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要当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2018-07-31 10:02刘永飞
群众 2018年13期
关键词:领头羊国有企业企业

刘永飞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2017年,江苏省、设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74.56亿元,增长8%,实现利润796.26亿元,增长15.15%,上缴税费553.57亿元,增长7.53%,创历史最好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国企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难题,经营性国有资产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仍然存在,“大而全”问题依旧是难点,董事会职权尚未完全落实到位,仍然存在大量国有企业办社会机构,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还不到位,出资人监管定位不准、审批备案事项多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困扰国企发展,亟待改革破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这为国有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发展的新阶段,更好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经济高质发展的“主力军”“领头羊”,需要从效益、风险、机制、人才、监管等方面综合施策。

千方百计提升效益。一要抓好主业。引导企业集团摆脱原有路徑依赖,跳出原有管理体制和思维,收缩非主营业务,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三剥离”,通过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方式剥离辅业;通过产权转让、资产变现、无偿划转等方式出清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资产;尽快卸掉不符合企业核心主业、企业职能的包袱。二要提高水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加大创新力度,更新理念、创新模式,完善决策、投资、管理及分配机制,降低成本、降低消耗、减少次品,加大科技创新、智能应用、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加大核心产品、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资本运营优质高效和保值增值。三要拓展业务。围绕延伸产业链,明确新的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拓展视野、拓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方向,积极开展资本运作,拓展新的业务板块,并积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作和参股,迅速壮大自身发展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多措并举防控风险。一要防控债务风险。建立完善的企业债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设置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全面反映企业债务的基本状况。各级审计机关应将融资平台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效益等情况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融资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筑牢审计监督的“防火墙”,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二要提高融资透明度。建立明确、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融入到国企的运行、融资、项目评估与建设等各个环节,防止因暗箱操作而形成监管盲区。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国企要将其融资的债务情况,定期向党委政府以及人大报告,接受监督和审查。三要建立专门债务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债务预算制度,对债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作出合理规划,提前做好各种风险预案。另一方面,要将债务的借、用、还等情况纳入国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做为评价和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一要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对照现代企业制度有关要求,明晰产权,同股同权,依法保护各类股东产权,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权责关系。尤其要注重董事会建设,授予董事会拟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等职权,赋予董事会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的权力,切实发挥董事会的作用。二要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完善管理架构,推进人事管理、企业薪酬、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机制改革。科学制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针对企业不同类型及不同发展阶段,差别化设定考核体系,不断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三要深化政企职能分开。厘清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业集团的职责和功能,明确项目投资、建设、管理的责任界定和产权归属。加强政企对接合作,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靠前,积极牵头帮助项目建设主体争取上级资金,特别是有些只能以主管部门作为申报单位的,要积极争取并及时转付企业。

外引内培做强人才队伍。健全完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一要市场化选人。坚持高标准、宽领域,集团副职和所属企业领导人员,全部实行市场化选聘。经理层实行任期制、聘用制、试用制,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真正按绩效、岗位和竞争选人,打造一支会经营、能管理、懂技术,素质优良、务实高效的专业团队。二要科学化用人。选拔人才不仅看说得怎么样,更要看做得怎么样,表现怎么样。坚持重水平,看能力,看素质,创新国企人才使用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机制,坚持能上能下,大胆使用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新人。三要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国有企业自身要有计划、有选择、有针对性、灵活多样地安排系统培训,通过培训改变工作态度、增强知识,提高技能,弘扬工匠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加强领导优化监管。一要强化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加快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坚持党的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谋划、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二要转变监管方式。严格按照“三重一大”要求,加强财务管理、资产审计、企业大额投资等日常监管力度,确保资金投入科学化、规范化。在管资本上,完善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出资人监管边界。在管事上,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减少行政干预。在管人上,推进企业领导人员“去行政化”,并探索授予国资委部分人事管理权。在管子公司上,加强国资委对国企二、三级子公司的监管力度,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要强化责任落实,切实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指导修订公司章程,规范董事会运作,严格选派董事和监事,综合运用预算管理、决算管理、中介审计、绩效评价等手段,强化企业出资人、经营人监督。充分发挥外派监事的作用,强化与有关专业监督机构的协作,加强当期和事中监督,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问责机制,对企业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敷衍不追、隐匿不报、查处不力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段培华

猜你喜欢
领头羊国有企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领头羊”(环球36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领头羊”的新突破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