵味、酸味、苦味等不良风味,且添加量过高时,产品感官黏性较大,从而影响产品口感[13-14]。因此,乳清蛋白添加量在84%~86%。

2.1.3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范围确定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确定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增加,产品感官评分出现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在4%~8%之间,感官差异不大。随着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的增大,产品溶解分散时间逐渐延长,因此确定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4%~6%。

图3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确定Fig.3 Determination of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powder content

2.2 混料设计

2.2.1 模型建立及评价

混料设计评价表见表3。

表3 混料设计评价表Table 3 Mixture design and evaluation

2.2.2 方差分析

由表3所列感官评定和分散性测定结果,利用软件对响应值感官分值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建立感官分值和分散性的回归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 感官评分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 4 ANOVA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of sensory score

表5 分散性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 5 ANOVA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of dispersity

感官评分回归方程分析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线型混合模型和二次模型都达到0.01的显著水平,判定系数R2=0.990 4,R2Adj=0.963 4,表明模型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可用于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感官评分的理论推测。由F值可以看出,AB、AC对回归方程具有显著影响。

由此得到各原料对感官评分影响的数学模型如下:R感官评分=62.49A+68.96B+85.06C+113.29D+7.7AB+9.67AC-62.57AD+2.24BC-41.14BD-48.10CD

分散性回归方程分析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线型混合模型和二次模型都达到0.01的显著水平,判定系数R2=0.994 8,R2Adj=0.986 7,表明模型方程具有很好的拟合度,可用于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分散性的理论推测。由F值可以看出,AD、BD、CD对回归方程具有显著影响。

由此得到各原料对产品分散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如下:R分散性=14.27A+14.98B+17.64C-10.73D+2.22AB+0.093AC+31.17AD+0.49BC+32.48BD+29.14CD

2.2.3 配方中各成分变化对产品感官评分和分散性的影响

3种配料不同配比对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感官评分的影响见图4、图5。

图4 感官评分模型3D图Fig.4 The 3D surface graph of sensory scoring

图5 感官评分等高线图Fig.5 The contour of sensory scoring

响应值为曲面,说明乳清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和牦牛乳粉三者之间具有一定交互作用。由回归方程系数结合图4、图5可以看出,各原料对感官的影响碳酸钙>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牦牛乳粉。在固定碳酸钙用量时,牦牛乳粉、乳清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交互作用对产品感官评价具有一定影响,随大豆分离蛋白含量的增加,产品感官分值有较大幅度增加,随着牦牛乳粉含量的增加,产品感官分值略有降低,随着乳清蛋白含量的增加,产品感官分值逐渐降低。

3种配料不同配比对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分散性的影响见图6、图7。

图6 分散性模型3D图Fig.6 The 3D surface graph of dispersity

图7 分散性等高线图Fig.7 The contour of dispersity

响应值为曲面,说明乳清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和牦牛乳粉三者之间具有一定交互作用。由回归方程系数结合图6、图7可以看出,各原料对分散性的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牦牛乳粉>碳酸钙。在固定碳酸钙用量时,牦牛乳粉、乳清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交互作用对产品分散性具有一定影响,随着大豆分离蛋白含量的增加,产品分散性有较大幅度增加,随着牦牛乳粉含量的增加,产品分散性先保持平稳后略有降低,随着乳清蛋白含量的增加,产品分散性有所降低。

2.3 验证试验

用Design Expert(Version 8.0.6)软件优化出的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最佳配方为:牦牛乳粉10.362%、乳清蛋白粉84.0%、大豆分离蛋白4.538%、碳酸钙0.6%。按照优化后的配方制成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感官评分为76.3,分散性为15.84 s。为便于试验操作,以牦牛乳粉10.4%、乳清蛋白粉84.0%、大豆分离蛋白4.5%、碳酸钙0.6%,进行验证性试验,得到感官评分平均值为71.3,分散性测定结果为16 s,与预测值较为接近。

3 结论

通过混料设计对中老年牦牛乳蛋白粉配方进行优化,发现原料碳酸钙、大豆分离蛋白和乳清蛋白对产品的口感影响较大,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和牦牛乳粉对产品溶解性影响较大。通过配方优化,得到的产品最优配方为:牦牛乳粉10.4%、乳清蛋白84.0%、大豆分离蛋白4.5%、碳酸钙0.6%、复配维生素0.2%、复配矿物质0.2%、酪蛋白磷酸肽0.1%。在此配方下得到的产品蛋白含量为74.8%。

猜你喜欢
蛋白粉分散性乳清
蛋白粉“七问”
“高大上”的蛋白粉,您选对了吗?
搅拌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蛋白粉“七问”
乳清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土体分散性综合判别方法探讨*
乱补蛋白粉,肾很受伤
乳清蛋白可抗癌
sPS/PBA-a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分散性研究
一种高分散性的废旧氟橡胶胶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