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设计的情感化

2018-07-28 07:08王静文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情感化

摘 要: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设计作为设计领域的新的发展方向,其热度逐渐攀升。因新媒体展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虚拟性等特点,从而促使了设计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人们对于情感互动的追求日益明确。设计始终坚持以人為本,本文深入探讨人们对于新媒体设计中的情感需求的变化,从应用程序入手,分析新媒体设计现状中的情感化特点,说明情感互动对于新媒体设计的重要作用,期望发掘新媒体设计的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设计;情感化;情感互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传媒,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基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能够进行多样化、全方位互动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设计是指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创造性活动及成果,即设计师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的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并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设计产品,涵盖的范围广泛,包括门户网站设计、手机媒体设计、网络平台搭建、以及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视觉艺术设计等。新媒体设计表现出虚拟性、交互性、融合性等特征。

唐纳德·A·诺曼明确提出:“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实际的物体与情感世界息息相关,使用者可以通过感官体验各种情感。而新媒体设计因其独特的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消除了真实世界的乐趣之一,即通过触摸、感觉真实物体所带来的乐趣。针对这一现象,实现新媒体设计中的情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人们在使用相关设计产品过程中对于情感互动的需求变化,结合情感化设计原则,情感要素将为新媒体设计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一、新媒体设计的情感化动因

用户需求的变化引发了新媒体设计的情感化。在新媒体设计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凸显,表现出对于情感交流的渴望。可将人们对于新媒体设计的情感需求分为三类。第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互动交流。在人们对于沟通交流的需求的刺激下,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真正实现了双向的互动交流。新媒体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关于基本功能的需求,而且将重心转移至服务,为大众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的渴望。第二,人与设计产品之间的情感互动。新媒体设计通过应用程序的方式实现了跨平台沟通,人们不再局限于电脑屏幕前,沟通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个体在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不再满足于由自己主动检索操作显示的内容,而是期待程序自发地提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通过其对个人需求的满足,而对应用程序产生了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激发了人机互动的需求,使得人们希望应用程序能够自主提供符合自己偏好、个性的内容。第三,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新媒体设计而言,用户的个性特征不仅体现在应用程序的使用过程中,而且通过用户对于不同程序软件的选择展现出来。不同用户群体选择不同的应用程序,从选择中折射出用户不同的个性特征,呈现出网络平台上虚拟且真实的自我表达。

二、新媒体设计的情感化表现

好的设计始终以人为本,只有真正了解了用户未被满足和未明确表述的需求,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产品。现在分别从设计的外在形式、功能体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论述新媒体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原则。首先,是针对外在形式层面的设计。设计在每个层次的要求都不大一样。外在形式是先于意识和思维的,它是外观要素和第一印象形成的基础。外在形式的设计更多强调产品给人的初步印象,着重于产品的外观、触感等。新媒体设计的虚拟性使得用户更加关注设计的视觉效果,为从事视觉与平面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新颖有趣的视觉设计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是新媒体设计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次,是功能体验层面的设计。体验本身包含了很多方面: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等。任何设计的真正目的都在于了解用户未被满足和未明确表述的需求。只有产品满足了用户需要,并且给用户带来了美好的应用体验,才能增加用户对于产品的依赖与喜爱。就新媒体设计而言,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一方面表现在产品是否完成了其所定义的功能,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产品是否实现了情感互动,在使用过程中为用户带来了乐趣。设计师或程序人员必须分析用户的行为特征,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整理、归类,为用户提供更适合其偏好的平台。比如“网易云音乐”与“虾米音乐”中的歌单推荐功能,该功能通过捕捉、记录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分析用户的歌曲喜好,为用户推荐包含相同或类似元素的歌曲。用户在使用这类功能时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人与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愉悦、有效的互动,应用程序给用户带来了愉快的使用体验,与此同时提高了用户对于产品的忠诚度。

最后,是产品的社会价值层面的设计。产品社会价值层面的设计不同于外在形式、功能体验层面的设计,它与产品的含义、用途、传达的信息以及产品的文化价值等方面息息相关。新媒体设计是数字化、虚拟化的,由此,新媒体设计关于产品的社会价值的设计更加注重与用户构建共同的回忆以及实现用户自我形象的建立。用户通过每一个选择、每一步操作展现着真实或理想化的自我。用户对于新媒体设计产品的选择无论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都是对自我的一种宣示,在网络空间中树立了自我形象。

尽管本文分别描述了外在形式层次、功能体验层次以及产品的社会价值层次三个层次的设计,但用户关于产品的体验包含了上述三个层次,很少仅涉及单一层次。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新媒体设计亦是如此。在当代社会,不断更新完善的技术促使人们追求最大限度的需求满足。对于从产品转向服务的新媒体设计而言,满足用户的情感互动需求,构建情感真实的虚拟空间,将为新媒体设计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4-150.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3]王婷婷.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J].学理论,2011,17.

[4]陈鑫.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呈现[J].现代传播,2017,10.

[5]黄卓.新媒体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

作者简介

王静文(1991—),女,汉族,籍贯:河南淮阳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情感化
养老院室内环境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情感化办公空间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
景观材料的情感化表达
景观材料的情感化表达
基于Kano模型的温湿度仪情感化设计研究
用户服务门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情感化教学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