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研究

2018-07-28 07:08曹丛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观察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笔者通过查找一线视频教学资料,通过对课堂视频的观察,运用课堂观察法、文献法,深层次了解了日常课堂教学提问有效使用的的真实状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的现状,以先进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以往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环节中的提问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科学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观察方法;提问;有效性

课堂观察就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包括执教者本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进行相应分析和研究,以改善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它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微观分析。用细节冲击观念,用事件触动理念变化,在微观研究中引发头脑风暴,是课堂观察的主要目标。它与我们平时经常说到的“听课”有很多不同。传统的听课只注意了“听”的吸收而忽略了“看”的效用,听课时缺少主题,针对性不强,注重了教师的行为而忽略了学生的活动。改变传统的听课方式,加强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观察的本质所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推进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艺术和有效性。为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笔者以搜寻了崇左江南第二小学三年级刘桂欣老师所授的《圆圆的沙粒》课程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结论及建议。

一、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包括准备阶段、观察阶段、反思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真正观摩课堂之前,必须要有观察方案的策划,其中包括确定观察点、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四个所需要确定的内容。确定观察点是我们进行观察的关键,并且在课堂视频开始时,刘桂欣老师进行了她的说课,了解到了她的教学设计思路等,这样我在观察时便于更聚焦于所设的观察点。此外我对观察点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提问,即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疑问,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心理需求。二是低效的提问,即提出的问题过易,学生不经过任何思考就能回答;或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表述含糊而让学生不知所措、无从入手。三是无效的提问,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或重复的,或与教学活动(目标)没有关联的提问。

(二)观察阶段

采取网上搜寻课堂视频的方式,对崇左江南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刘桂欣所授《圆圆的沙粒》一课为观察对象,根据确定好的观察点和测评记录表进行观察与记录。主要观察教师教授圆圆的沙粒如何变成珍珠及其同伴们的反映心理的过程,即开始后第5分钟至第45分钟这段时间的教学。

(三)反思阶段

主要是结合观察数据所进行的反思与分析。笔者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反思和分析,并得出观察结论,提出教学建议。

二、观察方法

(一) 观察工具

制定“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进行观察,该量表对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水平、教师提问方式、教师候答时间、学生回答方式、教师理答方式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见观察量表)

(二) 观察方法

观察该课课堂实录。在观察过程中,由于是网络课堂视频,可以灵活地进行听课记录,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的步骤。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的观察方法。首先观察整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然后把观察段定位在第5分钟至第45分钟,重点观察该时间段内的提问情况。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地记录课堂提问。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三、观察记录与分析

(一)观察记录及数据统计

我对崇左江南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刘桂欣所教授的《圆圆的沙粒》一课,应用绘制的“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对出现的提问进行了统计汇总,得出的结果详见下表。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及数据统计课题:《圆圆的沙粒》年级:三年级授课人:老师甲

观察者:曹丛 观察时间:2018年5月10日

(二)观察分析

1.在40分钟里,教师提出的问题数为20个。从问题的水平来看,其中记忆性问题2个,占总数的10%;理解性问题13个,占65%;创造性问题5个,占25%。

该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从问题的水平来看,该教师理解性的问题占65%,提问技巧比较单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课文的能力,没有应用性问题,应将语文课堂进一步生活化,创造性问题有5个,占25%,可以说明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在教师提问的方式上,7个问题都是直接提问,占35%,无间接或迂回提问2个2,占10%,宽问1个,占5%;窄问3个,占15%;单问4个,占20%;重问3个,占15%。刘老师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注意问题不要过于抽象化,让学生难以理解。

3.在提问的教师候答时间上,时间过短的12个,占50%;3秒左右的2个,占10%;5秒左右的3个,占15%;过长的5个,占25%。

适时的教学等待是增强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反应长度增加,回答时间延长,答题正确率提高,增强学生自信心,创造性思維活动更加活跃,思维结果更为完善。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未作停顿的次数是12次,占50%。教师提问后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以让学生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维,组织自己的语言,并及时收集学生反馈,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

4.在学生的回答方式上,个人回答的问题数为12个,占55%;集体回答10个,占45%。在观察时间段内,教师没有选择让学生讨论后代表回答这种方式。学生回答方式比较单一,应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采用多种方式回答问题。

5.在教师的理答方式上,鼓励表扬的5个,占33%;简单肯定的6个,占42%;提示或重复的1个,占8%;追问的1个,占8%;不作评的0个。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该教师能较为及时地捕捉生成,但理答方式较为单一,简单肯定占42%,简单肯定占主要部分,评价语有待于进一步丰富,方能实现评价多元化。教师预设问题过于简单,一问一答式较明显,没有孩子潜心会文的时间和空间。

四、结论及建议

(一) 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从这次课堂观察来看,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一理念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理念与实践脱节,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教师,要牢牢记住,课堂上别忘了把自己隐藏起来,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观察本次的整个课堂刘老师就以学生活动为主,或朗读,或思考,或发表观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二) 改变方法,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虽然老师课堂提问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教学形式,但老师不能独霸课堂,挤占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课堂时间如以声音为标志一般分为两种,一为有声时间,二为无声时间。有声时间分为师生交流时间,学生朗读时间等。无声时间分为学生思考时间、练习时间等。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无声和有声环节的的结合,辅以多种教学形式展开教学,诸如小组讨论、朗读圈注、写话训练、静思默想等。

(三) 研究规律,注重提问的技巧性。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自己,更要备学生,了解学情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把握提问机会,在课堂实战中逐步积累经验,丰厚教学功力,学会提问,力求做到三点:其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其二,提问面要广,不能局限于几个学生。其三,教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作出调整。老师在教学中有一个与学生交流的环节,他没有将核心问题分解成很多琐碎的问题,而是在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时才进行适时的点拨性的提问,通过这种暗示性的提问,旁敲侧击,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四) 把握教材,提高课堂问答的实效性。教师理解教材的程度对提问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影响,提问要关注课文的关键地方,要留心课文的言外之意,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确保提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老师深入把握课文实质,设计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只有两个:“有一种沙粒珠光闪闪,非常漂亮,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当圆圆的沙粒变成珍珠以后,其他沙粒会有什么反应?”这两个问题的学习感悟多以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为主,老师只是在关键处提了几个提醒型的问题,在学生理解有偏颇时起到了暗示、引导的作用,整堂课的提问干净利落,富有实效。

参考文献

[1]颜月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西藏教育,2004(3).

[2]王丽云.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教学增效[J].读写算,2011(10).

[3]张晓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河北大学,2010.

[4]吴小会.在浓浓的人文关怀中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J].教育现代化,2006(11).

[5]魏薇.透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新任型与熟练型教师的差异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7.

[6]许丽丽.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2009.

[7]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

[8]辛欣.对话理念下的课堂提问[M].东北师范大学,2006[10]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0.

[10]明軒.提问:一个仍需深入研究的领域[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4).

作者简介

曹丛(1989——),男,汉,河南南阳人,教育学硕士 工作单位: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学校: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基础教育。

(作者单位: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观察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开启学生观察之门的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科学观察方法的指导策略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观察初探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